-
公开(公告)号:CN11863842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117332.8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镇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直投速熔高粘弹抗疲劳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道路新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直投速熔高粘弹抗疲劳沥青改性剂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40‑60份的弹性体、15‑30份的封端异氰酸酯及封端聚氨酯预聚体、10‑20份的增塑剂和10‑20份的低标号沥青,通过开放式密炼混合与双螺杆熔融共混造粒的方式制备而来。本发明提供的速熔高粘弹抗疲劳沥青改性剂具有直投熔融速度快、高粘高弹、高抗疲劳、高低温性能兼顾等特点,适用于高韧性超薄罩面、高模量抗疲劳沥青路面、半柔性路面等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63842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1117332.8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镇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直投速熔高粘弹抗疲劳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道路新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直投速熔高粘弹抗疲劳沥青改性剂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40‑60份的弹性体、15‑30份的封端异氰酸酯及封端聚氨酯预聚体、10‑20份的增塑剂和10‑20份的低标号沥青,通过开放式密炼混合与双螺杆熔融共混造粒的方式制备而来。本发明提供的速熔高粘弹抗疲劳沥青改性剂具有直投熔融速度快、高粘高弹、高抗疲劳、高低温性能兼顾等特点,适用于高韧性超薄罩面、高模量抗疲劳沥青路面、半柔性路面等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0002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67685.7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镇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沥青混合料罩面复合试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超薄罩面的设计厚度、原路面结构的上面层实际厚度和级配,确定试件模具的上面层厚度和下面层厚度;根据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评价指标确定试件模具平面尺寸;根据上面层服役时间确定下面层沥青混合料的老化时间且进行老化处理;按下面层厚度和试件模具平面尺寸,利用老化后沥青混合料制备成型复合试件的下面层;根据上面层病害类型对成型的下面层进行病害预处理,并在下面层表面均匀涂覆层间粘结材料;按确定的上面层厚度和试件模具平面尺寸,在涂覆层间粘结材料的下面层上,铺设超薄沥青混合料罩面以制备成型复合试件的上面层,得到试验测试的复合试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2193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87852.9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镇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导向胶轮系统廊道路面材料。该电子导向胶轮系统廊道路面材料包括灌浆料和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基体,所述灌浆料的组成包括粉料与水,其中,灌浆料中的粉料包括水泥、弹性体胶乳、活性填料、减水剂、增强剂、稳定剂及导电颗粒;所述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基体包括集料、沥青、表面活性粘结剂及纤维;所述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基体空隙率为10%~28%,并控制基体集料的合成级配。本发明通过采用水泥‑沥青复合材料,兼具沥青的柔性和水泥的刚性,材料强度、配比合益,刚性与柔性材料刚度匹配、粘附力好;并通过控制集料级配,合理碾压工艺,在系统车车辆重载、完全渠化和多轴的荷载下,具有优异的抗车辙效果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2450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23353.4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镇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4B26/26 , C04B16/06 , C04B111/27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大构造且内部密实防水的高性能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在现有规范单指标控制粗骨料形成骨架结构的基础上,引入了粗集料的相互接触程度CCD这一指标。通过双指标控制,确保沥青混合料形成稳定的骨架嵌挤结构,并通过对特定筛孔下的通过率控制,提高粗集料形成骨架嵌挤结构的概率和稳定性。并且,通过添加剂和控制矿料间隙率提升低温抗裂性,结合多种级配指标协同控制减小级配波动范围且降低级配敏感性,最终实现表面大构造且内部密实。据此设计方法所设计出的沥青混合料在用于沥青路面表面层时,兼备更优异的高温抗变形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抗水损性能、抗滑性与抗渗水性能,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耐久性与行车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20099555U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20539324.7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博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镇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路面沟槽的快速修补结构,包括面层和在大空隙碎石路面中灌入超早强水泥基灌浆材料形成的基层,其中基层与面层之间采用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连接;基层为厚度15~30cm的碎石灌浆层;面层为厚度5~8cm的单层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基层采用超早强灌浆碎石基层,稳定坚固,虽然为快速抢修结构,但性能可满足道路长期使用,不会发生沉降、网裂、水损害等反复维修的情况。基层采用超早强灌浆碎石,灌浆结束后20~30min即可进行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摊铺碾压,而沥青面层温度降低到50℃以下即可开放交通,整个施工周期短,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封闭道路对交通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8865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572605.3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路面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易浸润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易浸润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集料90‑94.5份,矿粉2‑4份,水泥1‑3份,乳化沥青2.5‑5.5份,水2.5‑3.5份;所述乳化沥青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沥青50‑60份,水40‑50份,增稠剂0.1‑0.5份,乳化剂2.0‑3.5份,硅烷偶联剂1‑3份,界面调控剂2‑6份;所述界面调控剂包括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的混合料可以提高水泥基灌浆料浆体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浸润性,减少界面微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8422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29873.5
申请日:2025-03-20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诊断自愈合聚氨酯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按重量配比,其原料组分包括沥青100份、聚氨酯预聚体2‑40份、自愈合剂0.5‑5份、自诊断剂2‑5份和助剂0.2‑2份。本发明自诊断自愈合聚氨酯改性沥青能够显著提高沥青材料的强韧性,具有自诊断开裂并自愈合微裂纹的功效,有效避免早期开裂,能够用于对沥青要求严苛的环境或高等级公路,并且能明显延长沥青路面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9951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74921.8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博特新材料泰州有限公司
IPC: C09J195/00 , C09J163/00 , C09J153/02 , C09J193/04 , C09J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粘型防水粘结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道路新材料技术领域。所述自粘型防水粘结层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乳化沥青、水性环氧树脂、SBS乳液、水性松香增粘乳液、丙烯酸酯乳液、B组为水性环氧固化剂;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123‑145:5‑10;所述水性环氧树脂为阴离子双酚A型水性环氧树脂;所述SBS乳液为星型SBS结构的阴离子乳液;所述水性环氧固化剂由改性胺类常温固化剂和双氰胺类高温固化剂按照1:2‑1:3的质量比混合制备。本发明所述自粘型防水粘结层材料制备方法简单,且材料实现防水粘结层优异的粘结性能、破乳后不粘轮。
-
公开(公告)号:CN11806520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485762.6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京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铺面结构,所述铺面结构从顶部到底部包括厚度为0.3—1.2cm的抗滑耐磨功能层、厚度为5cm—12cm的半柔性结构层和厚度为1.0—2.0cm的应力吸收抗裂层,其中:抗滑耐磨功能层由高粘高弹沥青和矿料按照质量比(4—7):100的比例混合所制备的空隙率为2%~6%的混合料;半柔性结构层是向开级配小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灌注浆料制备而成,开级配小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为10%—18%;应力吸收抗裂层由矿料和高粘沥青组成,其中矿料:高粘沥青=100:(3.5~4.5);通过结构组合,设置抗滑耐磨功能层解决了因半柔性路面表面普遍存在浮浆而导致的抗滑性不足问题;设置应力吸收抗裂层疏散和吸收下层反射开裂的拉应力,解决了易开裂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