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42022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028297.6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发电机组进相能力的试验方法,首先分析发电机组是否具备进相能力提升空间,对于具备提升空间的机组,根据机组历史运行数据,在不影响机组安全的前提下优化主变、高厂变、低厂变分接头配置,抬高厂用电压、机端电压水平,然后在多台机组同时运行状态下开展进相试验,试验时通过动态调整陪试机组的无功模拟电网无功过剩状态,获得机组较深进相能力,达到了提升机组进相能力的目的。本发明能够使得机组在电网低负荷期间发挥更深机组进相能力,提高电网电压安全运行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85188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222684.9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电网影响较小的大容量调相机调相试验方法,提出调相机开展调相试验时应在同母线两台调相机同时运行的条件下开展,一台调相机开展滞相试验的时候,另一台开展进相运行试验,这样进相试验调相机为滞相试验调相机提供电网电压偏低的电网环境,同样开展滞相试验的调相机为进相试验调相机提供电网电压偏高的电网环境,避免进相试验时因电网电压不够高而调相机机端电压达到下限或者滞相试验时因电网电压不够低而机端电压达到上限,本发明能够使得调相机能通过试验获得应有的调相性能,同时试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电网电压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514970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688407.2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论的UPFC监控子站布点算法,其特征在于,将电网中的母线作为图的顶点,且顶点的权重为该母线所连的支路数;支路作为图的边,且边的权重为支路负载率的倒数。再形成图的最小生成树,最后根据最小生成树结合电网拓扑结构选取UPFC监控子站的推荐安装点,在满足所有支路可观测的前提下使得监控子站的安装数量最少。本发明中的最小生成树的引入体现了重载支路优先考虑的思想,本发明可为UPFC装置应用于实际电网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6655202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041188.8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中断负荷的多目标过载辅助决策方法,分别计算可中断负荷对降低可中断负荷切除总量、可中断负荷切除总数两个目标函数的贡献度指标,采用线性加权因子计算可中断负荷对两个目标函数的综合贡献度指标,将线性加权因子分为不同的档位,分别计算各档位线性加权因子对应的过载辅助决策措施,由调度运行人员选择最终的措施;应用本发明方法,可以根据可中断负荷对目标函数的贡献度指标进行多目标优化,给出满足计算精度的有效解集,实现降低可中断负荷切除总量和可中断负荷切除总数两个目标函数的协调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89654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31982.9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6 , G06Q10/04 , G06Q50/06 , H02J3/00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事故链模型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选址方法,其方法为:首先以潮流不收敛或功角振荡发散为事故链的终止条件,扫描全网连锁故障事故链。再建立表征各事故链影响程度的多维指标体系,包括电压偏移指标、频率偏移指标、潮流均衡度指标和有功负荷损失率指标,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各事故链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价。最后,结合事故链影响综合评价指标及事故链各环节的预测指标,定义并计算线路重要性指标,根据指标排序结果完成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推荐选址。本发明将灰色综合评价引入到事故链的影响分析中,符合电网事故链样本数量少的特征,可为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前期规划选址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563398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006765.5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24 , H02J200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次同步振荡的统一潮流控制器附加阻尼控制系统,包括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其附加控制信号分别叠加在统一潮流控制器并联侧换流器及串联侧换流器无功控制回路的电流内环控制指令处;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包括多个次同步模态控制回路,每个次同步模态控制回路均包括模态滤波器、比例放大模块、用于实现相位补偿的移相器,各次同步模态控制回路的输出信号叠加并经限幅后即形成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输出的附加控制信号;并且次同步阻尼控制器以发电机轴系转速偏差为输入控制信号。本发明的统一潮流控制器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系统,能够成功抑制电力系统的次同步振荡,且不会影响系统和统一潮流控制器装置的正常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093900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710292081.0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优化配置方法,包括采集电力系统信息;根据松弛分布式潮流控制器装设总数的约束,构建第一层优化函数,求得新能源最大消纳量;将新能源最大消纳量作为额外约束,构建第二层优化函数,求解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最小安装数量。本发明基于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运行特性考虑到各线路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安装数量约束、运行参数约束以及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约束,采用双层优化的思想可求得新能源最大消纳量以及满足该性能指标条件下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最优配置方案,为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安装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379505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049147.X
申请日:2014-02-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分析及系统故障排序方法,包括:基于最优乘子的牛顿迭代法确定静态电压崩溃点;根据迭代收敛的特性判断电压崩溃点的类型;根据稳定裕度要求检验系统故障危险情况并给出稳定性故障的排序;将故障参数化并使用迭代法给出失稳性故障的严重程度排序。本发明能够在线较快速地给出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裕度,对电压稳定性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稳定性故障和失稳性故障的综合排序可以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在线指导发电机调整和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也可以离线指导支路参数调整、线路增减、FACTS设备的配置等,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与规划均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896545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610431982.9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事故链模型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选址方法,其方法为:首先以潮流不收敛或功角振荡发散为事故链的终止条件,扫描全网连锁故障事故链。再建立表征各事故链影响程度的多维指标体系,包括电压偏移指标、频率偏移指标、潮流均衡度指标和有功负荷损失率指标,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各事故链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价。最后,结合事故链影响综合评价指标及事故链各环节的预测指标,定义并计算线路重要性指标,根据指标排序结果完成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推荐选址。本发明将灰色综合评价引入到事故链的影响分析中,符合电网事故链样本数量少的特征,可为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前期规划选址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5633981B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610006765.5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次同步振荡的统一潮流控制器附加阻尼控制系统,包括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其附加控制信号分别叠加在统一潮流控制器并联侧换流器及串联侧换流器无功控制回路的电流内环控制指令处;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包括多个次同步模态控制回路,每个次同步模态控制回路均包括模态滤波器、比例放大模块、用于实现相位补偿的移相器,各次同步模态控制回路的输出信号叠加并经限幅后即形成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输出的附加控制信号;并且次同步阻尼控制器以发电机轴系转速偏差为输入控制信号。本发明的统一潮流控制器附加次同步阻尼控制系统,能够成功抑制电力系统的次同步振荡,且不会影响系统和统一潮流控制器装置的正常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