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15938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10607272.7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磁性生物炭负载光合细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污水处理方法,其步骤如下: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磁性纳米氧化铁材料,进行光合细菌的活化和扩大培养,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将纳米氧化铁粒子负载于生物炭材料表面形成磁性生物炭,通过共孵育的方法使磁性生物炭表面负载光合细菌得到磁性生物炭负载光合细菌材料。将磁性生物炭负载光合细菌材料与污水共孵育一段时间,实现对水中COD、氨态氮和磷酸根的降解。本发明通过纳米磁性氧化铁的高比表面以及和表面带有电荷的细菌之间通过静电力结合来实现菌株的固定化,同时磁性氧化铁材料对菌株的酶活有活化作用,从而增强了微生物对COD、氨态氮和磷酸根的降解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058462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011416.9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双体系串联净化染料废水的方法,首先选取油菜秸秆为原材料,通过微波处理后利用吸附作用初步净化较高初始浓度的染料废水;然后将产生的低浓度染料废水加入到基于自然生物膜的光生物反应器进行深度处理。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①微波活化油菜秸秆制作的高效生物吸附剂,将农业副产物资源化利用,降低了因其不当利用而带来环境风险的可能;②首次利用自然生物膜制作光生物反应器对染料废水进行连续的深度净化,并优化了自然生物膜培养条件,为利用自然生物膜处置低浓度染料废水提供了实例;③环境友好,染料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突出,去除率高于99.9%。
-
公开(公告)号:CN109566033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1422061.1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A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田养分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不同时期稻田环境特征削减稻田氨挥发损失的方法。具体为:在判断稻田环境特征的前提下;确定添加剂组分,并选用环境友好材料及农业废弃生物质进行调配;在每次施用化肥2小时内,将液态添加剂按照20ml/m2的比例、固态添加剂20‑80g/m2的比例(如需添加固态组分的话)喷洒在田面水表层覆盖整个裸露水面。该方法通过多项因子共同作用,抑制肥后关键期氨挥发的损失通量,有效削减稻田氨挥发损失,实现氮肥增效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166189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652265.5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C02F1/3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体中抗性基因处理的一体光催化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水口,箱体远离进水口的一侧设有出水口;紫外灯,紫外灯设有多个且间隔布置于箱体的内部;挡隔板,挡隔板设有多个,多个挡隔板交错分布且固定于箱体的内壁,多个挡隔板交错分布形成水流通道,相邻的两个挡隔板之间设有紫外灯,挡隔板的表面设有光催化反应层;太阳能供电装置,太阳能供电装置设于箱体顶部,太阳能供电装置与紫外灯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水体中抗性基因处理的一体光催化装置及方法,经过紫外灯和光催化剂双重作用消除水体中抗性基因,解决抗生素和抗性基因对水体污染的问题,净化水体,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1348754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206628.2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微生物浮岛及其构建方法,包括搭载主体和微生物搭载套筒,所述搭载主体通过栓系方式固定在目标区域,中部开有搭载主体内孔;所述搭载主体内孔底部开有若干通孔,用于放置微生物搭载套筒;所述微生物搭载套筒可拆卸地设置于搭载主体内孔底部;所述微生物搭载套筒内部设有微生物材料;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组装方便,维护简单,能够有效降低生态治理成本,尤其在长距离河道治理中优势明显。并且此方法微生物浮岛预留搭载空间,能够兼容现有的河面设备,包括植物、太阳能设备等,提升设备的功能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26128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38588.7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8 , G01F11/263 , G01N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麦农田径流分时采集及定量装置及方法,属于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技术领域,包括多孔排水管、分层径流收集箱和翻斗式流量计,其中径流分层箱体按需求将径流箱分为不同高度的多层,不同层体同一垂直线上设置径流进水孔,每层底部设置有排水阀门,利用多孔排水管道将田间径流部分导入径流箱体和流量计,实现不同时间段径流量和发生时间的精确计量。本发明在稻麦农田瞬时径流进入环境污染负荷评价研究时,精确计量瞬时径流产生量、发生时间和氮、磷浓度。本发明使稻麦农田径流监测具有计量精确、分时采集、结果可靠、实施方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61808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320360.5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微生物协同的浅层污染土壤治理方法及装置。此方法通过自建数据库选择适宜的植物-微生物搭配,结合土壤平整措施,将待修复土壤区域划分为植物生长带和微生物繁殖带。于植物带土壤层中布置管路系统,此管路系统负责整个修复过程中的土壤环境调节,保障植物正常生长,以及微生物群落繁殖所需营养。本发明通过区域搭配,控制外源性物质输入,避免修复过程中污染扩散发生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5706601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0035232.X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土壤肥力提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炭与化学肥料互作的土壤无机氮调控方法,a将小麦秸秆清洗干净,粉碎,在450‑550℃无氧条件下完成热裂解以制成生物炭;于菜地休耕期内,将制备好的生物炭按照400‑500g/m2的比例均匀施加到菜地土壤表面;施加生物炭后,当季减少化肥无机氮施用量,化肥无机氮施用量减少至标准用量的30%‑40%。本发明中操作方法简单,仅需每隔两年补充一次生物炭,有益于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聚集和生长。为作物对土壤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坚定基础,有效降低土壤化肥无机氮的施用量,提高氮肥有效性,具备较高经济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217960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72877.X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生态治理方法,包括:查勘待治理水域的现状,并确定水域修复的生态临摹对象;依据待治理水域的查勘结果确定水域修复参数,根据确定的好的水域修复参数在预先构建的工程方案库中选择人工干预工程措施对待治理的水域进行初级修复;达成初级修复目标后,将水域修复元素分解为水文元素、生物元素和人文元素,在预先构建的生态临摹素材库中选取合适的元素作为临摹元素依次进行生态临摹;待各临摹元素实现后,为防止生态系统出现偏差,对生态临摹中各元素做相应性调整,以实现水域环境的自稳定。本发明可应用于适合任意河道类型。通过该方法可构建区域内自稳定生态系统,最终实现水域生态系统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672202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10034437.6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一种生态河床建构方法,由粗砂、卵石作为生态河床基本结构体,厚10~40cm,基本结构体上铺设生物反应袋,生物反应袋采用生物碳、冲积土和铁粉作为填充物,生物反应袋内部或下部设有曝气装置;在生物反应袋上生长沉水植物;输气管路接曝气装置提供生物反应袋反应所需氧气即好氧时需求,沉水植物作为河道植物生态系统的基础。用于提升硬质结构河道的自净能力和河道生态系统稳定性。能够有效主动吸收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氮磷营养盐,此生态河床也能够提供沉水植物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输气管路和生物反应袋能有效针对河道突发性污染物输入,配合沉水植物的生物作用,也能降低日常维护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