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化空气储能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330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96263.1

    申请日:2023-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化空气储能系统,包括空气液化子系统、蓄冷回热器、液态空气储存罐、发电子系统,蓄冷回热器上设有换热通道,液态空气储存罐上设有液化空气入口、液化空气出口、冷气出口,空气液化子系统、蓄冷回热器的换热通道、液态空气储存罐的液化空气入口通过液化管道依次连通,液化空气入口前设有节流阀,液态空气储存罐的液化空气出口、蓄冷回热器的换热通道、发电子系统通过气化管道依次连通;节流阀和换热通道之间的液化管道上设有用于给空气降温的过冷子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液化空气储能系统的工作方法。本发明中加入过冷子系统,为液化空气提供冷量,使其达到更低温度,提高液化率。

    一种液化空气储能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330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96263.1

    申请日:2023-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化空气储能系统,包括空气液化子系统、蓄冷回热器、液态空气储存罐、发电子系统,蓄冷回热器上设有换热通道,液态空气储存罐上设有液化空气入口、液化空气出口、冷气出口,空气液化子系统、蓄冷回热器的换热通道、液态空气储存罐的液化空气入口通过液化管道依次连通,液化空气入口前设有节流阀,液态空气储存罐的液化空气出口、蓄冷回热器的换热通道、发电子系统通过气化管道依次连通;节流阀和换热通道之间的液化管道上设有用于给空气降温的过冷子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液化空气储能系统的工作方法。本发明中加入过冷子系统,为液化空气提供冷量,使其达到更低温度,提高液化率。

    一种压水堆核电站事故后堆芯非能动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8993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1556641.6

    申请日:2022-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核电站事故后堆芯非能动冷却系统,涉及核电站安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非能动冷却系统寒冷地区冬季无法对安全壳有效冷却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具体方案如下:包括屏蔽厂房、设置在屏蔽厂房内的安全壳和设置在安全壳内的压力容器,安全壳顶部中部位置固定设有冷却水分配盘,屏蔽厂房顶部设有与冷却水分配盘连接的冷却水箱以及贯穿屏蔽厂房顶部的空气流道,屏蔽厂房的筒体上设有若干空气入口,安全壳周侧设有导热板,导热板内含有传热工质以及用于隔热的隔板,导热板的下端与屏蔽厂房底部之间具有允许空气通过的空间,部分导热板的顶部与屏蔽厂房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并设有气体通道,部分导热板的顶部延伸至冷却水箱内。

    核电站跨季节余热供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659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47749.X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站跨季节余热供暖系统及方法,供暖系统包括核电机组、储热机构、热泵以及取热机构,核电机组提供温排水;温排水流入储热机构,储热机构用于存储温排水中的热量;热泵与储热机构相连接,储热机构内的储热介质输送至热泵,热泵对其热量提取后再返回储热机构;取热机构与热泵相连接,热泵用于将储热机构内的热量转变为供暖热水并将供暖热水输送至取热机构。上述核电站跨季节余热供暖系统,利用储热机构可以将核电机组的温排水热量进行收集,并利用热泵将热量的品质进行提升,进而温排水热量转变为便于取热机构直接应用的供暖热水,满足了取热机构的供暖需求,减少了原本供暖所需的抽汽量和电量,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益。

    一种压水堆核能热电联产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515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438630.6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压水堆核能热电联产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供热蒸汽控制、汽轮机控制和反应堆功率控制;供热蒸汽控制计算额定供热抽汽流量与实际供热抽汽流量的供热偏差,将供热偏差作为反馈调节量调节实际供热抽汽流量;汽轮机控制计算额定电功率与实际电功率的功率偏差,将功率偏差作为汽轮机控制的反馈调节量,结合热负荷偏差控制主蒸汽调节阀开度以调节汽轮机的实际功率;反应堆功率控制根据蒸汽发生端平均温度信号、供热偏差、压力信号以及反应堆功率信号调节反应堆功率。本发明增加了供热蒸汽控制以控制供热蒸汽流量,并且在汽轮机控制统与反应堆功率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前馈调节,使压水堆核能热电联产机组可以更快更好地满足热电负荷需要。

    热力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65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06009.4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力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发电系统包括至少两组热处理机构,每一组热处理机构包括串联的蒸发器模块和过热器模块,热处理机构上游连接给水管,经热处理机构产生的过热蒸汽进行热电联产;经热电联产后的蒸汽汇流至冷凝器并经给水管返回至热处理机构的入口端;其中,蒸发器模块包括第一反应堆和蒸发器,过热器模块包括第二反应堆和过热器。上述热力发电系统,对老旧火电厂进行改造,利用老旧火电厂原有的热力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反应堆,如此可以将老旧火电厂改造为基于热管反应堆的热力发电系统,且可以实现热电联产,不仅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而且无需完全新建核电厂,降低了改造成本,提高环保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经济效益。

    基于压水堆的工业供汽系统及供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65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55987.2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压水堆的工业供汽系统及供汽方法,供汽系统包括进气流道和第一分支流道,进气流道,接收压水堆的低温低压蒸汽;第一分支流道,与进气流道连通,第一分支流道上设有热管堆,热管堆用于对第一分支流道内流通的蒸汽进行加温;热管堆下游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分支流道,第二分支流道用于对流出热管堆的蒸汽进行加压或者与进气流道的蒸汽进行混合以得到不同品质的输出蒸汽。上述基于压水堆的工业供汽系统,基于现有压水堆提供的低温低压蒸汽,结合热管堆的固有安全和高温优势,利用第一分支流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分支流道对低温低压蒸汽进行处理,以获得不同品质的输出蒸汽,实现全范围的压力工业供汽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