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08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8610.X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49 , C25B1/55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钴氧化物修饰钼掺杂钒酸铋复合光阳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光电化学反应工程分解水制氢应用领域;本发明通过电沉积和煅烧联合方法得到Mo‑BiVO4光阳极,再利用六水合硝酸钴、六水合硝酸镍和硼酸配制含有双金属镍和钴的前驱体溶液,并将Mo‑BiVO4光阳极浸入前驱体溶液中,利用光辅助电沉积方法将镍钴氧化物(NiCoOx)助催化剂生长在Mo‑BiVO4的表面,得到NiCoOx助催化剂修饰Mo‑BiVO4复合光阳极,本发明所得最佳NiCoOx助催化剂修饰Mo‑BiVO4复合光阳极的光电流密度是纯钒酸铋的5.2倍。本发明具有操作方法简便、原料易得、经济成本低、稳定性良好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663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68856.7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负载黑磷量子点(BPQDs)的氮化硼纳米纤维(BNNF)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非金属材料氮化硼为载体,因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微孔和介孔,为黑磷量子点的表面负载提供了保障,同时物理超声搅拌,制备了接触紧密且负载均匀的复合材料。此外,在合成过程中,负载黑磷量子点的氮化硼纳米纤维被成功制备。负载的黑磷量子点为光催化反应提供了更丰富的活性位点,改善了电荷载流子的表面富集能力,同时加快了催化体系中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能力。活性测试表明本发明所制备的负载黑磷量子点的氮化硼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光催化CO2还原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3451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1383394.X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25B1/04 , C25B11/054 , C25B11/087 , C03C17/34 , C03C17/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材料光电分解水领域,特指一种缺陷WO3光阳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采用水热法在导电玻璃FTO上合成WO3光电极,接着直接将WO3光电极置于火焰中进行退火处理。经过火焰处理过的WO3光电极被引入了丰富的氧缺陷,在氧缺陷的作用下WO3光电极的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被显著提升。本发明引入氧缺陷具有高效率、低成本、过程可控的技术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18297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010111945.6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催化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亲水性g‑C3N4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原料为尿素和吲哚,通过一步共聚作用合成高亲水性原位表面氨化的g‑C3N4光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在g‑C3N4表面原位引入大量氨基(‑NH2)以提高g‑C3N4亲水性,从而加快界面反应,提高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54405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911000847.9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06 , H01M8/0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流道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流道间压差可控燃料电池双极板,包括正方形的气体流道场且在气体流道场内平行设置有若干个平行“回”形肋条,用于固定双极板的孔分别位于流道场的边角处,内流道的进气孔设于双极板的一个侧面,内流道的出气孔设于内流道的进气孔的对边侧面;外流道的进气孔设于内流道的进气孔的相邻侧面,外流道的出气孔设于外流道的进气孔的对边侧面。本发明通过双通道组合配合不同入室气压促进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极排水,提高物料传输速率;所产生不同气压的挤压效果促进膜电极内肋条下方的液态水向流道处排放并随气体流动排出电池从而减轻水淹,使得膜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率和孔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0457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716855.9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近红外光全分解水光催化剂,特指一种铂单原子/簇修饰的光敏化体系及制备方法和用途。首先采用原位螯合作用或静电吸附手段实现植酸镍配合物在氮化碳表面的构筑得到植酸镍/氮化碳复合体系,然后在近红外光的条件下通过光敏化作用在植酸镍/氮化碳复合体系中选择性地光照沉积铂单原子/簇在氮化碳表面上得到光催化剂,并将其用于近红外光全分解水反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需要额外高温和额外电场以及不需要昂贵复杂的设备即可获得铂单原子/簇,而且所得到的催化活性位点不是随意分布的,而是与催化反应过程一一相对应的,首次通过低能耗的近红外光实现了铂单原子/簇在光敏化体系中的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1290928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124414.5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1M8/0258 , B29C64/10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双极板主体;所述双极板主体设有导电板预留区域、流道区域、进气孔和出气孔;本发明在肋条内部增设了交错分布的副流道,为液态水提供了额外的排出途径,增强了流道排水能力,降低了多孔电极水淹风险,强化了反应物传质,提高了燃料电池在中高电流密度操作条件下的性能。同时实现了气体的优化分配,提高了电极内氧气的有效浓度,优化了电池性能。本发明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燃料电池双极板,弥补了传统加工工艺不能满足复杂结构流道制造需求的不足,且加工时间短、成本低、精度高,有助于拓宽燃料电池流场设计的发展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209423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006188.2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 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239/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嘧菌酯生产过程中的后处理方法,采用碱解、酸解、氧化等手段降解杂质、析出晶体得到嘧菌酯成品。本发明后处理方法有益的效果是:避免生产中使用活性炭和乙酸正丁酯带来的气味污染和环境污染,并且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能有效去除合成过程中带来的胺类、嘧啶类和腈类等有色杂质,将产品进行脱色,嘧菌酯产品纯度大于98%,进一步地因减少了一步结晶步骤且减少了体系中的焦油,从而能将嘧菌酯收率能提高2‑3%,增加了经济效益,生产更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1364051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08839.X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纳米材料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领域,特指一种非原位火焰掺杂In离子到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方法。本发明首先采用水热法在导电玻璃(FTO)上生长得到排列整齐的金红石二氧化钛纳米棒光电极,然后将含有In离子的前驱液旋涂到二氧化钛光电极表面,待溶剂挥发后将其置于丁烷火焰中烧灼,高温火焰驱动In离子注入到二氧化钛中,此过程不会破坏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形貌,结晶度和导电基底等。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In离子能够提升二氧化钛的电化学分解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09747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280401.6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B01J27/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合成技术领域,涉及多酚或芳香族羧酸用于普适性构筑单原子金属催化剂及原子分散的多元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先按照每5~500 mL溶剂溶解0.5~100 g多酚或芳香族羧酸的比例分别配制多酚和芳香族羧酸及可溶性金属盐的溶液,常温搅拌将可溶性金属盐的水溶液滴加至多酚和芳香族羧酸溶液中成胶质溶液;再分别配制另一种或多种不同可溶性金属盐与多种配合物的络合物溶液,常温搅拌将络合物溶液滴加至上述胶质溶液;将基底材料浸渍于胶质体系内,取出后与硫源、氮源、磷源、硼源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煅烧,冷却后即得。本发明操作工艺简单、普适、易行,可以灵活调控多元单原子金属,且可涂渍于多种不同基底,反应时间短,易于工业化实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