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C3N4/WO3·H2O/Pd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5299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0077867.1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C3N4/WO3·H2O/Pd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环境保护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首先,通过煅烧的方法得到体相g‑C3N4,再用硝酸进行处理并二次煅烧得到g‑C3N4纳米片,同样以水热法得到WO3·H2O纳米片;然后,通过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将g‑C3N4纳米片与WO3·H2O纳米片复合;最后,通过水热法,将制备出的Pd纳米片负载到g‑C3N4/WO3·H2O复合材料上制备出二维薄层S型g‑C3N4/WO3·H2O/Pd复合光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CO2气体还原领域;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流程制备了高效的二维薄层S型g‑C3N4/WO3·H2O/Pd复合光催化剂,并且没有添加任何牺牲剂,避免了二次污染,是一种有效环保的CO2还原光催化剂。

    一种PVC用钙锌热稳定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5805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575618.5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塑料添加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VC用钙锌热稳定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金属锌化合物和Atz为原料开发了一种具有空间三维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Zn‑Atz,将Zn‑Atz、硬脂酸钙及亚磷酸酯等复配,得到一种含金属有机骨架Zn‑Atz的PVC用钙锌热稳定剂。本发明制备的钙锌热稳定剂具有无毒、无重金属、环保等特点,赋予其更好的初期和长期热稳定性及透明性。该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

    一种PDI功能化3D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517829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943339.X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分子功能化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PDI功能化3D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本发明首先通过溶液反应的方法的得到3D g‑C3N4前驱体,再经过高温聚合的方法制备出3D g‑C3N4;最终通过3D g‑C3N4和有机分子苝四酸二酐衍生物反应的方法制备出PDI功能化3D g‑C3N4光催化剂;显著提高了3D g‑C3N4的可见光响应范围,提升了光生电子‑空穴分离效率,且促进了载流子传输效率;所述光催化剂在光能驱动下于水中进行催化CO2还原的反应,生成碳氢燃料;反应进行过程中无需任何添加剂,是一种绿色、可持续CO2还原技术。

    一种接枝PVC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5019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124406.0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nventor: 汪梅 宋相海 卜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塑料添加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枝PVC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将油脂/松脂源酸酐依次与三聚氰胺和甲醛缩合物、环氧氯丙烷反应得到油脂/松脂源三嗪环基缩水甘油酯;然后通过将PVC中的氯原子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氨基经取代反应制备氮硅改性PVC中间体;最后油脂/松脂源三嗪环基缩水甘油酯中的羟基与氮硅改性PVC中间体经酯交换反应制备含三嗪环基、羟基、酯基、环氧官能团和柔性碳链结构的油脂/松脂源三嗪环基酯接枝PVC材料。与添加了市场上的品牌热稳定剂的PVC材料相比,油脂/松脂源三嗪环基酯接枝PVC材料的热稳定性、耐迁移性能、增塑性得到显著提高。

    一种Zn-atz@COF-TD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498501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0722126.4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Zn‑atz@COF‑TD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所述催化材料为二元核壳式复合材料,该材料由共价有机框架COF‑TD包裹金属有机框架Zn‑atz构成。该复合材料采取溶剂热法制备,先将Zn‑atz醛基化,再与COF‑TD通过亚胺键复合,经洗涤、干燥后得到最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光催化材料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可见光响应能力,经多次光催化测试后依旧保持较强的光催化活性。在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过程中无需牺牲剂、绿色环保,解决了传统光催化剂因较弱的二氧化碳吸附能力而导致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效率低的问题,并为二元核壳式复合催化剂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基于机器视觉的变色法/刚果红法检测PVC热稳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88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18441.4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变色法/刚果红法检测PVC热稳定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摄像头实时采集变色法/刚果红法热稳定性实验中PVC薄膜试样/刚果红试纸图像;通过目标选择锁定PVC薄膜试样/刚果红试纸图像中的PVC薄膜试样/刚果红试纸区域;将PVC薄膜试样/刚果红试纸区域图像转换成RGB数值;将转换后的RGB数值进行均值滤波处理,以R、G、B值之和SUM值/R值作为PVC薄膜试样/刚果红试纸颜色变化的识别依据;以图像采集时间及该时间图像的SUM值/R值绘制PVC薄膜试样/刚果红试纸颜色随时间变化曲线,或者采用帧差法确定PVC薄膜试样/刚果红试纸颜色变化时间。本发明基于机器视觉识别客观性强,填补了间隔采样空窗期的实验数据,提高了检测准确性。

    含D-A结构的二维氮化碳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2371145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1089065.X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特指含D‑A结构的二维氮化碳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首先通过高温聚合法制备出体相氮化碳材料(g‑C3N4),再经过高温下氧化剥离的方法制备出二维氮化碳(2D g‑C3N4)纳米片。最终通过2D g‑C3N4和有机分子反应的方法制备出具有分子内D‑A结构的2D g‑C3N4‑DA催化材料;本发明通过简单的高温聚合以及和有机分子反应的方法制备出具有分子内D‑A结构的光催化材料,操作简便;并将所得2D g‑C3N4‑DA光催化材料用于CO2分子的催化转化制备碳氢燃料,反应过程中无需额外的能源投入,且无需添加助催化剂和牺牲剂,绿色环保。

    一种三维DUT-67/RGO气凝胶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717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36106.1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维DUT‑67/RGO气凝胶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通过溶剂热制备出DUT‑67光催化剂,再与抗坏血酸和GO二次水热得到三维水凝胶光催化剂,随后进行冷冻干燥,即得到了三维DUT‑67/RGO气凝胶光催化剂。RGO和气凝胶结构的存在提高了DUT‑67的光电荷分离效率,有助于提供更多的电荷并增加它们参与光催化反应的可能性,DUT‑67/RGO宏观结构具有多层结构,非常有利于电荷转移和CO2/CO传质速率。同时得益于CO2吸附/活化能力的提高以及光生电子的有效转移和消耗,DUT‑67/RGO在温和的气固反应中表现出显着的CO转化率和选择性。本发明实现了DUT‑67/RGO气凝胶复合光催化剂高效选择性还原CO2为CO的目的。

    一种油脂基接枝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7987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314869.3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塑料添加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脂基接枝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带有羧酸的油脂基衍生物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得油脂基缩水甘油酯;然后将油脂基缩水甘油酯与多元胺、磷酸二丁酯经Mannich缩合反应可得到一种油脂基缩水甘油酯;最后将油脂基缩水甘油酯与PVC和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取代产物经酯交换反应得到油脂基接枝PVC材料。该油脂基接枝PVC材料中富含的羟基、柔性长碳链、磷酯间的协同作用以及羟基与含氮官能团的氢键可达到热稳定和增塑PVC的同时赋予其优异的力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