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的无隔膜的线型燃料电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1244B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1910206815.8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线型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的无隔膜的线型燃料电池的制备方法。通过碳纳米管膜加捻负载催化剂得到(CNT)@Fe3[Co(CN)6]2阴极电极,碳纳米管膜加捻包覆镍粉得到CNT@镍颗粒阳极电极,与H2O2的燃料电解液集成在硅胶管中制备成柔性线型燃料电池。本发明的柔性线型燃料电池,可产生0.88V的开路电压,同时具有非常好的柔性,可编织进衣物等纺织品中,在便携式供能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热电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2248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873823.8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热电传感器,依次包括第一柔性层,石墨烯热电层和第二柔性层,石墨烯热电层贴合在第一柔性层上,石墨烯热电层为栅形结构,石墨烯热电层的两端设有引出端子,引出端子通过导线与外部电路连接,第二柔性层贴合在第一柔性层和石墨烯热电层上面;第一柔性层的热膨胀系数是第二柔性层的热膨胀系数的10~50倍,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热电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热电传感器具有优异的恢复性能,散热快,响应快,结构简单等优点。

    一种低温锂离子电池的碳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06391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710959073.7

    申请日:2017-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锂离子电池的碳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高温热膨胀法制备蠕虫状的膨胀石墨,将膨胀石墨水溶液、碳纳米管水溶液以及氯化锌水溶液均匀混合,通过惰性气体高温活化得到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优良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的碳纳米管支撑在膨胀石墨的片层之间,防止石墨片层的堆叠,增强了结构的导电性和稳定性,加快了离子的快速传输。同时,石墨片层上被活化出网筛状的孔洞,使离子能够垂直传输,大大缩短了传输路径,从而实现了其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的高倍率性能和低温性能。

    基于真空高温退火处理的碳纳米管纱线的机械能量收割器

    公开(公告)号:CN11039176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576637.8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量转换及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真空高温处理的碳纳米管纱线的机械能量俘获器。本发明采用可纺丝的碳纳米管阵列,经过加捻和自然退捻制成碳纳米管纱线,再通过真空通电装置将上述碳纳米管纱线加热至2000℃高温。在加热过程中,碳纳米管纱线需要施加40%的断裂拉伸张力。经过真空高温处理后,再将纱线取出继续加捻制成螺旋结构。然后碳纳米管纱线作为工作电极至于三电极系统的电化学系统中,通过机械拉伸装置,将机械能转换为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的电压输出,从而达到将机械的振动能转换成电能。

    一种超低温下可大倍率充放的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13302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500616.X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低温下可大倍率充放的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通过高温热膨胀法制备蠕虫状的膨胀石墨,再将其与碳纳米管粉末超声分散的水溶液与钼酸铵水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真空烘干得到粉末样品;然后将干燥后的粉末置入管式炉中,在氮气环境下进行高温处理得到电极材料;用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盐作为溶质,二氧戊环作为溶剂得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最后将电极材料和电解液组装成扣式电池。本发明电极材料用碳纳米管作为层间支撑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用氧化钼在石墨片层上催化气化造孔,缩短了离子传输路径赋予材料快速的离子传输性能。组装的扣式电池在零下40℃的低温环境下可实现正常充放。

    基于碳纳米复合纤维具有核壳结构的多种刺激响应驱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1037377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910576614.7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体驱动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碳纳米复合纤维具有核壳结构的多种刺激响应驱动器。采用具有高强度的有机物纤维,有机物纤维经过加捻制成具有一定捻度的纱线,有机物纱线作为芯,经过同心轴包覆装置缠绕具有一定加捻角的碳纳米薄膜,并在薄膜处浸润硅橡胶作为外层壳。上述具有核壳结构的碳纳米复合纤维经过加捻制成螺旋结构纱线,螺旋结构的碳纳米管复合纱线作为可导电的纤维材料,通过一定量的电流后可持续产生高变形量、高频率的机械振动输出,从而作为一种高效的驱动器。本发明中的多种响应驱动器除了可以对外界电热刺激进行快速、高效响应,还可以利用溶剂、热刺激进行驱动,可根据需要用作不同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