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36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91537.6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 江苏大学镇江智能柔性机械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系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倍率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解液包括去离子水溶剂、锌盐和电解液添加剂。本发明中的加剂含有较大离子半径的阳离子和能参与锌离子溶剂化过程的阴离子,该类阳离子可以在锌沉积过程中在枝晶尖端聚集,从而抑制枝晶生长和水合锌离子的不可逆析氢反应,提高锌离子沉积可逆性。同时阴离子与水合锌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在锌离子沉积中可以作为较好的离去基,降低水合锌离子脱水的反应能垒,减少锌的形核位点,协助锌离子均匀沉积,整体提升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08142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256604.8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 江苏大学镇江智能柔性机械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风致晃动的V型高效固液摩擦纳米能量收集装置。本发明在钝体设计过程中避免采用常见的空心体结构,而将空心钝体内部设计为空心V型结构,从而增加系统的非稳定性,提高空气流场中流体晃动的幅度。此发明结构钝体注入去离子水后,可以在较低风速下发生驰振现象,悬臂梁带动钝体进行周期性大幅晃动,因此,钝体中的去离子水与钝体内部V型板上聚四氟乙烯薄膜发生大幅度的接触分离,进而将液体晃动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铜箔下的导线将电能导出。实验证明,该发明在流场中容易发生驰振现象,实现风致晃动能向电能的高效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0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64020.7
申请日:2024-09-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 江苏大学镇江智能柔性机械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C25B11/054 , C25B11/065 , C25B11/075 , C25B11/02 , C25B1/04 , C01B25/08 , C01B32/05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解水催化电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碳化木为基底的双功能电解水催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1)将木片清洗后置于管式炉在氩气气氛中高温碳化,得到三维多孔碳化木;2)将镍源、铁源和钼源分散于溶剂中,磁力搅拌后得混合溶液,加入二水合柠檬酸钠调节溶液pH值至7;3)将碳化木和混合溶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在160℃下进行水热反应;4)将所得样品置于管式炉进行气相磷化,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洗涤,并真空干燥,得到三维多孔自支撑骨架的均匀牢固负载了磷化镍铁钼的双功能电解水催化电极,骨架和颗粒的结合使催化电极具有优异的HER和OER电催化性能和稳定性,且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2635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90496.6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 江苏大学镇江智能柔性机械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C03B27/02 , C03B27/04 , C03B27/0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薄玻璃物理钢化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超薄玻璃物理钢化用高效热传递冲击射流阵列结构。其包括带有回流孔的射流孔板和射流靶板。所述的小间隙即射流孔板到射流靶板的距离H与射流孔的等效直径D的比值H/D仅在0.1‑0.2,所述的射流孔板上射流孔和回流孔错排分布。小间隙下,受限空腔内的射流流型为贴壁射流管道流,这种流动引起高的局部湍流强度,从而增强局部传热;此外,三角形射流孔的射流三维发展较强,提高冲击表面的传热均匀性;通过添加回流孔的设计减小相邻射流干扰作用,消除横流劣化影响,进一步改善传热均匀性,提高传热速率;同时,从回流孔流出的高温气体可进入热循环系统,实现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3698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491537.6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 江苏大学镇江智能柔性机械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系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倍率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解液包括去离子水溶剂、锌盐和电解液添加剂。本发明中的加剂含有较大离子半径的阳离子和能参与锌离子溶剂化过程的阴离子,该类阳离子可以在锌沉积过程中在枝晶尖端聚集,从而抑制枝晶生长和水合锌离子的不可逆析氢反应,提高锌离子沉积可逆性。同时阴离子与水合锌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在锌离子沉积中可以作为较好的离去基,降低水合锌离子脱水的反应能垒,减少锌的形核位点,协助锌离子均匀沉积,整体提升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28832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78098.2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 江苏大学镇江智能柔性机械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B25J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表面适应性的多褶皱结构柔性仿生真空吸盘,涉及仿生真空吸盘技术领域,包括吸盘连接体、外接吸盘一和上层仿生水蛭吸盘小孔阵列一,所述外接吸盘一与吸盘连接体之间通过内层褶皱连接,所述外接吸盘二安装在外接吸盘一的外侧,所述外接吸盘二与外接吸盘一之间通过中间层褶皱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吸盘连接体的外侧设置有仿生吸附组件,多褶皱结构能够加强吸盘工作表面压应力,吸附过程中内层褶皱和中间层褶皱会进一步排出上一层褶皱吸附时空腔内的残余空气,上层褶皱会对下层褶皱形成挤压,能够使吸盘工作表面通过挤压压力实现与粗糙不平的接触面结合,从而显著提高吸盘的气密性,并提供更大的接触面积,增强吸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8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00493.9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态转化的三自由度风向自适应压电风能俘获装置,涉及流致振动能量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一个主钝体和一对副钝体,一对所述副钝体通过平行设置的一对长弹性悬梁臂分别对称式安装在主钝体的上下两侧,通过所述底座将该俘能装置进行固定;所述长弹性悬梁臂和短弹性悬梁臂上均贴附设置有压电薄膜;本发明为一种新型流致振动能量收集装置,有效弥补了风能转换装置在风向适应性差和振幅可控性差等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在低风速和复杂风向的情况下,能够稳定有效地收集环境中的风能,且能够显著在强风环境下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为分布式能源系统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056039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1206379.8
申请日:2021-10-1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 南通明诺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 B60H1/22 , B60L58/26 , B60L58/27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2K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加热器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平板、嵌合框、水暖加热器、水泵、水温输出管路,所述平板的顶部安装有呈方形布置的嵌合框;其中两组前后布置的所述嵌合框的顶部安装有水暖加热器,另外两组前后布置的所述嵌合框的顶部安装有燃油加热器,所述水暖加热器的输出端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水温输出管路,所述水暖加热器的输入端安装有进水管路;所述燃油加热器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正面安装有抽气泵。本发明两组不同的加热器可优化速率,且加热器在组装时采用插接安装,便于拆卸,且电池系统中具备温度监控功能,使得电池增温降温更加贴合实际,本装置可吸收振动,降低加热器受到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7351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18388.8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江苏大学镇江智能柔性机械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量转换和电路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供能超速唤醒报警系统,包括:能量收集模块,用于收集交通系统的机械能并转化为电能;能量管理模块,与能量收集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对能量收集模块转化的电能进行处理实现高效的储存,并利用能量收集模块产生的能量为系统工作提供能量;超速唤醒模块,用于超速检测和系统唤醒;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将超速信号通过无线方式发送至终端;所述超速唤醒模块和能量管理模块均与无线传输模块电性连接。本发明依靠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将交通系统中被浪费的摩擦能收集起来并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通过采用超速唤醒模块实现了自动超速唤醒报警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4303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0425977.2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状结构高导电聚合物柔性驱动器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商用的PEDOT:PSS溶液作为薄膜制备的主体材料,1‑丁基‑3‑甲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盐作为引发剂,掺杂态聚苯胺作为导电添加剂增强薄膜的导电性,采用模板法制备电极薄膜,与传统的柔性驱动器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和工艺过程简单,有效地节约制作成本,成型后的薄膜厚度可以达到20‑30微米,三层驱动器厚度可以达到160‑220微米,制作的驱动器可以摆脱在电解液中工作的束缚,具有低电压,响应快,大应变和大应力等优点。这种导电聚合物柔性驱动器在软体机器人、人造肌肉、生物医疗、柔性传感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