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斯卑尔脱山羊草Pm6SS-1基因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1194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32287.X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基因Pm6SS-1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基因Pm6SS-1,来自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其编码区序列为SEQ ID NO.1,cDNA序列为SEQ ID NO.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本发明通过实验验证了拟斯卑尔脱山羊草Pm6SS-1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在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发明根据Pm6SS-1基因的启动子序列(SEQ ID NO.4)开发了一个诊断性分子标记MBH2,通过实验证实MBH2可在小麦群体中有效追踪Pm6SS-1基因,并能区分Pm6SS-1基因和Pm21基因,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具有实用价值。

    一种芋螺毒素变异体GMVII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255932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510684291.5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镇痛活性的芋螺毒素变异体GMVIIA的制备方法,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如下: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使用频率优化芋螺毒素变异体GMVIIA基因序列,经化学合成后连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载体,然后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Origami(DE3)菌株,经IPTG诱导后,实现重组蛋白Trx‑GMVIIA的高效可溶性表达;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方法分离纯化重组蛋白Trx‑GMVIIA;采用肠激酶切割重组蛋白Trx‑GMVIIA释放出GMVIIA,进一步用镍离子亲和层析去除Trx标签,获得芋螺毒素变异体GMVIIA。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证实,本发明制备的芋螺毒素变异体GMVIIA具有显著的镇痛活性,在镇痛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种提高杆状病毒杀虫效率的遗传改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11201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52107.7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杆状病毒杀虫效率的遗传改造方法,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以pEGFP-N1载体为模板扩增EGFP基因,双酶切后连入质粒pFastBacDUAL,得重组质粒pDUAL-EGFP;根据Clbi138基因序列及其开放阅读框设计合成引物;以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回收目的片段,双酶切后连入经同样双酶切的重组质粒pDUAL-EGFP,得重组质粒pDUAL-EGFP-Clbi138;转化含有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大肠杆菌菌株,培养纯化后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提取重组BmNPV DNA;并通过实验首次证实重组BmNPV的杀虫效率显著增强,半致死浓度比对照组减少11倍,半数致死时间比对照组缩短42.9%,且病虫体内液化更严重,从而达到提高虫害的防治效果,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提高重组蛋白包涵体形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62354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06291.7

    申请日:2015-03-1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重组蛋白在基因表达时形成包涵体的方法。此方法特征在于,在不提高诱导物浓度的前提下,低强度短时间的超声处理加速诱导物渗透至细胞内,使重组蛋白高表达时更容易形成包涵体。不仅可以通过降低诱导物的使用量来降低对宿主细胞的毒害作用,还适用于在较低的诱导温度下才能表达重组蛋白的工程菌。此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

    一种基于EGFP的T载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9061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110070698.0

    申请日:2011-03-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GFP的T载体及制备方法,涉及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制备的T载体,采用组成型强启动子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表达,外源DNA的插入可阻断EGFP的表达,使阳性菌落呈现白色,载体自连产生的假阳性菌落在日光下即可呈现绿色荧光。本发明设计的T载体应用于T-A克隆时,由于T-A克隆时不需要使用X-Gal和IPTG,本发明既可节约实验成本,又可避免X-Gal和IPTG失活或涂布不匀导致的假阳性。

    一个簇毛麦6VS染色体特异的分子标记6VS-UT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285128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53691.4

    申请日:2012-09-2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特异追踪簇毛麦6VS染色体的分子标记6VS-UT及其用法,它涉及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科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可电子定位于短柄草3号染色体短臂的小麦EST序列BE445603设计引物,从簇毛麦与普通小麦基因组中扩增并克隆对应的DNA,在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特异性分子标记引物,具体序列为SEQIDNO.5和SEQIDNO.6所示,以标记引物进行PCR时能扩增出一条301bp的特异性DNA条带,能快速有效地追踪簇毛麦6VS染色体及其控制的抗小麦白粉病性状,在小麦抗白粉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簇毛麦6VS染色体特异性分子标记6VS-BH1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4877996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510235745.0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簇毛麦6VS染色体特异性分子标记6VS‑BH1及其用途,属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科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标记引物6VS‑BH1是借助麦类‑二穗短柄草比较基因组学手段开发,具体序列为6VS‑BH1F:如SEQ ID NO.1所示,6VS‑BH1R:如SEQ ID NO.2所示。分子标记6VS‑BH1具有退火温度宽泛(60℃‑66℃)、稳定性好、产物亮度强、分辨率高等多种优点。分子标记6VS‑BH1是一个共显性标记,不仅能有效追踪小麦背景中的簇毛麦6VS染色体,还能区分纯合体和杂合体,而且能区分携带Pm21基因的易位系T6VS.6AL和携带PmV基因的易位系T6VS.6DL。因此,本发明公布的分子标记6VS‑BH1在小麦抗白粉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及Pm21基因和PmV基因的聚合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一种高拷贝基因串联体的快速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5108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510158481.3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高拷贝基因串联体的快速构建方法,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多聚化法构建串联多拷贝。该方法为一锅法反应,不需要对载体进行去磷酸化和纯化回收,操作步骤少而且简单,获得的基因拷贝数高,8拷贝以上的串联基因占了总数的66%(对照例为10%),同时利用该步骤获得的基因同样可以进一步采用递归定向连接法获得更高拷贝的基因。

    一种芋螺毒素变异体GMVII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255932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84291.5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镇痛活性的芋螺毒素变异体GMVIIA的制备方法,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如下: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使用频率优化芋螺毒素变异体GMVIIA基因序列,经化学合成后连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载体,然后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Origami(DE3)菌株,经IPTG诱导后,实现重组蛋白Trx-GMVIIA的高效可溶性表达;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方法分离纯化重组蛋白Trx-GMVIIA;采用肠激酶切割重组蛋白Trx-GMVIIA释放出GMVIIA,进一步用镍离子亲和层析去除Trx标签,获得芋螺毒素变异体GMVIIA。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证实,本发明制备的芋螺毒素变异体GMVIIA具有显著的镇痛活性,在镇痛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菜籽粕和醋糟综合共同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82895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38526.0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菜籽粕和醋糟综合共同利用的方法,涉及饲料加工领域。菜籽粕和醋糟混合发酵脱毒处理包括:将菜籽粕、醋糟和水混合,进行厌氧发酵。本发明克服了醋糟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克服了传统菜籽粕脱毒方法存在的脱毒不完全、受地理限制大、添加试剂昂贵有残留、设备投资大或者影响菜籽粕的营养价值等缺点,从而提供了一种菜籽粕和醋糟共同利用的方法。该方法实现了菜籽粕和醋糟共同利用,工艺简单,成本低,对菜籽粕脱毒效果好,营养价值提高(粗蛋白含量增加,粗纤维含量下降),得到的产品在饲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