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四照花为砧木的多花梾木嫁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1337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13593.5

    申请日:2016-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30 A01G2003/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四照花为砧木的多花梾木嫁接方法,本发明嫁接方法采用乡土树种四照花作为砧木,从而利用四照花的乡土特性,有效抵御环境对多花梾木构成的病害威胁,大大提高多花梾木的抗逆性;相比于本砧,本发明嫁接方法采用四照花作为砧木,能够大幅提高嫁接的存活率;最后,本发明嫁接方法选择在6月高温期进行嫁接,能够使砧穗在最快的时间里形成愈伤组织,有效提高成活率。

    一种银缕梅冬插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77237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05326.3

    申请日:2016-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31/00 A01G7/06 A01G13/00 A01G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缕梅冬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扦插基质;(2)采穗及修剪;(3)温床设置:采用设有循环热水的温床,保持温床上温度为18‑22℃;(4)扦插:温床上放置铺有扦插基质的穴盘,扦插前将步骤(2)所得插穗用IBA浸泡,然后将插穗1/2以下部分插于基质中,扦插时将基质和插穗按紧,洒水;(5)覆盖消毒。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方法根据银缕梅冬季穗条的特点,通过设置加温温床,并且结合特定的激素处理,可以有效提高银缕梅的扦插生根率,并且还能显著提高其平均新枝高度和最长新枝粗度,有效改善银缕梅生长质量。

    一种多花梾木扦插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34119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26501.X

    申请日:2016-08-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A01G24/00 A01G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花梾木扦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繁殖棚的搭建:搭建塑料薄膜大棚,棚内地面铺塑料薄膜;(2)扦插床的准备:扦插床选用底部有透水孔的塑料种植格盘,基质选用砻糠灰;(3)插穗的准备:包括采穗和修剪;(4)扦插:先将准备好的穗条进行促根处理,然后逐根插入种植格盘的基质中,并浇水消毒;(5)插后管理及移栽。与现有的扦插方法相比较,本发明的多花梾木扦插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扦插成活率能够显著提高,达到90%以上;(2)采用新型基质砻糠灰,成本低环保,并且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3)对整个扦插方法进行了合理设计以及规划,并优化了相应的技术条件。

    一种柳南香的初代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12276B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610580907.9

    申请日:2016-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柳南香的初代培养方法,包括:以柳南香的嫩梢为外植体,消毒后,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所述的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1/2MS+6‑BA0.4~1mg/L+NAA 0.04~0.1mg/L+7~9g/L琼脂。本发明成功建立了柳南香的初代培养体系,优化了柳南香的消毒方法和诱导培养基。通过适宜浓度的消毒剂、适宜时间的消毒处理,消毒效果好,外植体的成活率可达80%;另外,采用适宜的激素种类和浓度,与相应的基础培养基搭配,外植体的成活率、愈伤组织形成率、新枝生长数和不定芽形成率可达到较高的水平。

    一种柳南香的初代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12276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80907.9

    申请日:2016-07-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4/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柳南香的初代培养方法,包括:以柳南香的嫩梢为外植体,消毒后,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所述的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1/2MS+6-BA0.4~1mg/L+NAA 0.04~0.1mg/L+7~9g/L琼脂。本发明成功建立了柳南香的初代培养体系,优化了柳南香的消毒方法和诱导培养基。通过适宜浓度的消毒剂、适宜时间的消毒处理,消毒效果好,外植体的成活率可达80%;另外,采用适宜的激素种类和浓度,与相应的基础培养基搭配,外植体的成活率、愈伤组织形成率、新枝生长数和不定芽形成率可达到较高的水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