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25073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810018496.X
申请日:2008-02-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233/58 , C12P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1-异丁基-3-甲基咪唑结构的离子液体及制备方法及在生物转酯反应中的应用,属有机化合物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采用等摩尔甲基咪唑和溴代异丁烷直接混合,在60℃下反应18小时,随后缓慢升温至85℃继续反应,直至反应体系变成粘稠状透明液体为止,制得1-异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盐。将1-异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盐与等摩尔含不同阴离子的无机盐发生复分解反应而制得各种离子液体粗品(阴离子包括PF6-和N(CF3)2-)。离子液体粗品用超纯水洗涤至溴离子检不出时,用5倍体积的丙酮稀释(粘度接近水),再分别采用活性炭和硅胶脱色,最后减压蒸馏除去丙酮、未反应物制得无色产品。其制备工艺简单、环保、成本低,且所得离子液体纯度高,可应用于光谱研究和生物催化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1231260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810018497.4
申请日:2008-02-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离子液体作为绿色介质的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其主要步骤为:(1)离子液体纯化,将离子液体粗品溶于200ml丙酮中,过滤除去无机盐。(2)酶的包埋。在100ml磷酸缓冲溶液中,加入30mg酶,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向上述溶液中加10ml按(1)方法纯化的离子液体,再剧烈搅拌2小时(2500转/分),静置分层,弃去水相,收集下层的离子液体。(3)生物传感器制备。将0.1ml按(2)方法制得的离子液体包埋液注入聚丙烯管中,管子下端用改性纤维素膜封住,从上端抽入一铂丝至离底部0.5cm处,上端用导电胶封位制成生物传感器。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得生物传感器电化学窗口宽大于4V,基体峰电流仅数nA,电化学响应快,且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231260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18497.4
申请日:2008-02-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离子液体作为绿色介质的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其主要步骤为:(1)离子液体纯化,将离子液体粗品溶于200mL丙酮中,过滤除去无机盐。(2)酶的包埋。在100mL磷酸缓冲溶液中,加入30mg酶,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向上述溶液中加10mL按(1)方法纯化的离子液体,再剧烈搅拌2小时(2500转/分),静置分层,弃去水相,收集下层的离子液体。(3)生物传感器制备。将0.1mL按(2)方法制得的离子液体包埋液注入聚丙烯管中,管子下端用改性纤维素膜封住,从上端抽入一铂丝至离底部0.5cm处,上端用导电胶封位制成生物传感器。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得生物传感器电化学窗口宽大于4V,基体峰电流仅数nA,电化学响应快,且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225073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18496.X
申请日:2008-02-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233/58 , C12P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1-异丁基-3-甲基咪唑结构的离子液体及制备方法及在生物转酯反应中的应用,属有机化合物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采用等摩尔甲基咪唑和溴代异丁烷直接混合,在60℃下反应18小时,随后缓慢升温至85℃继续反应,直至反应体系变成粘稠状透明液体为止,制得1-异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盐。将1-异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盐与等摩尔含不同阴离子的无机盐发生复分解反应而制得各种离子液体粗品(阴离子包括PF6-和N(CF3)2-)。离子液体粗品用超纯水洗涤至溴离子检不出时,用5倍体积的丙酮稀释(粘度接近水),再分别采用活性炭和硅胶脱色,最后减压蒸馏除去丙酮、未反应物制得无色产品。其制备工艺简单、环保、成本低,且所得离子液体纯度高,可应用于光谱研究和生物催化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7943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39732.X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22F9/20 , C25B3/09 , C25B3/07 , C25B3/25 , C01B32/184 , C01B32/194 , C09K11/65 , B82Y20/00 , B82Y30/00 , C22C30/02 , B22F1/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铜相高熵合金及其在尿素合成中的应用,属于电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引入丝氨酸和组氨酸功能化和掺杂硼的石墨烯量子点(SHB‑GQD)和富铜相来改善MnFeCoNiCu2.0高熵合金(MnFeCoNiCu2.0HEA/SHB‑GQD)尿素合成电催化性能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绿色环保、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且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本发明制备得到的MnFeCoNiCu2.0HEA/SHB‑GQD尿素合成速率达到59.01mmol gcatalyst‑1h‑1;法拉第效率达到26.6%;在循环使用8次后对尿素合成产率和法拉第效率影响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037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910822641.8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C01B32/194 , B82Y30/00 , B22F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啶虫脒和吡虫啉联合毒性评价的电化学细胞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细胞的检测技术领域。其首先制备尺寸可控的Ag/His‑GQD/rGO三维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修饰到玻碳电极上后,L‑半胱氨酸通过巯基结合到复合材料上,再将已经活化的叶酸通过酰胺键与L‑半胱氨酸结合,固定细胞,通过电化学阻抗技术进行测定,制得电化学细胞传感器。本发明通过与三维复合材料的结合,可以提供更多的结合位点,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构建的传感器结合电化学阻抗技术可以快速用于Hep G2细胞的测定,且成本比较低。本发明通过Hep G2细胞传感器的构建,可用于农药毒性的评价,在农药联合毒性评价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97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84547.5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416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钨酸铋的光电化学检测氯霉素的方法,属于分析检测领域。本发明方法结合待测物CAP介导的PMSN控释信号分子K4Fe(CN)6或(NH4)4[Fe(CN)6],信号分子K4Fe(CN)6或(NH4)4[Fe(CN)6]在Bi2WO6光阳极表面生成BiHCF,提高了光阳极的光生电荷载流子分离效率,构建信号“增强型”检测。本发明方法在0.05~100nmol/L浓度范围内可实现高灵敏检测CAP,检测限低至12pmol/L。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所提出的光电化学检测方法具有无需生物分子固定、操作简便、成本低、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有效检测CAP的方法之一。
-
公开(公告)号:CN109926054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10278244.9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01J23/75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领域,涉及一种高分散NiCo合金‑石墨烯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取功能化纳米石墨烯;将氧化石墨烯分散于去离子水,搅拌下加入上述功能化纳米石墨烯,调节pH至中性并逐滴加入镍、钴源化合物溶液,收集沉淀,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得镍钴‑氧化石墨烯复合物;在气体氛围中锻烧得到NiCo合金‑石墨烯纳米复合催化剂。本发明简化了合成程序,形成了小尺寸的NiCo合金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石墨烯片层上,避免了纳米粒子堆积,使NiCo合金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成本低可以达到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03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22641.8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C01B32/194 , B82Y30/00 , B22F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啶虫脒和吡虫啉联合毒性评价的电化学细胞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细胞的检测技术领域。其首先制备尺寸可控的Ag/His-GQD/rGO三维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修饰到玻碳电极上后,L-半胱氨酸通过巯基结合到复合材料上,再将已经活化的叶酸通过酰胺键与L-半胱氨酸结合,固定细胞,通过电化学阻抗技术进行测定,制得电化学细胞传感器。本发明通过与三维复合材料的结合,可以提供更多的结合位点,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构建的传感器结合电化学阻抗技术可以快速用于Hep G2细胞的测定,且成本比较低。本发明通过Hep G2细胞传感器的构建,可用于农药毒性的评价,在农药联合毒性评价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45589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22796.1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比表面纳米金作信号放大载体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在农药联合毒性评价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生长Au纳米种子,制备高比表面积纳米金材料,适体传感器的制备以及产生电化学信号。本发明保证了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对靶细胞的捕获效能;提高电子迁移速率;对毒死蜱的电信号识别能力显示出较高的水平,灵敏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