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4460072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128178.9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酶的比色检测卡那霉素的方法及其应用,其将铁氰化钾包覆在介孔二氧化硅内部,核酸适配体吸附在介孔二氧化硅表面作为生物门控,目标物卡那霉素与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识别反应导致核酸适配体门控从介孔二氧化硅表面脱离,导致铁氰化钾从介孔二氧化硅内部释放到溶液中,从而在CuWO4纳米粒子表面结合产生纳米酶以诱发显色反应;这期间,通过脱氧核糖核酸酶I剪切卡那霉素与适配体结合产物中的适配体,将卡那霉素重新释放到溶液里,重新诱导新一轮的目标物/适配体结合反应及铁氰化钾的释放,使检测信号得到放大;使用本发明检测卡那霉素无需生物分子标记和固定、操作简便、成本低、选择性好。
-
-
公开(公告)号:CN11446007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28178.9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酶的比色检测卡那霉素的方法及其应用,其将铁氰化钾包覆在介孔二氧化硅内部,核酸适配体吸附在介孔二氧化硅表面作为生物门控,目标物卡那霉素与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识别反应导致核酸适配体门控从介孔二氧化硅表面脱离,导致铁氰化钾从介孔二氧化硅内部释放到溶液中,从而在CuWO4纳米粒子表面结合产生纳米酶以诱发显色反应;这期间,通过脱氧核糖核酸酶I剪切卡那霉素与适配体结合产物中的适配体,将卡那霉素重新释放到溶液里,重新诱导新一轮的目标物/适配体结合反应及铁氰化钾的释放,使检测信号得到放大;使用本发明检测卡那霉素无需生物分子标记和固定、操作简便、成本低、选择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97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11484547.5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416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钨酸铋的光电化学检测氯霉素的方法,属于分析检测领域。本发明方法结合待测物CAP介导的PMSN控释信号分子K4Fe(CN)6或(NH4)4[Fe(CN)6],信号分子K4Fe(CN)6或(NH4)4[Fe(CN)6]在Bi2WO6光阳极表面生成BiHCF,提高了光阳极的光生电荷载流子分离效率,构建信号“增强型”检测。本发明方法在0.05~100nmol/L浓度范围内可实现高灵敏检测CAP,检测限低至12pmol/L。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所提出的光电化学检测方法具有无需生物分子固定、操作简便、成本低、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有效检测CAP的方法之一。
-
公开(公告)号:CN11419997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1536174.6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析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标记、非固定的阴极光电化学检测T4多聚核苷酸激酶的检测模型,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检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Bi2O3纳米材料的制备、(2)Bi2O3/ITO电极的制备、(3)不同T4多聚核苷酸激酶浓度的生物反应液的制备、(4)光电流的测定、(5)线性模型构建;应用本检测模型来检测T4 PNK,无需生物分子固定、操作简便、成本低、选择性好、灵敏度高,且线性范围宽(5.0×10‑4~10U/mL)、检测限低(1.0×10‑4U/mL)、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97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84547.5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416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钨酸铋的光电化学检测氯霉素的方法,属于分析检测领域。本发明方法结合待测物CAP介导的PMSN控释信号分子K4Fe(CN)6或(NH4)4[Fe(CN)6],信号分子K4Fe(CN)6或(NH4)4[Fe(CN)6]在Bi2WO6光阳极表面生成BiHCF,提高了光阳极的光生电荷载流子分离效率,构建信号“增强型”检测。本发明方法在0.05~100nmol/L浓度范围内可实现高灵敏检测CAP,检测限低至12pmol/L。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所提出的光电化学检测方法具有无需生物分子固定、操作简便、成本低、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有效检测CAP的方法之一。
-
公开(公告)号:CN11419997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36174.6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析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标记、非固定的阴极光电化学检测T4多聚核苷酸激酶的检测模型,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检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Bi2O3纳米材料的制备、(2)Bi2O3/ITO电极的制备、(3)不同T4多聚核苷酸激酶浓度的生物反应液的制备、(4)光电流的测定、(5)线性模型构建;应用本检测模型来检测T4 PNK,无需生物分子固定、操作简便、成本低、选择性好、灵敏度高,且线性范围宽(5.0×10‑4~10U/mL)、检测限低(1.0×10‑4U/mL)、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