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162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753053.6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16H50/30 , G06Q50/12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人类疾病筛查的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失稳预警方法,属于有机废弃物厌氧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借鉴人类疾病预防与筛查过程,提出了三层次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系统失稳预警方法,将功能微生物群落分析、综合性指标表征和单预警指标快查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可同时实现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系统失稳的本质原因解析、潜在风险预警和应急策略制定。不仅避免了单一或简单组合指标检测结果的偶然性,还做到了更为精确的定量化分析,适用范围更广、预警时机更加提前且精准,提高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3046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14489.9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丝氨酸内酯信号分子促进碳链延长合成己酸的方法,包括在碳链延长合成己酸的培养基中添加N‑己酰高丝氨酸内酯、N‑辛酰高丝氨酸内酯和N‑(3‑氧代癸酰)‑高丝氨酸内酯三种信号分子。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促进碳链延长合成己酸的效率。实验中,N‑辛酰高丝氨酸内酯为最优信号分子,微生物分泌蛋白质含量相比于对照组增加了466.00mg/L,乙酰辅酶A浓度相比于对照组增加了167.31 IU/L,碳转化效率相比于对照组增加了15.17%,己酸浓度相比于对照组增加了35.14%,显著提高了碳链延长合成己酸的效率。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851066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1562469.6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2F11/10 , C02F9/14 , C12P7/40 , C02F11/127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强化腐殖酸电子传递能力促进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方法,属于污泥处理领域。本发明通过Pd‑C/H2催化还原污泥水解液中的腐殖酸,使得腐殖酸电子转移能力增强,加强腐殖酸在污泥厌氧发酵体系的作为电子中间体或者厌氧呼吸电子受体的功能,通过提高污泥底物与功能微生物之间的电子传递,实现污泥有机物转化率的提高。改性腐殖酸会使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提高30‑50%。该方法可以100%回收Pd‑C催化剂,成本低、效率高,是一种提高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产量的新法和思路,并集污泥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563308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0915586.7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2F11/147 , C02F1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荚膜多糖软晶格热重排的蓝藻泥深度脱水方法,包括蓝藻泥的预处理,通过加热,加入多价阳离子盐,调节pH值范围在1.5~5,使蓝藻泥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的比值小于3.0,以确保蓝藻泥中的荚膜多糖软晶格发生热重排,然后将处理过的蓝藻泥泵入到预热后的脱水装置内,预热温度范围在70~100℃,进行热压脱水。本发明工序简单,反应温和,脱水效果好,不添加氧化钙、粘土等调理剂,既节省成本,又能降低蓝藻饼中的无机物含量,相对提高滤饼中有机质含量和热值,并且不会增加滤出液的COD;脱水干化后的蓝藻粉中有机物含量高(挥发性固体/总固体>85%),热值高,有助于拓展蓝藻资源化利用途径,提升后续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85106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562469.6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2F11/10 , C02F9/14 , C12P7/40 , C02F11/127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强化腐殖酸电子传递能力促进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方法,属于污泥处理领域。本发明通过Pd‑C/H2催化还原污泥水解液中的腐殖酸,使得腐殖酸电子转移能力增强,加强腐殖酸在污泥厌氧发酵体系的作为电子中间体或者厌氧呼吸电子受体的功能,通过提高污泥底物与功能微生物之间的电子传递,实现污泥有机物转化率的提高。改性腐殖酸会使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提高30‑50%。该方法可以100%回收Pd‑C催化剂,成本低、效率高,是一种提高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产量的新法和思路,并集污泥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33634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68469.5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提出了使用米曲霉诱导餐厨垃圾产蛋白酶与剩余污泥厌氧共消化的方法。能够在减小餐厨垃圾毒性的同时促使米曲霉产蛋白酶,并利用米曲霉发酵后的餐厨垃圾与剩余污泥厌氧共消化获得更大的有机物降解率,进而得到更多的生物燃气。米曲霉诱导餐厨垃圾产出的蛋白酶可以很大程度地分解厌氧共消化末端残留的大量蛋白质,还可以促进共消化初期的底物水解速率。使用米曲霉诱导餐厨垃圾产蛋白酶与剩余污泥厌氧共消化后,可以获得1818-2017mL的气体增量,气体产率提高20.4-22.6%;甲烷增量则为1546-1743mL,甲烷产率提高28.3-31.9%,从这个数据也可以得出米曲霉发酵后餐厨垃圾可以获得更高的甲烷产率。且COD、TS、VS等的降解率均有所提高。此方法操作方便、绿色环保,可以在共消化过程中最大限量的获得生物质能甲烷。
-
-
公开(公告)号:CN10663014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144921.9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2F3/28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2853 , C02F3/2866 , C02F2101/30 , C02F2209/08 , C02F2209/10 , C02F23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源头富集与回收污水有机碳源的方法及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及应用该装置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将活性污泥吸附和自生动态膜分离技术结合,应用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前端,实现了污水有机碳源的源头富集与回收。富集、分离后的污水碳源可作为资源回收,减少了剩余污泥的产生;自生动态膜分离取代重力沉淀分离或离心分离,减少了能耗和投资成本,避免了传统碳源回收工艺的碳源再释放问题。本发明的装置运行稳定以后,出水中SS趋于零,实现了污水与碳源的分离,碳源的回收率达到80%左右,为后续的资源化处理提供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6399387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36518.8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P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菌发酵合成气产乙醇的氮缺陷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阶段:培养混合菌在发酵培养基中生长至稳定状态,即发酵产物的产量稳定不变;第二阶段:将所述第一阶段中生长至稳定状态的混合菌进行第二阶段的培养,控制该阶段的发酵培养基的氮浓度低于所述第一阶段,所述混合菌为同型产乙酸菌,其来源包括牛粪、城市剩余污泥及其富集物,因为乙醇为产乙酸菌非生长偶联型产物,而氮营养物质不足很可能导致细胞新陈代谢异常,从而导致细胞进入非生长状态或者休眠状态,通过氮营养缺陷来营造不利于产乙酸菌生长的条件,从而改变代谢途径从产酸相变化到产溶剂相,达到调控产乙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909537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49111.0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发酵产酸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提供污泥;b)向所述污泥中添加Fe2+和还原态的硫,并进行培养直至所述污泥的pH下降;c)将上一步获得的酸化的污泥加入到新鲜污泥中,并且重复上一步;d)重复步骤c)若干次从而获得种泥;和e)将所获得的种泥接种到发酵产酸污泥中,并向接种有所述种泥的发酵产酸污泥加入Fe2+和还原态的硫,并以与步骤b)相同的方式进行培养直至所述发酵产酸污泥的比阻下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