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检测装置及脉冲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07020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11202698.0

    申请日:2016-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脉冲检测装置及脉冲检测方法,应用于脉冲检测系统,属于信号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其中,脉冲检测系统包括:基准时钟源和待检测信号源。脉冲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输入装置、第二输入装置和计数处理装置。第一输入装置与待检测信号源耦合,第二输入装置与基准时钟源耦合,第一输入装置和第二输入装置均与计数处理装置耦合,计数处理装置与第二输入装置的控制端耦合。检测过程中,计数处理装置通过检测待检测时钟信号的电平以控制检测过程的开始和结束,保证了检测的时长和待检测时钟信号匹配,进而极大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又由于,整个检测过程通过计数处理装置实现自动控制,使得检测过程简单易操作,极大的提高了其便捷性和适用性。

    仿真智能电能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9844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70521.8

    申请日:2023-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仿真智能电能表,涉及电能表领域。其包括电表壳体和置于电表壳体内的电能表主板,电能表主板包括处理器模块以及分别与处理器模块电连接的电源模块、计量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模块、安全模块、时钟模块、存储模块和通断电模块。电能表主板上还设有与通断电模块电连接的电力接线座以及与通信模块电连接的通信插接座。电表壳体的侧壁设有与电力接线座适配的第一通孔,以及与通信插接座适配的第二通孔,电表壳体的侧壁还设有用于将电表壳体卡接在电表箱上的卡合部,电表壳体的顶壁设有能够观察显示模块的显示信息的观察窗。其通过优化电能表的结构,能够大大的简化电能表的安装和拆除过程,并能节约装置对安装空间的需求。

    一种非介入式负载识别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7348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34241.4

    申请日:2021-09-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非介入式负载识别方法及装置,应用于非介入式负荷感知领域,其中,非介入式负载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用电回路对应的待识别用电信号数据;在待检测用电回路有新负载接入时,利用特征提取模型对待识别用电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提取结果;其中,提取结果包括时域典型集合、频域典型集合以及暂态典型集合;利用多维度自适应因子判定方法将提取结果与样本库中的样本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识别结果,并根据识别结果确定新负载的类型。在上述方案中,获取待识别用电信号数据在时域、频域、暂态上多维的识别结果,并结合多维度自适应因子判定方法以及样本库中的样本确定对应的负载类型,从而提高负载识别的精度。

    脉冲检测装置及脉冲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07020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02698.0

    申请日:2016-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3/10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脉冲检测装置及脉冲检测方法,应用于脉冲检测系统,属于信号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其中,脉冲检测系统包括:基准时钟源和待检测信号源。脉冲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输入装置、第二输入装置和计数处理装置。第一输入装置与待检测信号源耦合,第二输入装置与基准时钟源耦合,第一输入装置和第二输入装置均与计数处理装置耦合,计数处理装置与第二输入装置的控制端耦合。检测过程中,计数处理装置通过检测待检测时钟信号的电平以控制检测过程的开始和结束,保证了检测的时长和待检测时钟信号匹配,进而极大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又由于,整个检测过程通过计数处理装置实现自动控制,使得检测过程简单易操作,极大的提高了其便捷性和适用性。

    一种智能电能表可靠性评估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0264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111294715.9

    申请日:2021-11-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电能表可靠性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用于评估可靠性的敏感数据特性和多个质量特性;获取每个质量特性对应的多个测试项目和对应的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确定每个质量特性的第一测量值;从多个测试项目中筛选出敏感测试项目,根据敏感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结果计算所述敏感数据特性的第二测量值;根据每个质量特性的第一测量值和敏感数据特性的第二测量值计算可靠性的目标测量值;根据可靠性的目标测量值对智能电能表的软件进行可靠性评估,获得智能电能表的软件可靠性等级。通过在可靠性计算中加入敏感数据特性的计算,避免了敏感数据影响可靠性的评估结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智能电能表软件评估的可靠性。

    一种非介入式负载识别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7348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111034241.4

    申请日:2021-09-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非介入式负载识别方法及装置,应用于非介入式负荷感知领域,其中,非介入式负载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用电回路对应的待识别用电信号数据;在待检测用电回路有新负载接入时,利用特征提取模型对待识别用电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提取结果;其中,提取结果包括时域典型集合、频域典型集合以及暂态典型集合;利用多维度自适应因子判定方法将提取结果与样本库中的样本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识别结果,并根据识别结果确定新负载的类型。在上述方案中,获取待识别用电信号数据在时域、频域、暂态上多维的识别结果,并结合多维度自适应因子判定方法以及样本库中的样本确定对应的负载类型,从而提高负载识别的精度。

    一种智能电能表可靠性评估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0264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94715.9

    申请日:2021-11-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电能表可靠性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用于评估可靠性的敏感数据特性和多个质量特性;获取每个质量特性对应的多个测试项目和对应的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确定每个质量特性的第一测量值;从多个测试项目中筛选出敏感测试项目,根据敏感测试项目对应的测试结果计算所述敏感数据特性的第二测量值;根据每个质量特性的第一测量值和敏感数据特性的第二测量值计算可靠性的目标测量值;根据可靠性的目标测量值对智能电能表的软件进行可靠性评估,获得智能电能表的软件可靠性等级。通过在可靠性计算中加入敏感数据特性的计算,避免了敏感数据影响可靠性的评估结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智能电能表软件评估的可靠性。

    光电板定位焊接工装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77183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289832.9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板定位焊接工装,涉及光电直读水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光电板定位焊接工装包括底板、压板和第一限位机构,其中:第一限位机构与底板连接,并与底板之间形成用于限定主板位置的空间;第一限位机构具有用于光电板穿过的通槽,且第一限位背离底板的表面具有用于限定光电板穿入深度的限位台阶;压板与底板连接,且压板上设有用于将光电板压紧在限位台阶上的第二限位机构。上述光电板定位焊接工装中第一限位机构不仅能够与底板形成限定主板位置的空间,还能够插接光电板并对光电板进行限位,具有多重限定功能,同时压板能够实现整体压装、拆卸,保证精准定位的同时,简化装配步骤,方便拆装,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智能电能表软件测试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2062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95939.1

    申请日:2021-11-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电能表软件测试方法及系统。应用于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包括PC端和虚拟总线协调器,所述虚拟总线协调器与所述PC端以及智能物联电能表连接,该方法包括:通过PC端发起待测试命令,并通过PC端向虚拟总线协调器发送待测试命令;通过虚拟总线协调器根据虚拟总线类标识判断是否为虚拟硬总线;若是,则通过虚拟硬总线测试通道向智能物联电能表对应的功能模块发送待测试命令;若否,则通过虚拟软总线测试通道向PC端对应的虚拟功能模块发送待测试命令。通过虚拟总线协调器对两种测试通道进行切换测试,从而实现了对智能物联电能表进行全面测试,使测试结果更为准确有效。

    一种智能电能表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1923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11295961.6

    申请日:2021-11-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电能表设计方法及系统。应用于设计系统,设计系统包括PC端和虚拟总线协调器,虚拟总线协调器与PC端以及智能物联电能表连接,该方法包括:通过PC端发起待开发指令,并向虚拟总线协调器发送待开发指令,PC端中运行有智能物联电能表软件的开发环境;通过虚拟总线协调器确定由PC端向智能物联电能表的目标功能模块传输待开发指令的数据交互通道;通过数据交互通道向智能物联电能表端的目标功能模块传输待开发指令,以实现根据待开发指令对目标功能模块进行运行和调试。通过应用程序跨平台移植和虚拟总线协调器确定程序指令的数据交互通道,从而实现了对电能表进行运行和实时调试,提高了程序开发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