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9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50802.9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10K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声场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属于振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声场预测方法包括建立声场结构模型,对声场结构模型进行声场振动模拟,获得不同工况下的声场振动数据;基于声场振动数据对构建的RBF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对RBF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调整,其中,RBF神经网络包括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基于训练完备的RBF神经网络对待预测的声场振动数据进行预测,获得总声压级预测值,提高了声场预测精度以及预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351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34053.X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F16L41/02 , F16L55/027 , F16L55/033 , F16L55/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通管组件,包括三通管及导流叶片;三通管包括主体管及第一出料管,主体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管、连接管及第二出料管,连接管设有连通口,第一出料管连通上述连通口,并与连接管呈夹角连接;导流叶片一端位于进料管内,并将进料管的内腔沿远离连通口的方向间隔为等容积的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且另一端经由连通口伸入第一出料管内,并与第一出料管靠近进料管的侧壁间隔设置,以形成有连通第一腔体的出料腔,第二腔体连通第二出料管的内腔。本方案能够保证各支管分配的流量均匀,并改善流体在三通管内的流动状态,减少不必要的涡流和湍流,降低流体的能量损失,降低三通管内的噪声,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58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72485.5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45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隙声子晶体设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声子晶体设计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获取带隙声子晶体,并生成带隙声子晶体的带隙向量;构建带隙声子晶体的结构与带隙向量的映射关系模型,并基于映射关系模型和预期带隙向量确定预期带隙声子晶体的结构;构建带隙声子晶体的结构与隐变量的图像关系模型,并基于图像关系模型和预期带隙声子晶体的结构确定预期隐变量,根据预期隐变量生成预期声子晶体的图像特征;根据预期带隙声子晶体的结构和预期声子晶体的图像特征生成目标声子晶体。本发明根据声子晶体结构与带隙向量的映射关系以及隐变量构建声子晶体设计模型,能够灵活准确地生成目标频率段内带隙的声子晶体。
-
公开(公告)号:CN118190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97925.0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溶液管路出口射流噪声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属于声学测量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溶液储存装置、螺杆泵和消声水池,以及设置在所述消声水池中的水听器,且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电荷放大器,与所述水听器电性连接;动态数据采集仪,与所述电荷放大器电性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电荷放大器获取所述水听器采集的水下射流噪声信息;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电荷放大器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水下射流噪声信息进行频谱分析;变频控制器,与所述螺杆泵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螺杆泵的工作。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射流噪声的测试方法存在数据处理复杂及容易出现误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4301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66361.1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10K11/162 , G10K11/172 , E01F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声学黑洞效应的通风隔声屏障,包括多个隔声屏障单元,多个所述隔声屏障单元在同一个平面内阵列布置且相互连接,每个所述隔声屏障单元均包括基体和隔声体,所述基体内部具有贯通的腔体,所述隔声体包括第一隔声件,多个所述第一隔声件沿所述腔体贯通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隔声件的外边缘与所述腔体内壁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隔声件的内部具有通风孔,多个所述通风孔的孔径沿声波传播方向逐渐减小形成声波黑洞结构,以实现通风隔声目的。本发明用以解决传统隔声屏障存在的无法同时兼顾通风与隔声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2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58248.3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E04B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学尖劈结构,其包括尖劈本体和多个圆环,所述尖劈本体的内部具有沿声波传播方向延伸的空腔,多个所述圆环同轴设置且沿声波传播方向依次布置于所述空腔中,多个所述圆环的内径沿声波传播方向逐渐减小;声波进入至尖劈本体的空腔中,空腔内含有内径沿声波传播方向逐渐减小的多个圆环所构成的声波黑洞结构,由于声波黑洞结构的“慢声”效应,声波穿过空腔的过程中波速降低,同时空腔被多个圆环分割为多个子腔,结合多个子腔的共振作用,最终声波的能量被耗散在空腔中,达到更优的吸声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4781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77300.2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10K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黑洞效应的船用声障板结构,包括基座及尖劈;尖劈的底部连接于基座,且具有吸声空腔,吸声空腔沿靠近基座的方向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腔体段、第二腔体段及第三腔体段,第一腔体段、第二腔体段及第三腔体段的侧壁分别设置为幂律形式几何形状,且第一腔体段及第三腔体段沿靠近基座的方向呈渐扩设置,第二腔体段沿靠近基座的方向呈渐缩设置。本方案中,三个腔体段具有声学黑洞效应,经过三段式声波调控后,声波能量得到更高效地消耗。同时,空腔的结构设计也起到了更好的隔声效果,且成本相对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4253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709375.9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板件结构振动声学测试平台,包括箱体、待测板件以及检测组件,箱体内设有顶部开口的空腔,待测板件经由固定机构可拆卸式固定于箱体的顶部;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固设于待测板件上,声压传感器设于空腔内,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声压传感器均与动态数据采集仪电性连接,动态数据采集仪与计算机电性连接,导轨设于箱体的上方,激振器与导轨滑动连接,激振器经由激振杆与力传感器连接,且激振器还与信号发生器电性连接。解决现有测试机构功能单一,同一轻质板件结构需要更换不同测试机构来满足多种声学和振动特性测试需求,测试成本过高,更换测试机构过程繁琐的问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