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6975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18452.4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中四环素去除的水热合成的氯化锌活化的磁性污泥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市政污泥于高温管式炉中热解制得污泥生物炭(SBC),然后用氯化锌(ZnCl2)活化SBC并进行二次煅烧制得(Zn‑SBC),最后将Zn‑SBC和氯化铁(FeCl3·6H2O)共同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反应制得氯化锌活化的磁性污泥生物炭(Zn‑MSBC)。本发明制备的生物炭具有优越的物理化学特性,对水中的四环素具有较强的吸附去除能力,35℃条件下其最大吸附能力可达167mg/L。此外,该方法制备的生物炭具有较高的磁性敏感度,能够实现吸附后吸附剂与水溶液的高效分离,既能够降低四环素释放的风险,也有利于其后续的回收复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38935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12219.3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中低浓度吡虫啉去除的氧化石墨烯和磁性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污泥热解,然后利用Co(NO3)2·6H2O和FeCl3·6H2O在碱性条件下合成CoFe2O4并与污泥生物炭SBC复合制得磁性污泥生物炭CoFe2O4-SBC,再将氧化石墨烯GO加载至CoFe2O4-SBC,最后二次煅烧处理获得GO/CoFe2O4-SBC。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强的磁性,吸附后能够与水体有效分离,且对水中低浓度的吡虫啉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在35℃条件下其最大吸附能力可达9.79×103μg/g。
-
公开(公告)号:CN11022741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49244.8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6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锌和磷酸改性污泥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在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去除中的应用,属于生物炭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是将市政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脱水烘干后,利用高温管式炉热解,然后利用铁锌和磷酸进行改性,最后进行二次煅烧获得Fe/Zn+H3PO4-SBC。本发明制备的Fe/Zn+H3PO4-SBC对水中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的吸附能力可达25.43-88.73mg/g。本发明市政污泥作为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既实现了市政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和水中抗生素的高效去除,同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对水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极具潜力的去除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63485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00324.X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B01J27/24 , C02F1/72 , B01J37/1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污泥基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氮掺杂污泥基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剩余污泥生物炭;将剩余污泥生物炭和氮源均匀混合至水中,随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氮掺杂污泥基生物炭。本发明制备的氮掺杂污泥基生物炭具有卓越的理化特性,能在短时间内高效活化高铁酸盐降解水中SAs,既能够实现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泥的有效资源化利用,又能够实现不同水体中SAs的高效去除,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与环境修复的双重效益。此外,生物炭稳定的物理化学特性还确保了其在活化高铁酸盐降解SAs后的快速回收,实现了催化剂的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87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656016.1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B01J23/72 , B01J37/08 , C02F1/28 , C02F1/00 , C01B32/354 , C02F101/38 , C02F103/20 , C02F103/0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铜自掺杂单原子生物炭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原始生物炭材料吸附铜离子后热解制备含铜自掺杂单原子生物炭催化剂,被吸附固定至生物炭的过渡金属已成为生物炭自身的一部分,使得生物炭具备高效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SAs的高效去除的潜力,且生物炭较为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也能够保证其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SAs后的快速回收,实现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当水中存在的不同离子时或在较宽的pH范围内,均能做到较好的降解作用。此外,其具有较强的循环利用性能,在不同的实际水体中对磺胺类抗生素均能达到较好的降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16009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1485720.8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中诺氟沙星去除的碱/双金属盐水热活化污泥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管式炉热解制备的污泥生物炭SBC置于含有氢氧化钾溶液的反应釜中水热活化生成碱水热活化的污泥生物炭KSBC,然后将KSBC转移至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铁溶液的反应釜中进行水热活化处理制得碱/双金属盐水热活化污泥生物炭KMSBC。本发明制备的生物炭具有优越的理化特性,能够实现对水中的诺氟沙星的高效去除,反应温度为35℃时其对诺氟沙星的最大吸附能力可达68.5mg/g。此外,该生物炭还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磁性分离能力,吸附后能够实现与溶液的高效磁性分离和氢氧化钠解吸再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79781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05474.9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B01J20/30 , B01J20/20 , C02F1/28 , C02F11/1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中四环素去除的MoS2水热活化污泥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管式炉热解制备的污泥生物炭(SBC)置于含有钼酸钠(NaMoO4·2H2O)、硫代乙酰胺(CH3CSNH2)、聚乙二醇(PEG10000)溶液的反应釜中水热活化制成MoS2水热活化污泥生物炭(MoS2‑SBC)。本发明制备的生物炭具有优越的理化特性,能够实现对水中的四环素的高效去除,反应温度为35℃时其对四环素的最大吸附能力可达461.40mg/g。
-
公开(公告)号:CN111389356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212219.3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中低浓度吡虫啉去除的氧化石墨烯和磁性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污泥热解,然后利用Co(NO3)2·6H2O和FeCl3·6H2O在碱性条件下合成CoFe2O4并与污泥生物炭SBC复合制得磁性污泥生物炭CoFe2O4‑SBC,再将氧化石墨烯GO加载至CoFe2O4‑SBC,最后二次煅烧处理获得GO/CoFe2O4‑SBC。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强的磁性,吸附后能够与水体有效分离,且对水中低浓度的吡虫啉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在35℃条件下其最大吸附能力可达9.79×103μg/g。
-
公开(公告)号:CN1161399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500857.0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B01J27/24 , C02F1/72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磨氮掺杂污泥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球磨氮掺杂污泥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污泥生物炭与三聚氰胺经水热法生成三聚氰胺氮掺杂污泥生物炭(NSBC),然后将氮掺杂污泥生物炭进行球磨,得到球磨氮掺杂污泥生物炭(BMNSBC)。本发明提供的球磨氮掺杂污泥生物炭具有一定的芳香化结构和丰富的含氧官能团,不但提供更多活性位点提高其自身的催化性能,而且可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体系实现水中磺胺甲恶唑的高效降解,使得其在60min时对浓度为10mg/L的磺胺甲恶唑的去除率达100%。
-
公开(公告)号:CN1157468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46997.7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磨磁性玉米秸秆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玉米秸秆生物炭与氯化铁溶液混合均匀,随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高温煅烧,然后清洗烘干,磨碎过筛,获得磁性玉米秸秆生物炭;将磁性玉米秸秆生物炭进行球磨处理,制得球磨磁性玉米秸秆生物炭。本发明将球磨和氯化铁改性两者结合用于玉米秸秆生物炭的改性,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显著提高活化过氧乙酸的性能。本发明制备的球磨磁性玉米秸秆生物炭具备高效活化PAA降解磺胺嘧啶的潜力,且其较高的磁性敏感度也能够保证生物炭活化过氧乙酸降解磺胺嘧啶后的快速回收,实现催化剂的循环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