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臂转向节折弯成形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9941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1911139731.3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臂转向节折弯成形系统,包括第一液压机构、第二液压机构、折弯成形模具以及驱动控制单元;第一液压机构包括第一活塞杆(2)及套设于该第一活塞杆(2)上且可沿缸体内壁运动的滑块(5),第二液压机构包括第二油缸柱塞杆(14);折弯成形模具包括固定下凹模座(9)及设于该固定下凹模座(9)内的固定下凹模(11)和浮动下凹模(12),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包括油箱(28)以及第一驱动控制机构和第二驱动控制机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转向节锻件折弯成形方法。本发明通过驱动及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二液压机构与第一液压机构配合作用,将折弯成形模具进行施压,完成转向节锻件的折弯成形,成形精度高、轮廓清晰。

    一种可自选成型工位的液压平锻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2024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639020.8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选成型工位的液压平锻机控制系统,包括操作箱(100)、主控柜(200)、远程模拟模块(300)、伺服驱动器(400)、液压模块(500)以及通讯模块(600),所述主控柜(200)与伺服驱动器(400)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400)与液压模块(500)连接,所述主控柜(200)根据输入信号,控制所述伺服驱动器(400)驱动所述液压模块(500)做直线运动并实现信号反馈,实现对液压平锻机的精确控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对应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控制系统,采用伺服驱动器驱动液压模块做直线运动及信号反馈,实现液压平锻机的精确控制,该控制系统极大的方便了复杂零件的多工位多向模锻,操作方便,工艺柔性强,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水平分模液压平锻机

    公开(公告)号:CN10953059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644502.2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分模液压平锻机,包括机身(1)、设于所述机身(1)上的纵向夹紧装置和水平冲模装置,所述纵向夹紧装置包括纵向液压缸(3)、纵向滑块组件(4)及上模座(8)及下模座(9),所述纵向滑块组件(4)包括纵向滑块(47),所述水平冲模装置包括水平液压缸(7)和水平滑块组件(6),所述水平滑块组件(6)包括水平滑块(63),实现冲模挤压运动。本发明的平锻机,可同时安装多道工位的模具,一次加热完成全部的冲压过程,还可以制作形状高度复杂、尺寸精确、无飞边、无模锻斜度并带有孔腔、形状和尺寸最大限度地接近成品零件尺寸的锻件,从而显著提高零件的材料利用率,减少机械加工工时,大幅降低锻件成本。

    一种水平分模液压平锻机

    公开(公告)号:CN10953059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811644502.2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分模液压平锻机,包括机身(1)、设于所述机身(1)上的纵向夹紧装置和水平冲模装置,所述纵向夹紧装置包括纵向液压缸(3)、纵向滑块组件(4)及上模座(8)及下模座(9),所述纵向滑块组件(4)包括纵向滑块(47),所述水平冲模装置包括水平液压缸(7)和水平滑块组件(6),所述水平滑块组件(6)包括水平滑块(63),实现冲模挤压运动。本发明的平锻机,可同时安装多道工位的模具,一次加热完成全部的冲压过程,还可以制作形状高度复杂、尺寸精确、无飞边、无模锻斜度并带有孔腔、形状和尺寸最大限度地接近成品零件尺寸的锻件,从而显著提高零件的材料利用率,减少机械加工工时,大幅降低锻件成本。

    一种弯臂转向节折弯成形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9941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39731.3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臂转向节折弯成形系统,包括第一液压机构、第二液压机构、折弯成形模具以及驱动控制单元;第一液压机构包括第一活塞杆(2)及套设于该第一活塞杆(2)上且可沿缸体内壁运动的滑块(5),第二液压机构包括第二油缸柱塞杆(14);折弯成形模具包括固定下凹模座(9)及设于该固定下凹模座(9)内的固定下凹模(11)和浮动下凹模(12),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包括油箱(28)以及第一驱动控制机构和第二驱动控制机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转向节锻件折弯成形方法。本发明通过驱动及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二液压机构与第一液压机构配合作用,将折弯成形模具进行施压,完成转向节锻件的折弯成形,成形精度高、轮廓清晰。

    一种可自选成型工位的液压平锻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202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811639020.8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选成型工位的液压平锻机控制系统,包括操作箱(100)、主控柜(200)、远程模拟模块(300)、伺服驱动器(400)、液压模块(500)以及通讯模块(600),所述主控柜(200)与伺服驱动器(400)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400)与液压模块(500)连接,所述主控柜(200)根据输入信号,控制所述伺服驱动器(400)驱动所述液压模块(500)做直线运动并实现信号反馈,实现对液压平锻机的精确控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对应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控制系统,采用伺服驱动器驱动液压模块做直线运动及信号反馈,实现液压平锻机的精确控制,该控制系统极大的方便了复杂零件的多工位多向模锻,操作方便,工艺柔性强,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弯臂转向节折弯成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679442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22009802.X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弯臂转向节折弯成形系统,包括第一液压机构、第二液压机构、折弯成形模具以及驱动控制单元;第一液压机构包括第一活塞杆(2)及套设于该第一活塞杆(2)上且可沿缸体内壁运动的滑块(5),第二液压机构包括第二油缸柱塞杆(14);折弯成形模具包括固定下凹模座(9)及设于该固定下凹模座(9)内的固定下凹模(11)和浮动下凹模(12),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包括油箱(28)以及第一驱动控制机构和第二驱动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及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二液压机构与第一液压机构配合作用,将折弯成形模具进行施压,完成转向节锻件的折弯成形,成形精度高、轮廓清晰。(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多工位快速响应伺服液压机

    公开(公告)号:CN211938873U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22459465.4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工位快速响应伺服液压机,包括安装支撑结构和液压成形系统;安装支撑结构包括机身和平台,所述液压成形系统包括设于所述机身底端面的下顶缸,下顶缸的液压杆与锻压模具的底端面配合,主油缸设于所述平台顶部,主油缸的液压杆的底部与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滑块(2)的底部与所述锻压模具(8)固定连接;液压成形系统包括伺服电机(901)、油泵(902)、主管(904)及集成块(905)。本实用新型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锻压,能够在保障多工位快速响应伺服液压机的工作质量的情况下有效的减少噪音,具有高效稳定可靠的特点。

    一种水平分模液压平锻机

    公开(公告)号:CN209773349U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22273066.4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平分模液压平锻机,包括机身(1)、设于所述机身(1)上的纵向夹紧装置和水平冲模装置,所述纵向夹紧装置包括纵向液压缸(3)、纵向滑块组件(4)及上模座(8)及下模座(9),所述纵向滑块组件(4)包括纵向滑块(47),所述水平冲模装置包括水平液压缸(7)和水平滑块组件(6),所述水平滑块组件(6)包括水平滑块(63),实现冲模挤压运动。本实用新型的平锻机,可同时安装多道工位的模具,一次加热完成全部的冲压过程,还可以制作形状高度复杂、尺寸精确、无飞边、无模锻斜度并带有孔腔、形状和尺寸最大限度地接近成品零件尺寸的锻件,从而显著提高零件的材料利用率,减少机械加工工时,大幅降低锻件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实现快速换模的热模锻压力机模架

    公开(公告)号:CN209578020U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22258134.X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模锻压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实现快速换模的热模锻压力机模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模架结构,所述两个模架结构固定的连接,进而形成可以容纳模具的模具空腔、用于固定模具的固定端和用于装卸模具的装卸端,其中,每个所述模架结构均包括设于所述装卸端的呈倒钩型结构的杠杆式压板,所述杠杆式压板一端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模架结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模具的斜面接触,形成阻力点,以实现对所述模具的压紧。本实用新型具有在操作方向呈开放式,模具能够方便快速的推进、推出,方便模具更换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