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4350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01679.7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稳定界面的构筑方法及应用,利用氟硅烷作为电解液的添加剂,清除电解液中的氢氟酸,改变锂离子溶剂化结构,同时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原位形成一层富含LiF的CEI。本发明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稳定界面的构筑方法通过向电解也中添加氟硅烷作为添加剂,在用于锂离子电池体系时能够清除氢氟酸(HF),改变锂离子溶剂化结构,并且在富锂锰基(LRMO)电极表面形成一层薄、坚固、致密且富含LiF的CEI,增加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能够有效延长大容量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34989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1084097.0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快速锂离子传导界面的构筑方法,本发明通过在锂电池负极材料表面包覆三聚氰胺(MA),然后组装成锂电池,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在电极表面原位构筑一层薄、亲锂、富锂且富含Li‑N的柔性SEI,作为快速锂离子传导界面,增加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延长大容量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廉价易得,采用简便工艺在合金负极材料上构筑薄而稳定的界面,有利于实现商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56546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0079151.9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
IPC: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电子传导性的载硫MOF@导电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活化后的MOF粉末与单质硫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密封后加热,冷却后得到载硫MOF材料;对载硫MOF材料修饰表面活性剂,然后将其与导电聚合物单体一同分散在溶剂中,加入聚合剂,进行氧化聚合反应,得到载硫MOF@导电聚合物材料。该材料既保留了MOF丰富且有序的多孔结构,又具有良好电子传输性能的核壳结构。MOF能够将硫以分子态的形式良好分散在MOF极性的孔道内,并对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多硫化锂的扩散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导电聚合物提供了丰富的电子传输通道,并且能阻止多硫化锂在电解质中的溶解扩散。MOF与导电聚合物的协同作用使该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0804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0690662.9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消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盐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一定浓度的盐溶液;2)向步骤1)中溶液里加入锆基MOF材料;3)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或超声一定时间,得到锆基MOF材料消解后的澄清水溶液;所述的盐的阴离子为碳酸根,碳酸氢根和柠檬酸根三者任意一种,盐的阳离子为锂离子、铵根正离子、钠离子和钾离子四者任意一种,其中阴离子和阳离子可以自由组合搭配,当阴离子为碳酸根,阳离子不能为锂离子。本发明提供的MOF消解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消解速度快;对锆基MOF具有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4989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084097.0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快速锂离子传导界面的构筑方法,本发明通过在锂电池负极材料表面包覆三聚氰胺(MA),然后组装成锂电池,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在电极表面原位构筑一层薄、亲锂、富锂且富含Li‑N的柔性SEI,作为快速锂离子传导界面,增加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延长大容量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廉价易得,采用简便工艺在合金负极材料上构筑薄而稳定的界面,有利于实现商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38065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240167.9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1M10/0566 , H01M10/0525 , H01M4/134 , H01M4/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微米硅负极与高镍正极的电解液及其应用,所述电解液包括以摩尔比1~2:3.3~6:3.3混合的含氟锂盐、碳酸酯类溶剂和醚类助剂。本发明构建的电解液能够在微米硅负极形成由氟化锂与硫化物并排垂直组成的类似钢筋混合土结构的负极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同时在高镍正极上形成薄且均匀的正极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进而延长大容量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发明的电解液配方简单、原料来源广泛,有利于实现商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153431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0024832.2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二维异质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操作简单的方法制备Cu插层的TMDs化合物,该方法可替代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避免将缺陷引入TMDs体相中,且Cu的嵌入浓度可精确调控,最大值可达1.2,得到的插层化合物性质均一;该方法拓宽了异质结材料的合成途径,并发掘二维导体/半导体异质结材料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40804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90662.9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消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盐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一定浓度的盐溶液;2)向步骤1)中溶液里加入锆基MOF材料;3)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或超声一定时间,得到锆基MOF材料消解后的澄清水溶液;所述的盐的阴离子为碳酸根,碳酸氢根和柠檬酸根三者任意一种,盐的阳离子为锂离子、铵根正离子、钠离子和钾离子四者任意一种,其中阴离子和阳离子可以自由组合搭配,当阴离子为碳酸根,阳离子不能为锂离子。本发明提供的MOF消解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消解速度快;对锆基MOF具有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4494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53145.4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1M10/0569 , H01M10/0568 , H01M10/052 , H01M4/38 , H01M4/36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硫电池硫正极材料稳定界面的构筑方法,锂硫电池的电解液由锂盐和碳酸酯基溶剂组成,在首次放电过程中,碳酸酯与多硫化锂中间产物和锂盐共同作用原位反应,形成薄且稳定的可自修复正极电解质界面相CEI。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锂硫电池硫正极材料稳定界面的构筑方法的锂硫电池,在首次放电过程中,形成的CEI作为快速锂离子传导界面,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电池的长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以及低温性能,甚至贫锂下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采用简便工艺,选择商业化的碳与硫复合作为正极材料,使用可与多硫化锂中间体和锂盐发生聚合反应的碳酸酯作为溶剂,原位构筑薄而稳定且具有快速锂离子传导性的可自修复界面,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15343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24832.2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二维异质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操作简单的方法制备Cu插层的TMDs化合物,该方法可替代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避免将缺陷引入TMDs体相中,且Cu的嵌入浓度可精确调控,最大值可达1.2,得到的插层化合物性质均一;该方法拓宽了异质结材料的合成途径,并发掘二维导体/半导体异质结材料的应用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