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5455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0792280.3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06D5/00 , B64G1/40 , B22F1/16 , B22F9/16 , B22F1/054 , C01B32/15 , C01B32/184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激光微推进性能的固体工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金属盐和有机配体置于溶剂中,经配位反应得到第一产物;其次,第一产物经溶剂置换和干燥处理,得到第二产物;最后,将第二产物置于惰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或采用纳秒激光对第二产物进行连续扫描,得到提升激光微推进性能的固体工质。本发明制得的固体工质中,金属阳离子被碳均匀的包覆,质量更轻,光的吸收率更高;单脉冲烧蚀质量只为单元素材料的20%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的12.5%。此外,该固体工质的单脉冲烧蚀质量获得的推力是单元素材料的4倍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的5倍,提升了激光微推进技术的性能,具有广阔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85498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1133453.8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药物注射的集传感与执行功能于一体的可穿戴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敏感单元结构层、叉指电极层和柔性膜层;敏感单元结构层,其包括基体、设置在基体中且用于容置药液的空腔以及与空腔连通的喷嘴扩散阀,所述基体上具有受按压而挤出空腔中药液的多个凸起结构,在所述多个凸起结构的表面设置有导电膜层;叉指电极层,其与控制器件电气连接,所述叉指电极与所述导电膜层连接;以及柔性膜层,其覆盖在所述叉指电极层上。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机电液耦合将传感与执行功能集成到一个元件中,实现了用于健康监测的柔性可穿戴器件的小型化与便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0586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22474.3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热化学煅烧电磁吸波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磁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铁源、钴源、镍源与溶剂混合,得到铁钴镍混合液;将对苯二甲酸与溶剂混合,得到对苯二甲酸溶液;将铁钴镍混合液和对苯二甲酸溶液混合并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粗产物,经纯化得到多元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前驱体,备用;(2)空气氛围中,采用激光对所得多元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前驱体进行热化学煅烧处理,得到电磁吸波剂。该方法采用激光热化学煅烧工艺,流程简单便捷、成本较低,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所制电磁吸波剂具备优异的吸波性能,在太赫兹波段表现出良好的屏蔽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83640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90884.4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效率的激光微推进的固态工质,由金属盐和有机配体按照一定比例置于溶剂中,于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使金属阳离子与有机配体形成配位后制得;该固态工质中,金属阳离子的质量百分数为28%~4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高效率的激光微推进的固态工质的制备方法,通过改变材料中的金属离子种类和数量,配体的种类,以及相互之间的配位方式,设计出不同金属原子摩尔比例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通过精确设计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以获得远高于聚合物、单元素靶材以及掺杂的聚合物的激光微推进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固态工质兼具高冲量耦合系数以及高比冲的性能优势,具有更高的激光烧蚀效率,提升了激光微推进技术的性能和工质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58663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02023.9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选择性激光熔化的高熵合金纳米陶瓷复合材料,包括高熵合金和纳米陶瓷,所述高熵合金和纳米陶瓷均匀混合。本发明以高熵合金为基体,纳米陶瓷作为增强相,通过球磨混合使纳米陶瓷颗粒均匀地黏附于高熵合金粉末表面。相比于现有的选择性激光熔化打印的金属材料,能有效的提高激光的吸收率,从而减少内部裂纹,未融颗粒和孔洞,在高熵合金基础上获得更优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从而弥补其组织性能上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350148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662422.5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B81C1/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基片微纳结构成型装置及柔性压力传感器加工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压印滚筒,两个压印滚筒轴向平行且之间留设有供柔性基片穿过的压印间隙,其周向外壁上设有微纳压印结构;第一驱动组件,其与压印滚筒连接并驱动两个压印滚筒同步反向转动。通过柔性基片微纳结构成型装置实现可对柔性基片进行加热与表面微纳结构的压印,并在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两压印滚筒准确转动的情况下可有效控制柔性基片表面微纳结构的精准度,实现自动化精准加工,为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大规模制备提供条件,同时,所提供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加工系统在其基础上实现了自动供料、涂胶、柔性膜贴附、烘干固化以及收料等操作,实现自动化、工业化生产柔性压力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06979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1402593.3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B23K26/38 , B23K26/0622 , B23K26/06 , B23K26/03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脉冲激光隐形切割的方法,包括: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多轴移动平台的加工平台上;取一双脉冲激光器,双脉冲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经过光路聚焦到待加工工件上;调整多轴移动平台使得激光束的焦点位于待加工工件内合适切割位置处;将双脉冲激光器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启动控制系统和所述双脉冲激光器,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双脉冲激光器先发出长脉冲激光束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预热,再发出短脉冲激光束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切割,如此交替;在切割的过程中移动多轴移动平台,完成整个工件的切割。本发明通过长脉冲激光焦斑的预热及短脉冲激光焦斑的烧蚀从而实现隐形切割裂纹方向的可控,减少隐形切割在材料内部的损伤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55210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238152.0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2F1/1333 , G02F1/1343 , G02F1/1334 , G02F1/13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型彩色柔性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该显示屏结构由上至下包括:下表面带有透明电极阵列(2)的透明柔性基片(1);聚合物分散液晶光电层(3);透明有机绝缘层(5)及沉积附着在透明有机绝缘层上表面呈阵列分布的金属纳米结构阵列(4);透明底电极层(6);透明柔性衬底(7);其中所述金属纳米结构阵列(4)由多个反射率90%以上金属纳米圆柱呈矩阵排列得到,金属纳米圆柱直径为100-500nm,高10-100nm,间距200-1000nm。本发明提供的反射型彩色柔性显示屏能够提高显示对比度,实现丰富的彩色显示,增强显示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29983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156172.7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B23K26/3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互连线激光抛光工艺,S1、用长脉冲激光辐照集成电路互连线表面使其熔化流平,冷却凝固后形成平坦化表面;S2、对于S1得到的平坦化表面,用大功率超快激光进行粗抛光;S3、对于S2得到的粗抛光表面,用小功率超快激光与等离子体复合进行精抛光。该抛光工艺抛光效率高、加工灵活、环境友好、缺陷低、表面质量高、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05502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409787.6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磁场控制等离子体调控裂纹扩展的激光切割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多轴移动平台(9);成像系统,用于获取多轴移动平台(9)上加工工件(14)表面图像;隐形切割装置,用于产生汇聚至加工工件(14)内部使工件材料气化电离形成等离子体的激光光束(15);和电磁场发生装置,用于产生施加在等离子体上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等离子体在电场力和磁场力作用下加速运动,进一步冲击已形成的裂纹,使裂纹扩展。通过控制电磁场的时空位置和场能大小,以实现基于电磁场控制等离子体调控裂纹扩展的超快激光隐形切割的目的。本发明在保持和提高超快激光隐形切割质量的同时,解决了隐形切割效率低下的瓶颈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