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状构件的卷绕滚筒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60205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680005674.4

    申请日:2006-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D30/242 B29D2030/269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可靠地切换吸引空气的吸引孔的范围、而且不会在薄片状构件上产生不必要的接触痕的薄片状构件的卷绕滚筒。该卷绕滚筒包括:中空部(13),其与滚筒主体(1)的各吸引孔(H1~H12)相连通;切换构件(20),其装卸自如地装设在中空部(13)上,并形成为沿着中空部(13)的内周面;和空气通路(第2连通孔(20d)、第1连通孔(20b)以及孔(20c)),其设置在切换构件(20)上,在将切换构件(20)装设在中空部(13)上时,使滚筒主体(1)的轴方向预定范围的吸引孔与吸引装置(30)相连通。

    片状构件的卷绕滚筒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60205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680005674.4

    申请日:2006-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D30/242 B29D2030/269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可靠地切换吸引空气的吸引孔的范围、而且不会在片状构件上产生不必要的接触痕的片状构件的卷绕滚筒。该卷绕滚筒包括:中空部(13),其与滚筒主体(1)的各吸引孔(H1~H12)相连通;切换构件(20),其装卸自如地装设在中空部(13)上,并形成为沿着中空部(13)的内周面;和空气通路(第2连通孔(20d)、第1连通孔(20b)以及孔(20c)),其设置在切换构件(20)上,在将切换构件(20)装设在中空部(13)上时,使滚筒主体(1)的轴方向预定范围的吸引孔与吸引装置(30)相连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