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5954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178071.6
申请日:2020-03-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01J6/00 , C04B35/453 , C04B35/465 , C04B35/468 , C04B35/48 , C04B35/622 , C04B3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热法制备陶瓷装置的方法,水热法制备陶瓷装置中,内壳位于外壳内,且与外壳形成空腔,釜盖覆盖空腔,载物台位于内壳内,陶瓷生坯放置于载物台上,釜盖具有进口和出口,导管与进口和压力泵连通,气体流量调节阀与导管固定连接,安全泄压阀与釜盖固定连接,并与出口连通,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固定于内壳内,加热组件环绕内壳四周于空腔内,压力泵、气体流量调节阀、安全泄压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热组件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利用水热烧结,将陶瓷生坯在低于400℃的温度下,通过控制压力和保温时间,实现对陶瓷体的水热致密化,获得相对密度大于90%的陶瓷体,具有精准可控、低耗能、可规模化生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6142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84703.0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4B35/457 , C04B35/622 , C04B35/64 , C23C14/34 , C23C1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ITO靶材的制备方法,通过配制预设浓度的溶液;向ITO粉体中添加预设质量百分比的溶液,并经研磨分散得到ITO粉体的浆料;将浆料放入模具中,施加超声波振荡压力,同时将模具升温加热至预设温度,并保温保压特定时间,得到致密ITO靶材。上述工艺在≤400℃下制备出相对密度高于93%的靶材,有利于得到晶粒细小的靶材(<100nm,晶粒尺寸,电阻率10‑4Ω˙cm2),本发明较传统高温烧结降低了1000℃,有效降低了能源的消耗,缩短了ITO靶材的制备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94358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16360.6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纸片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纸片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支架,在纸片内部微观结构上构建疏水层后,将凝胶电解质、正极活性材料、负极活性材料、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所有组件垂直分布纸片的指定区域,得到纸片超级电容器。所述纸片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技术步骤:(1)构建疏水层;(2)引入凝胶电解质;(3)喷涂活性材料浆料。本发明的纸片超级电容器充分利用纸片多孔结构,减少器件元件,便于进行图案化设计和异结构制作,能够提升能量密度,解决了传统柔性超级电容器器件尺寸厚、元器件多、灵活性差以及能量密度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05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14936.5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5 , C08F259/08 , C08F283/06 , C08F222/20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42 , B33Y80/00 , B33Y7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3D打印多层复合全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全固态电解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溶液预混合:将光敏树脂、非质子型极性溶液、无机填料、光引发剂和锂盐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2)浆料A和浆料B的制备:取混合溶液,分别加入聚偏二氟乙烯和聚氧化乙烯,超声处理后,进行油浴加热,分别得到浆料A和浆料B;(3)电解质膜的制备:将浆料A和浆料B依次倒入3D打印机的打印槽中进行打印,浆料A打印的膜作为中间夹层膜,浆料B打印的膜作为顶层和底层膜,打印完成后,进行洗涤和干燥,得到3D打印多层复合全固态电解质膜。该制备方法有效抑制了锂枝晶的穿透,增强了膜的整体稳定性和耐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59541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78071.6
申请日:2020-03-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01J6/00 , C04B35/453 , C04B35/465 , C04B35/468 , C04B35/48 , C04B35/622 , C04B3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热法制备陶瓷装置及方法,水热法制备陶瓷装置中,内壳位于外壳内,且与外壳形成空腔,釜盖覆盖空腔,载物台位于内壳内,陶瓷生坯放置于载物台上,釜盖具有进口和出口,导管与进口和压力泵连通,气体流量调节阀与导管固定连接,安全泄压阀与釜盖固定连接,并与出口连通,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固定于内壳内,加热组件环绕内壳四周于空腔内,压力泵、气体流量调节阀、安全泄压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热组件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利用水热烧结,将陶瓷生坯在低于400℃的温度下,通过控制压力和保温时间,实现对陶瓷体的水热致密化,获得相对密度大于90%的陶瓷体,具有精准可控、低耗能、可规模化生产的特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