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351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793368.1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钛合金TC4耐磨损耐腐蚀性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合金磨损、腐蚀性能技术领域。所述钛合金TC4的表达式为Ti‑6Al‑4V‑0.25Si‑xY,其中x=0.5,0.6,0.7,该组分的合金材料能够在人工海水以及人工酸雨的环境中体现高于基体的耐磨损、耐腐蚀性能;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中的耐磨损、耐腐蚀钛合金制备方法,通过电弧熔炼即可获得该材料,合成工艺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所获得的TC4钛合金在作为耐磨件时具有较高的抗磨损腐蚀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8813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50506.8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NiSiAlGd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微波吸收材料技术领域。所述NiSiAlGd吸波材料的分子式为NixSi49.6Al5.4Gdy,其中37<x≤45,0≤y≤8,该组分的吸波材料能够在2~18GHz微波波段内吸收电磁波,有效吸收频带宽,吸收效率高(>90%),该吸波材料热稳定性能优良;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中的NiSiAlGd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电弧熔炼、热处理以及球磨即可获得吸波材料,合成工艺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6857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0495205.5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Fe‑Ni‑Co‑Al‑Cr超弹性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超弹性合金的表达式为FeaNibCocAldCre,其中a,b,c,d,e分别表示对应元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at.%),a=35~50,b=20~35,c=10~20,d=5~18,e=0~3。该超弹性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熔炼、固溶及时效处理。本发明通过调节元素配比及热处理工艺来调控相的形成,从而获得优良的超弹性以及优良的摩擦磨损性能,本发明的超弹性合金最大变形量≥99%且抗压强度超过5100MPa,可回复应变量为12.5%。本发明工艺简单且由于其优异的塑性可用于多种不同形状的超弹性合金的制备,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928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793126.2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Fe‑Ni‑Co‑Al超弹性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超弹性合金的表达式为FeaNibCocAld,其中a,b,c,d分别表示对应元素的原子百分比(at.%),a=40~50,b=25~35,c=10~20,d=5~15,a+b+c+d=100。该超弹性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熔炼、轧制及热处理。本发明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并通过调节元素配比、轧制及热处理工艺来控制晶体缺陷的活性,从而影响其机械性能。本发明的Fe43Ni30Co16Al11超弹性合金经过轧制+热处理工艺,使其强度比原始合金增加4倍多。本发明的超弹性合金的热膨胀系数<2.7×10‑6,拉伸强度最高超过1940MPa,最大可回复应变量为3.3%。本发明工艺简单且由于其优异的塑性可用于多种不同形状的超弹性合金的制备,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711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54989.5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钛合金TC4拉伸性能的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合金力学性能技术领域。所述钛合金TC4的表达式为Ti‑6Al‑4V‑0.25Si‑xY,其中x=0.5~0.7;本发明通过控制Y元素含量的变化,实现了对TC4基合金力学性能的提高,使材料在增强韧塑性的同时提升了抗拉强度,合成工艺操作简单,且成本低,所获得的TC4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5124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02284.2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FeSiAlGd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微波吸收材料技术领域。所述FeSiAlGd吸波材料的分子式为FexSi29.6Al5.4Gdy,其中57<x≤65,0≤y≤8,该组分的吸波材料能够在2~18GHz微波波段内吸收电磁波,有效吸收频带宽,吸收效率高(>90%),该吸波材料热稳定性能优良;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中的FeSiAlGd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电弧熔炼、热处理以及球磨即可获得吸波材料,合成工艺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