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4324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0029078.5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合成3,4‑二氢喹啉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将N‑芳基卤代丙烯酰胺、菲和电解质于溶剂中溶解,用铝片作阳极,铂片作阴极,在5~10 mA恒电流,30~60℃条件下搅拌,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旋干溶剂,并通过柱色谱纯化残余物,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利用电流替代化学计量的氧化还原试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试剂的污染与浪费,并且不需要使用昂贵的过渡金属催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较短,产率较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197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28365.2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8G83/00 , B01J31/06 , B01J35/61 , B01J35/63 , C07D263/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催化低浓度CO2原位转化的金属与胺基同时功能化咪唑基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n@Ag2O)及制备方法与应用。POPs‑n@Ag2O的制备,首先将活性单体、二乙烯基苯(DVB)、氨基单元和2,2'‑偶氮双(2‑甲基丙腈)(AIBN)溶于二甲基亚砜中进行聚合反应,加热至100℃持续24h,接着把POPs‑n和Ag2O在CH2Cl2中混合并搅拌24h,所得沉淀用乙酸乙酯、H2O和MeOH洗涤,然后真空干燥,得到POPs‑n@Ag2O,以POP‑6@Ag2O为催化剂,可将实际燃煤烟气中的CO2原位转化为恶唑烷‑2,4‑二酮,最高产率可达92%。此外,还通过将POP‑6@Ag2O中的BET比表面积、平均孔体积和氮含量与CO2吸收能力和转化效率相关性来研究其构效关系,从而阐明POP‑6@Ag2O的结构特征影响催化活性的机制,为实际条件下的CO2原位转化提供了有效的催化框架。
-
公开(公告)号:CN11604324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29078.5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合成3,4‑二氢喹啉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将N‑芳基卤代丙烯酰胺、菲和电解质于溶剂中溶解,用铝片作阳极,铂片作阴极,在5~10 mA恒电流,30~60℃条件下搅拌,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旋干溶剂,并通过柱色谱纯化残余物,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利用电流替代化学计量的氧化还原试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试剂的污染与浪费,并且不需要使用昂贵的过渡金属催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较短,产率较高的优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