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004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88097.0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刘家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钛酸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钛酸锂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含有锂源、钛源和次氯酸盐的混合溶液;对所述混合溶液40~90℃并进行保温处理,再对所述混合溶液烘干处理后进行烧结处理,得到前驱体;将所述前驱体于惰性气氛中进行煅烧处理,后进行研磨处理,获得烧结粉体;将所述烧结粉体于含氮气氛中进行氮掺杂热处理,得到复合钛酸锂材料。本发明复合钛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氮取代了钛酸锂中的氧以及生成氮化的次氯酸盐改善材料的界面电导,使得锂离子传输通道更为通畅,利用氮化的钛酸锂提高所述复合钛酸锂材料表面的电子电导,提高所述复合钛酸锂材料中电子的传输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4385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34744.3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复合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锂电池负极极片包括层叠设置的碳基层和功能层,碳基层可以采用涂布的方式形成,功能层可以采用溅射工艺形成。本申请提供的锂电池复合负极极片可以实现将疏松多孔的碳基层和高能量密度的功能层进行结合,部分功能层粒子可以进入碳基层中,不仅可以增加碳基层的体积比能量,而且也可以抑制碳基材料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同时与功能层紧密接触的碳基材料可以协助提高功能层的导电能力,缓冲功能层的体积膨胀,实现功能层高能量优点的稳定发挥,进而可以使得锂电池的锂传导速率高、结构稳定性和容量保持率高,锂电池具有高的比容量和循环可逆性,延长了循环寿命,提高了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1211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88022.2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刘家辉
IPC: C23C14/34 , C23C14/06 , C23C14/54 , C23C14/16 , H01G11/86 , H01G11/30 , H01M4/04 , H01M4/50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25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锰氧化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型锰氧化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将锰氧化合物靶材和能量密度贡献主体元素靶材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共溅射处理,在基体上生长复合型锰氧化合物薄膜。本发明复合型锰氧化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将锰氧化合物靶材和能量密度贡献主体元素靶材直接采用共溅射法沉积形成。使得生长的复合型锰氧化合物薄膜具有界面电阻小和比表面积大的特性,而且可以减少固体电解质膜(SEI)的产生,减轻周期性体积变化的应力,保持锂离子嵌入/脱出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另外,所述制备方法有效保证生长的复合型锰氧化合物薄膜化学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1181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87954.5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刘家辉
IPC: C01G23/00 , H01M4/485 , H01M10/0525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C01B32/198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性钛酸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本发明先将钛酸锂进行氮化处理,然后将氮化处理过的钛酸锂和氧化石墨烯混合均匀,在惰性气氛或还原性气氛中700~1100℃下煅烧3~10min,即得到改性钛酸锂复合材料。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电子导电率极大的石墨烯与氮化钛酸锂复合制备改性钛酸锂复合材料,制备工序简单灵活,所用钛酸锂可以是通过任何方法合成而不会影响复合材料性能,且可以适用于对现有钛酸锂材料的改性生产。制备的石墨烯基钛酸锂复合材料大倍率性能良好,并具有较高比容量,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各种电动车所需的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91449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27858.9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刘家辉
IPC: C23C14/35 , C23C14/16 , C23C14/10 , C23C14/58 , H01G11/86 , H01G11/30 , H01G11/26 , H01G11/66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结构硅氧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多孔结构硅氧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将硅靶材在惰性气体与氧气的混合气氛下进行溅射处理,在基体上生长硅氧复合薄膜,并进行退火处理,得到硅和氧化硅的复合薄膜;用腐蚀剂对制备好的复合薄膜进行刻蚀处理,然后清洗和烘干之后即得到多孔结构硅氧复合薄膜。本发明制备的硅氧复合薄膜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储能密度、较高的电导率、可以吸收硅氧复合薄膜在充放电时产生的体积膨胀,减轻周期性体积变化的应力,保持锂离子嵌入/脱出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保持高的可逆容量,比容量高。另外,所述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设备依赖度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