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0097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78971.3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5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装配件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分段式凸轮轴的装配工具,包括:第一横杆的前端相对设置有两第一纵杆,两第一纵杆通过第一驱动件相对于第一横杆相向或相反移动,第一横杆的后端固接有沿远端延伸的支撑杆的一端;位于第一纵杆顶端前侧且与第一纵杆转动抬升的固定板,第一纵杆的顶端后侧设置有支撑座,第一纵杆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支撑座通过第二驱动件与固定板滑动配合以构成加固区间,加固区间用于支撑单段凸轮轴;相对于第一横杆升降的第二横杆,第二横杆的前端设置有挤压件,挤压件用于与设置在加固区间内的单段凸轮轴压力接触。本发明能够提高对单段凸轮轴的支撑稳定性,提高装配效率,保障装配单段凸轮轴时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9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6217.0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晶体塑性仿真的装配式凸轮轴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涉及疲劳寿命预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晶体塑性建立起装配式凸轮轴的三维微观组织模型,借助有限元法获取三维微观组织模型受力状态下应力应变数据,基于应力应变数据预测疲劳寿命;本发明基于晶体塑性建立起装配式凸轮轴各零件的三维微观组织模型,接着将包含不同微观组织的零件组装在一起,组成完整的装配式凸轮轴模型,并借助有限元法获取其受力状态下应力应变数据,最后基于应力应变数据完成疲劳寿命的预测,从微观组织层面对零件或者设备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相比现有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提高了部件的疲劳寿命的数据准确性,可以精准获取装配式凸轮轴的疲劳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0717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73288.3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凸轮轴表面缺陷的智能检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模型构建模块和缺陷检测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凸轮轴表面图像;所述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凸轮轴表面图像,对各表面不同类型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凸轮轴表面缺陷特征数据;所述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凸轮轴表面缺陷特征数据,构建凸轮轴表面缺陷检测模型;所述缺陷检测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凸轮轴表面缺陷检测模型对待检测凸轮轴表面图像进行测试,完成凸轮轴表面缺陷的检测。本发明解决了人工目测法的效率低下,容易漏检、错检等问题,能更准确的检测出凸轮轴表面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78412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68316.5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桂林橡胶机械有限公司
IPC: B29C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一种硫化温度监控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S1、获取通过硫化机进行橡胶硫化过程中的历史橡胶状态图像;步骤S2、根据历史橡胶状态图像,得到橡胶状态预测模型;步骤S3、将实时的橡胶状态输入到橡胶状态预测模型,得到下一个时刻的橡胶状态;步骤S4、根据下一个时刻的橡胶状态,实时调节橡胶硫化过程的环境温度。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对橡胶硫化过程的温度动态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823749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527137.6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1D39/00 , B21D53/08 , B21D26/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换热器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提升管翅式换热器液压胀接质量的装置及方法,用于U形的换热铜管的胀接,装置包括位于装置台面上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和液压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对换热铜管的弯管段形成夹持;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对换热铜管的直管段形成夹持;所述液压机构包括至少一组液压胀接端子,所述液压胀接端子包括两个与换热铜管的两直管段开口端相接的胀接接头,所述胀接接头上可拆卸连接有能够插入换热铜管直管段内的内置芯轴,两所述胀接接头连接至同一个液压动力装置。本发明装置和方法能够提高胀接效率、避免对铜管内螺纹产生损伤、有效防止换热铜管的弯曲和变形,提高铜管与翅片的液压胀接质量及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153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31476.9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分析的凸轮轴表面损伤检测系统,包括:数据收集子系统,用于收集历史凸轮轴表面影像数据;数据处理子系统,用于对所述历史凸轮轴表面影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处理图像数据集;模型构建子系统,用于构建机器视觉模型,通过所述处理图像数据集对所述机器视觉模型进行训练,获得损伤检测模型;结果生成子系统,用于获取实时凸轮轴表面影像数据,将所述实时凸轮轴表面影像数据输入至所述损伤检测模型中进行计算,获得检测结果。本发明通过通过视觉分析技术对凸轮轴进行处理,可以提取图像中微小的细节和特征,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准确的分类和检测。这使得可以检测到凸轮轴表面的微小损伤,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404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50832.4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5B2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凸轮轴装配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装配式凸轮轴压装机,包括:安装平台;移动平台上设置有夹持件,钢管的一端和夹持件可拆卸连接且钢管位于移动平台底面中心位置处;转动盘转动连接在安装平台顶面中心位置处,转动盘顶面固接有限位架,限位架内盛放有若干凸轮,若干凸轮的内孔相互重合,转动盘与移动平台上分别开设有通孔,两通孔与若干凸轮的内孔相互重合,移动平台带动钢管移动并贯穿若干凸轮内孔以及两通孔。本发明实现了:通过移动平台带动钢管贯穿若干凸轮以及转动盘后依次对凸轮固定,无需钢管重复抬升并将每一凸轮套设在钢管上,同时设置的转动盘实现每一凸轮安装角度的准确性,提高了装配式凸轮轴的安装效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