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8275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1910753229.5
申请日:2019-08-15
申请人: 桂林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C02F3/34 , C02F3/32 , C12N1/20 , C02F101/22 , C12R1/08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蜡状芽孢杆菌与李氏禾交互作用净化水体中铬的方法,属于水污染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李氏禾置于培养液中培养12~18d后,向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8~12mg/L的六价铬进行胁迫培养8~12d获得预培养后的李氏禾;2)将所述预培养后的李氏禾置于六价铬初始浓度为8~12mg/L的含铬废水中,并向其中接入对数生长期的蜡状芽孢杆菌,形成联合处理体系,处理含铬废水。所述方法通过控制关键生理和生态因子,充分发挥蜡状芽孢杆菌与李氏禾二者的协同作用,为提高Cr(Ⅵ)污染水体的植物‑微生物修复效率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028275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753229.5
申请日:2019-08-15
申请人: 桂林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C02F3/34 , C02F3/32 , C12N1/20 , C02F101/22 , C12R1/08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蜡状芽孢杆菌与李氏禾交互作用净化水体中铬的方法,属于水污染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李氏禾置于培养液中培养12~18d后,向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8~12mg/L的六价铬进行胁迫培养8~12d获得预培养后的李氏禾;2)将所述预培养后的李氏禾置于六价铬初始浓度为8~12mg/L的含铬废水中,并向其中接入对数生长期的蜡状芽孢杆菌,形成联合处理体系,处理含铬废水。所述方法通过控制关键生理和生态因子,充分发挥蜡状芽孢杆菌与李氏禾二者的协同作用,为提高Cr(Ⅵ)污染水体的植物-微生物修复效率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