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0324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22724.4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的开挖质量与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土介质开挖损伤判定多维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包括:多维测试装置、数据采集器、保护挡板、若干左侧雷达发收器、右侧雷达发收器、上侧雷达发收器、下侧雷达发收器、底部雷达发收器和测距组件;本发明能判定岩土介质在开挖扰动作用下的不同尺度、全方位损伤情况;能够更为真实的反映岩土介质的受载特性,能使岩土介质的损伤核定更加符合实际开挖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61824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810638608.5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N3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掘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岩石爆破参数的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单孔爆破试验;步骤二:多孔爆破试验;步骤三:综合计算爆破效果及损伤范围;步骤四:获得初步爆破参数;步骤五:结合掘进机开挖参数确定爆破参数;步骤六:爆破施工及掘进机施工;步骤七:爆破参数优化。本发明利用爆破开挖进尺可控的优点,以及掘进机机械开挖围岩损伤范围小的优点,既能实现高效开挖,又能控制围岩损伤,同时避免掘进机在极硬岩石中开挖具有掘进速度慢、刀具磨损高等缺点,以及爆破开挖围岩损伤大的劣势,将“爆破-掘进机”二者工法相结合进行施工,发挥各自工法的优点,同时避免自身工法的缺陷,从而达到良好的开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42552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41091.8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nventor: 满轲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体渗流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尺度单裂隙岩体应力渗流耦合试验的样品制备方法。本发明将两块材质相同的岩体上下摞列放置,上位裂隙岩体的下表面和下位裂隙岩体的上表面形成接触面;下位裂隙岩体的上表面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放置密封圈;上位裂隙岩体内部上下贯通钻取若干通孔,并且通孔的下端面均包含在下位裂隙岩体密封圈所围住的区域内;水流从上位裂隙岩体的部分通孔流入,在接触面密封圈内部渗流,进而通过上位裂隙岩体的其余通孔流出。本发明无需借助一定体积的空腔包裹,渗透性能测试结果能够准确反映裂隙岩体自身在力学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适用于常规的厘米级尺度及米级以上尺度等各种尺度状态下的裂隙岩体渗流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09425519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41053.2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工程岩体渗流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工程设计中岩体渗流测试的样品制备方法。本发明将两块材质相同的岩体上下摞列放置,上位裂隙岩体的下表面和下位裂隙岩体的上表面形成接触面;下位裂隙岩体的上表面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放置密封圈;上位裂隙岩体内部上下贯通钻取若干通孔,并且通孔的下端面均包含在下位裂隙岩体密封圈所围住的区域内;水流从上位裂隙岩体的部分通孔流入,在接触面密封圈内部渗流,进而通过上位裂隙岩体的其余通孔流出。本发明无需借助一定体积的空腔包裹,渗透性能测试结果能够准确反映裂隙岩体自身在力学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适用于常规的厘米级尺度及米级以上尺度等各种尺度状态下的裂隙岩体渗流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0796637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610912213.0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nventor: 满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0 , G01N15/082 , G01N2203/0019 , G01N2203/023 , G01N2203/0252 , G01N2203/067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对裂隙介质在动压与渗透水压组合加载力学状态下的准确测定的用于裂隙介质动压-渗透水压组合加载的测试装置;包括入射杆(1)、透射杆(2)、裂隙介质(3)、应变片(4)、冲击装置(5)、子弹(6)、缓冲装置(7)、连接管路(8)及渗透压装置(9);所述入射杆(1)和透射杆(2)之间设有裂隙介质(3),所述两个应变片(4)分别设于入射杆(1)和透射杆(2)上,两个应变片(4)距离裂隙介质(3)的距离相等,所述透射杆(2)的另一端设有缓冲装置(7);连接管路(8)的一端与裂隙介质(3)相连接,另一端与渗透压装置(9)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338439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400848.8
申请日:2015-07-09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三轴岩石力学性能测试装置。本发明装置包括加载支架、加载腔、加载球形头、岩体、X1向作动器、X2向作动器、Y1向作动器、Y2向作动器、Z向作动器、加载平台、装置基座;加载支架安装在装置基座上;加载平台安装在装置基座上;装置基座上还安装有X1向作动器、X2向作动器、Y1向作动器、Y2向作动器;岩体4安置在加载平台上;加载腔的顶部与加载支架中的水平加载横梁固定连接,并且位于岩体的正上方;Z向作动器位于加载腔的内部;加载球形头安装在加载腔的底部。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米级尺度天然岩体力学性能的准确测定工作,并便于根据试验的需要调整测试岩体的尺度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466828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454362.8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体介质水压力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裂隙岩体在剪切作用下耐高渗压的密封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将两块材质相同的裂隙介质上下摞列放置,二者接触面设置密封圈,水流从上位裂隙介质的通孔流入/流出,并在接触面的密封圈内部形成渗流区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仅能反映包裹空腔内部裂隙岩体渗透性能的技术问题,通过下位裂隙岩体上表面的密封圈得以保证水流在试验过程中始终密封在该区域内部,渗透性能测试结果能够准确反映裂隙岩体自身在力学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适用于米级尺度及米级以上尺度的裂隙岩体耐高渗压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044064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810408678.1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掘进爆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局部断面爆破和掘进机开挖的开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开挖掌子面;步骤二:确定炮孔钻具自由作业区及爆破炮孔参数;步骤三:设置爆破参数;步骤四:实施爆破;步骤五:岩体松动预裂,掘进机开挖岩体。本发明所述的开挖方法,可利用掘进机刀盘、刀体局部区域内可自由实施钻机钻孔的优势,在该局部区域可方便布置及操控钻孔设备,不受制于已有刀盘模块的装置位置限制;并且可使用由人工钻眼的普通风钻或者由机械钻眼的液压钻机等设备进行操作,简单方便、掘进效率高、硐室成型佳。
-
公开(公告)号:CN110618249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810639134.6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掘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土工程开挖施工的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爆破试验;步骤二:掘进机开挖试验;步骤三:确定爆破参数及掘进机开挖参数;步骤四:实施多断面爆破施工;包括:根据步骤三的爆破参数及掘进开挖参数,判断爆破开挖、掘进机开挖、局部断面爆破-掘进机联合开挖、全断面爆破-掘进机联合开挖这四种不同开挖工法的适用性。步骤五:掘进机开挖;步骤六:岩石开挖参数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44064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10408660.1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掘进爆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断面爆破和掘进机开挖的挖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巷道的开挖掌子面,本开挖方法适宜于各种开挖截面的断面;步骤二、对于硬岩掘进,基于岩体松动后实施爆破即可提高掘进效率的理论基础,拟定爆破炮孔布置图;步骤三、通过掌子面尺寸的测量,确定爆破炮孔的数量、直径、深度、以及平面几何位置;步骤四、根据炮孔布置图以及开挖石方量,确定炸药总量、炸药单耗、雷管段别、起爆顺序、装药方式等爆破参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