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6932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980076176.6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含有镍(Ni)、钴(Co)和锰(Mn)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相对于除锂之外的过渡金属的总摩尔数,所述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60mol%以上的镍(Ni),并且所述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掺杂有选自如下中的至少任一种掺杂元素:B、Zr、Mg、Ti、Sr、W和Al,并且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在3.0g/cm3至3.3g/cm3的辊压密度下的辊压之后具有4μm至10μm的平均粒径(D50)并且具有单粒子形式,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包含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和锂二次电池。

    用于制备前体的装置和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369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80040666.7

    申请日:2023-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前体的装置和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备前体的装置是通过使原料进行共沉淀反应以制备前体的用于制备前体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共沉淀反应罐,其中容纳包含反应物和剩余物的容纳材料;和测量所述剩余物的pH的pH测量系统,其中所述pH测量系统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共沉淀反应罐内部并且从所述容纳材料中过滤所述剩余物;和pH测量部,所述pH测量部设置在所述共沉淀反应罐外部以测量通过所述过滤器过滤的剩余物的pH。

    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633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80022872.0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活性材料能够实现具有优异的初始充放电效率、寿命特性和热稳定性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本发明的正极活性材料包含:核部,所述核部包含其中Ni在全部过渡金属中的摩尔比为80摩尔%以上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和层状结构的壳部,所述壳部形成在核部上并且包含其中Mn在全部过渡金属中的摩尔比为30摩尔%以上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并且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满足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公式1。

    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6932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80076176.6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含有镍(Ni)、钴(Co)和锰(Mn)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相对于除锂之外的过渡金属的总摩尔数,所述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60mol%以上的镍(Ni),并且所述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掺杂有选自如下中的至少任一种掺杂元素:B、Zr、Mg、Ti、Sr、W和Al,并且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在3.0g/cm3至3.3g/cm3的辊压密度下的辊压之后具有4μm至10μm的平均粒径(D50)并且具有单粒子形式,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包含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和锂二次电池。

    制造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4126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180003387.4

    申请日:2021-03-23

    Abstract: 提供一种制造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准备正极活性材料前体,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体含有包含随机聚集的一次粒子的核部和围绕所述核部并由在从粒子中心到外侧的方向上取向的一次粒子形成的壳部,其中形成所述壳部的一次粒子的(100)面中的晶粒尺寸对(001)面中的晶粒尺寸之比为3以上;以及(B)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体与含锂原料混合并将混合物进行烧制,由此制备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所述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平均粒径(D50)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体的平均粒径(D50)相比减小0.01%~20%,其中在制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期间粒度减小,从而改善了粒子强度和能量密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