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314082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259516.8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5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锂二次电池回收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正极分离成集电器和正极部;2)通过对分离的正极部进行焙烧来除去有机物质;3)对焙烧的制得物进行洗涤并除去残留的氟(F);以及4)向洗涤的制得物添加含锂材料并焙烧以重新形成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步骤3)的所述洗涤通过使用纯水实施。所述方法能够经济且容易地从锂二次电池回收正极活性材料,并且实现优异的电阻特性、电导率特性和容量特性而不会使所回收的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13333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80005056.X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1397 , H01M4/0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层结构的电极以及包含该电极的二次电池,该电极包含具有不同平均粒径的不同类型的颗粒状活性材料,并且根据本发明,该电极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提高,并且应用它们的二次电池表现出优异的放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44819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810070068.5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5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锂二次电池回收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正极分离成集电器和正极部;2)通过对分离的正极部进行焙烧来除去有机物质;3)对焙烧的制得物进行洗涤并除去残留的氟(F);以及4)向洗涤的制得物添加含锂材料并焙烧以重新形成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方法能够经济且容易地从锂二次电池回收正极活性材料,并且实现优异的电阻特性、电导率特性和容量特性而不会使所回收的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344256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80073121.5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C01G53/00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48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准备包含镍(Ni)、钴(Co)以及选自由锰(Mn)和铝(Al)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的正极活性材料前体;并且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体与锂源混合并进行煅烧来形成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体的镍(Ni)含量为全部金属元素的60mol%以上,并且所述锂源的锂(Li)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体的全部金属元素(M)的摩尔比(Li/M)大于1.1。
-
公开(公告)号:CN10844819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070068.5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5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42 , H01M2/364 , H01M10/052 , H01M1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锂二次电池回收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正极分离成集电器和正极部;2)通过对分离的正极部进行焙烧来除去有机物质;3)对焙烧的制得物进行洗涤并除去残留的氟(F);以及4)向洗涤的制得物添加含锂材料并焙烧以重新形成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方法能够经济且容易地从锂二次电池回收正极活性材料,并且实现优异的电阻特性、电导率特性和容量特性而不会使所回收的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劣化。
-
-
公开(公告)号:CN11177130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80013160.0
申请日:2019-10-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阳极和一种包括所述阳极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阳极包括:阳极集电器;第一阳极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一阳极活性材料层形成在阳极集电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包含作为阳极活性材料的重量比为13~34:66~87的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的混合物、和第一粘合剂;和,第二阳极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二阳极活性材料层形成在第一阳极活性材料层上,并且包含作为阳极活性材料的重量比为91~99:1~9的人造石墨和硅基化合物的混合物、和第二粘合剂。
-
公开(公告)号:CN11122633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80067206.2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其包含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由包含选自由镍(Ni)、钴(Co)和锰(Mn)组成的组的至少两种过渡金属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组成,第一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50)是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50)的两倍以上,并且在第一正极活性材料中,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的Ni、Co和Mn的至少一种具有下述浓度梯度:在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颗粒的中心与表面之间的浓度差为1.5摩尔%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21326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880067132.2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其包含芯部和围绕芯部形成的壳部。其中,芯部和壳部包含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其包含Ni和Co以及选自由Mn和Al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并且芯部的直径与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总直径之比为0.5至0.85,并且壳部具有浓度梯度,使得芯部侧的壳部起点处的Ni含量比所述颗粒的表面侧的壳部终点处的Ni含量高30摩尔%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