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37334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80055182.6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01G53/00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10/04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锂二次电池用电极活性材料的前体及制备其的方法,其中通过电解分解可电离的金属材料均匀涂布在由过渡金属水合物形成的初级前体的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21882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80038149.X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以及由此制备的正极添加剂,所述正极添加剂具有高的不可逆容量并且能够防止凝胶化并减少气体产生。所述正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锂原料、镍原料和任选的含有元素M的原料混合,然后对该混合物进行热处理,从而制备预定的锂镍氧化物,其中,所述锂原料包括Li2O和LiOH,并且相对于所述锂原料的总重量,LiOH的用量为5至10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025346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380003728.3
申请日:2013-01-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 化学
IPC: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D15/08 , C01G53/006 , C01G53/50 , C01P2002/52 , C01P2002/72 , C01P2002/74 , C01P2006/40 ,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以及具有提高产率的制备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由下式1表示并且在Li阳离子位点处或在晶格内部空的空间中包含离子半径大于Ni阳离子并由式1的M表示的金属阳离子,从而防止Ni阳离子混入Li层中:LiaNixMnyCozMwO2‑tAt (1)其中a、x、y、w、M、A、z和t与说明书中所定义的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05453313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80044433.5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0402 , H01M4/043 , H01M4/0471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4/628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 H01M2220/10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且提供制备涂布有ZrO2和F的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以及通过使用所述方法制备的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以下化学式1的锂金属氧化物,Li1+zNiaMnbCo1-(a+b)O2(1)(在所述式中,0≤z≤0.1,0.1≤a≤0.8,0.1≤b≤0.8,且a+b
-
公开(公告)号:CN103503203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280021584.X
申请日:2012-05-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4/48 , H01M4/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D15/02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的粒子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准备具有锂化合物的正极活性材料;(b)由包含含氟(F)气体和含磷(P)气体中的至少一种气体作为反应性气体中的至少一部分气体的气体材料产生等离子体;以及(c)利用所述等离子体除去存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粒子表面上的锂杂质。根据本发明,存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粒子表面上的所述锂杂质的量能够减少,从而抑制所述锂杂质与电解质的副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314082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259516.8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5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锂二次电池回收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正极分离成集电器和正极部;2)通过对分离的正极部进行焙烧来除去有机物质;3)对焙烧的制得物进行洗涤并除去残留的氟(F);以及4)向洗涤的制得物添加含锂材料并焙烧以重新形成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步骤3)的所述洗涤通过使用纯水实施。所述方法能够经济且容易地从锂二次电池回收正极活性材料,并且实现优异的电阻特性、电导率特性和容量特性而不会使所回收的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13333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80005056.X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1397 , H01M4/0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层结构的电极以及包含该电极的二次电池,该电极包含具有不同平均粒径的不同类型的颗粒状活性材料,并且根据本发明,该电极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提高,并且应用它们的二次电池表现出优异的放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44819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810070068.5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5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锂二次电池回收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正极分离成集电器和正极部;2)通过对分离的正极部进行焙烧来除去有机物质;3)对焙烧的制得物进行洗涤并除去残留的氟(F);以及4)向洗涤的制得物添加含锂材料并焙烧以重新形成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方法能够经济且容易地从锂二次电池回收正极活性材料,并且实现优异的电阻特性、电导率特性和容量特性而不会使所回收的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44819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070068.5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5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42 , H01M2/364 , H01M10/052 , H01M1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锂二次电池回收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正极分离成集电器和正极部;2)通过对分离的正极部进行焙烧来除去有机物质;3)对焙烧的制得物进行洗涤并除去残留的氟(F);以及4)向洗涤的制得物添加含锂材料并焙烧以重新形成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方法能够经济且容易地从锂二次电池回收正极活性材料,并且实现优异的电阻特性、电导率特性和容量特性而不会使所回收的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503203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280021584.X
申请日:2012-05-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4/48 , H01M4/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D15/02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的粒子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准备具有锂化合物的正极活性材料;(b)由包含含氟(F)气体和含磷(P)气体中的至少一种气体作为反应性气体中的至少一部分气体的气体材料产生等离子体;以及(c)利用所述等离子体除去存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粒子表面上的锂杂质。根据本发明,存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粒子表面上的所述锂杂质的量能够减少,从而抑制所述锂杂质与电解质的副反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