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装置
    1.
    发明公开
    阀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19976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283948.7

    申请日:2022-03-21

    Inventor: 北见雄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阀壳与接头部件的固接结构稳定化的阀装置。第一接头管(11)的外周面(11A)具有:可对置区域(A2),在插通于标准深度的状态下能够与第一端口(21)的内周面对置;和内侧区域(A3),在比可对置区域(A2)靠前端侧的位置配置于主阀室(2R)内,在可对置区域(A2)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沿X方向延伸的凸部(111)。由此,由凸部(111)构成的凸状部分容易与阀壳(2)的第一端口(21)的内周面抵接,能够使阀壳(2)与第一接头管(11)的固定结构稳定化。

    阀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54407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780031320.5

    申请日:2017-05-23

    Abstract: 在压力平衡型的电动阀中,确保密封部(4)的板簧(41)与L衬垫(45)的密封性。由一对板簧(41、41)、一对L衬垫(45、45)、加强板(46)构成密封部(4)。由圆环状的基板部(41a)和12枚叶片部(41b)构成板簧(41)。在叶片部(41b)形成第一弯曲部(41b1)和外侧的第二弯曲部(41b2)。使第二弯曲部(41b2)的端点(P、P)与L衬垫(45)的边缘部(45b)的内表面抵接。使间隙部(41c)的宽度[α1']和叶片部(41b)的宽度[β1]为大致相同程度,且为[α1']<[β1]。在第二弯曲部(41b2)的端点P所成的24边形的24个顶点均匀地与边缘部(45b)的内表面抵接。

    电动阀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90263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274798.8

    申请日:2016-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阀,特别是在有效利用背压室内的压力的大型电动阀中,将引导阀芯的移动的阀芯引导部件与阀主体可靠地固定,由此可以在闭阀状态时将位于阀芯的外侧的第一腔室和背压室之间可靠地密闭。该电动阀(2)将转子(4)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并且基于该直线运动而使收纳于构成阀室的阀主体内的阀芯直线移动,该电动阀(2)的特征在于,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使阀芯引导部件(72)与阀主体(30)的上部开口侧的端面一体化,或者使阀芯引导部件(72)与阀主体(30)的内周面一体化。

    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984134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0431002.6

    申请日:2017-12-27

    Inventor: 北见雄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在电动阀(100)中提高磁性转子(2)与转子轴(1)的固定位置的位置精度。在转子轴形成第一轴部(11)和比第一轴部直径大的第二轴部(12),在其边界部设置从转子轴的轴线侧向大径方向延伸的台阶面部(13)。在磁性转子的固定部件(23)设置供转子轴的第一轴部插通的插通孔(23a),使从该插通孔(23a)的内周面向大径方向延伸的抵接面部(23b)抵接于转子轴的台阶面部(13)。在转子轴的第一轴部和台阶面部(13)形成的阴角部设置从磁性转子(B)的插通孔(23a)的内周面和抵接面部(23b)形成的阳角部后退的水平V槽(14)作为后退部。使磁性转子侧的抵接面部(23b)可靠地抵接于转子轴的台阶面部(13)。

    阀装置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2865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254950.2

    申请日:2020-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堵塞同时减少噪声的阀装置以及冷冻循环系统。通过副阀口(24)后的流体在依次通过滞留空间(29)及连通流路部(28)之后向接头管流入。在该路径中,由于不存在金属网的微小孔等,所以能够抑制堵塞。而且,通过使流体滞留在滞留空间29内,能够降低流速,并能够减少噪声。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779870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780015200.6

    申请日:2017-0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容易地确保部件间的同心度的电动阀以及使用了该电动阀的冷冻循环系统。电动阀利用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的螺纹结合将转子的旋转运动变换成直线运动,基于该直线运动并通过阀芯引导部件的引导使被收纳在阀主体内的阀芯沿轴向移动,并且在上述阀芯的上方侧设有背压室,向上述背压室导入阀口内的压力,其中,将上述内螺纹部件压入上述阀芯引导部件或者上述阀主体来进行组装。

    电动阀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00215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11658.4

    申请日:2017-0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31/04 F25B41/06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可靠地防止闭阀状态下的流体的泄漏。电动阀利用外螺纹部件与内螺纹部件的螺纹结合将转子的旋转运动变换成直线运动,并基于该直线运动使被收纳在阀主体内的阀芯沿轴向移动,该电动阀具备对上述阀芯的沿轴向的移动进行引导的阀芯引导部件、以及被夹装在上述阀芯引导部件与上述阀芯之间的密封部件,上述电动阀具有至少在闭阀状态下利用上述密封部件阻碍上述阀芯与上述阀芯引导部件直接接触的构造。

    流量控制阀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90355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243977.5

    申请日:2016-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7/00 F16K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控制阀,在压力平衡型的流量控制阀中,降低从阀口(1a)流入均压路(3A)的流体通过插通孔(42)与导通口(43)并积存在步进马达(6)的壳体(62)内而产生的相对于阀部件(3)的负载,使差压力良好地平衡。在导向部(21)内配设阀部件(3)。利用垫圈(34)对阀部件(3)的圆柱部(32)的外周面与导向部(21)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使阀部件(3)的锥形面(31a)与阀座(1b)的接触线的直径(密封直径)(D2)比导向部(21)的内径(D1)(垫圈(34)的外径(D1))大。

    电动阀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37644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034507.8

    申请日:2016-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31/04 F16K1/32 F16K1/36 F16K2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阀,尤其当在大型的电动阀中设置背压室时能够减少部件件数而组装容易、并且有助于小型化。在该电动阀中,利用在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41a)的外螺纹部(41)与在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6d)的内螺纹部(6a)之间的螺纹结合(A)将转子(4)的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基于该直线运动使阀芯(17)沿轴向直线地移动,其特征在于,形成有内螺纹(6d)的内螺纹部(6a)和引导阀芯(17)的朝轴向的移动的阀芯引导部件(6b)一体化为一个部件,并且阀芯(17)以外周面与阀芯引导部件(6b)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状态沿轴向被引导。

    电动阀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37632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037345.3

    申请日:2016-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50 F16K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阀,尤其在大型的电动阀中当阀芯沿轴向直线地移动时,能够使阀芯尽量地沿轴向仅进行直线运动,进而能够抑制密封部件的过度的滑动阻力。电动阀(2)向背压室(68)引导阀口(13)的压力而使压力也从背压室(68)侧作用于阀芯(17),其特征在于,内螺纹部件(41)与阀芯(17)之间构成为能够相对旋转,并且阀导向件(18)与上述阀芯(17)之间构成为能够相对旋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