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7842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110188712.0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住友电工印刷电路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81 , H01M50/502 ,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配线模块。电池配线模块(20A)安装于由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的多个单电池排列而成的单电池组。电池配线模块(20A)包括:多个连接构件(21),将多个单电池中的相邻的单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连接;以及柔性印刷基板(25),具有经由多个连接构件来检测多个单电池的电压的多个电压检测线电流动到该电压检测线的电流限制元件(27),电流限制元件(27)与电压检测线(26)的连接部由绝缘树脂(23)覆盖。(26)。在各电压检测线(26)的中途设置有限制过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754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680041959.7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住友电工印刷电路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9 , H01M50/284 , H01M50/581 , H01M10/48 , H01M50/569
Abstract: 电池配线模块(20A)安装于由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的多个单电池排列而成的单电池组。电池配线模块(20A)包括:多个连接构件(21),将多个单电池中的相邻的单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连接;以及柔性印刷基板(25),具有经由多个连接构件来检测多个单电池的电压的多个电压检测线(26)。在各电压检测线(26)的中途设置有限制过电流动到该电压检测线的电流限制元件(27),电流限制元件(27)与电压检测线(26)的连接部由绝缘树脂(23)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754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1959.7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住友电工印刷电路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电池配线模块(20A)安装于由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的多个单电池排列而成的单电池组。电池配线模块(20A)包括:多个连接构件(21),将多个单电池中的相邻的单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连接;以及柔性印刷基板(25),具有经由多个连接构件来检测多个单电池的电压的多个电压检测线(26)。在各电压检测线(26)的中途设置有限制过电流动到该电压检测线的电流限制元件(27),电流限制元件(27)与电压检测线(26)的连接部由绝缘树脂(23)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1307842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188712.0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住友电工印刷电路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81 , H01M50/502 ,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配线模块。电池配线模块(20A)安装于由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的多个单电池排列而成的单电池组。电池配线模块(20A)包括:多个连接构件(21),将多个单电池中的相邻的单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连接;以及柔性印刷基板(25),具有经由多个连接构件来检测多个单电池的电压的多个电压检测线(26)。在各电压检测线(26)的中途设置有限制过电流动到该电压检测线的电流限制元件(27),电流限制元件(27)与电压检测线(26)的连接部由绝缘树脂(23)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1113328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880062064.0
申请日:2018-10-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住友电工印刷电路株式会社
IPC: G01K1/14 , G01K1/18 , H01M50/244 , H01M50/50 , H01G2/14
Abstract: 由本说明书公开的传感器单元是向蓄电元件(11)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单元(20),其中,构成为具备:FPC(30),配置于蓄电元件主体(12)上;温度传感器(40),连接于FPC(30)的检测线;壳体(60),以覆盖温度传感器(40)的方式设置于FPC(30);及施力构件(90),以能够弹性变形的状态保持于壳体(60)内,通过利用弹性复原力对壳体(60)中的下壳体(70)朝向蓄电元件主体(12)施力而经由FPC(30)使温度传感器(40)与蓄电元件主体(12)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423518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07714.3
申请日:2018-10-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住友电工印刷电路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单元及蓄电模块。由本说明书公开的传感器单元是向蓄电元件(11)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单元(20),其中,构成为具备:FPC(30),配置于蓄电元件主体(12)上;温度传感器(40),连接于FPC(30)的检测线;壳体(60),以覆盖温度传感器(40)的方式设置于FPC(30);及施力构件(90),以能够弹性变形的状态保持于壳体(60)内,通过利用弹性复原力对壳体(60)中的下壳体(70)朝向蓄电元件主体(12)施力而经由FPC(30)使温度传感器(40)与蓄电元件主体(12)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113328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80062064.0
申请日:2018-10-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住友电工印刷电路株式会社
Abstract: 由本说明书公开的传感器单元是向蓄电元件(11)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单元(20),其中,构成为具备:FPC(30),配置于蓄电元件主体(12)上;温度传感器(40),连接于FPC(30)的检测线;壳体(60),以覆盖温度传感器(40)的方式设置于FPC(30);及施力构件(90),以能够弹性变形的状态保持于壳体(60)内,通过利用弹性复原力对壳体(60)中的下壳体(70)朝向蓄电元件主体(12)施力而经由FPC(30)使温度传感器(40)与蓄电元件主体(12)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9792026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780058197.6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03 , H01M50/507 , H01M50/258
Abstract: 连接模块(20)是安装于蓄电元件组的扁平形状的连接模块,该蓄电元件组是具有正极及负极的电极端子的多个蓄电元件排列而成的,连接模块(20)具备第一汇流条模块(20A)、第二汇流条模块(20B)及绝缘性的固定部件(30A、30B)。第一、第二汇流条模块(20A、20B)包括在蓄电元件的排列方向(箭头X方向)上整齐地排列并保持多个汇流条(21)的片件(25A、25B)。固定部件(30A、30B)与片件(25A、25B)结合,将第一汇流条模块(20A)与第二汇流条模块(20B)一体化而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79202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80057523.1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连接模块(20A)具备:多个母排(21),将多个蓄电元件中的相邻的蓄电元件的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连接;以及片构件(25A),以使多个母排(21)在多个蓄电元件的并列方向(箭头X方向)上排列的方式保持该多个母排(21)。片构件(25A)包括:多个保持部(26),保持母排(21);以及伸缩部(28),位于相邻的保持部(26)之间,在多个蓄电元件的并列方向上具有相邻的蓄电元件的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间的电极间距公差以上的伸缩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224354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1980038377.7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507 , H01M50/258
Abstract: 蓄电元件模块(1)具备多个蓄电元件(10、110)和将多个蓄电元件(10、110)彼此连接的汇流条(30)。在多个蓄电元件(10、110)的一个电极(12)设置有以突出端(20D)的直径比基端(20B)的直径小的形态向上方突出的定位凸起(20),在汇流条(30)贯通形成有贯通孔(40)。在定位凸起(20)的基端(20B)与突出端(20D)之间的高度位置处,汇流条(30)载置于定位凸起(20)并且贯通孔(40)的孔缘(41)配置于定位凸起(20)的周围,形成有与孔缘(41)及定位凸起(20)相连的接合部(5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