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32057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580032822.7
申请日:2005-09-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3/3426 , H01R12/707 , H01R12/714 , H05K3/341 , H05K2201/10189 , H05K2201/1084 , Y02P70/613
Abstract: 数个端子接头(11)安装到外壳(20)上,在下端处具有安装部分(14)的板连接部分(13)向后突出,在下边缘处具有安装板(32)的固定的接头(30)安装到外壳(20)的相对侧表面上,并且每个端子接头(11)的安装部分和固定的接头(30)的安装板(43)通过回流焊接固定到PCB(40)上。在回流焊接期间,基于熔化的焊料(H)的表面张力,朝PCB(40)的拉力作用在端子接头(11)和固定的接头(30)中的每一个上,但是固定的接头(30)的中央在板连接部分(13)的前/后方向上定位在连接器(10)的重心位置(O)的中央前面,并且基于固定的接头(30)的侧面上的拉力(Fb),朝向PCB(40)的转矩(Mb)作用在外壳(20)的前部上,以防止前部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032057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580032822.7
申请日:2005-09-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3/3426 , H01R12/707 , H01R12/714 , H05K3/341 , H05K2201/10189 , H05K2201/1084 , Y02P70/613
Abstract: 数个端子接头11安装到外壳20上,在下端处具有安装部分14的板连接部分13向后突出,在下边缘处具有安装板32的固定的接头30安装到外壳20的相对侧表面上,并且每个端子接头11的安装部分和固定的接头30的安装板43通过回流焊接固定到PCB40上。在回流焊接期间,基于熔化的焊料H的表面张力,朝PCB40的拉力作用在端子接头11和固定的接头30中的每一个上,但是固定的接头30的中央在板连接部分13的前/后方向上定位在连接器10的重心位置O的中央前面,并且基于固定的接头30的侧面上的拉力Fb,朝向PCB40的转矩Mb作用在外壳20的前部上,以防止前部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299498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0810005621.3
申请日:2008-02-14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相原哲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456 , H01R12/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其目的是提供能够进一步变薄的板连接器。在两连接器(10,20)正确连接的情况下,从下部容纳凹槽(27S)的壁表面突出的接合突起(28)插入到设置在下部加强肋(17S)上的接合突起(18)下面,并且这些接合突起(28)可保持从下面与可接合部分(18)接触。于是,如果向上的力作用在阴性连接器(20)上,则接合突起(28)接触可接合部分(18),并且该力由下部加强肋(17S)承受。换句话说,由于作用在阴性连接器(20)上的向上的力不仅由插座(13)的上壁(13U)承受,而且也由下壁(13S)承受,所以与该力仅由上壁(13U)承受的情况相比,上壁(13U)可制作得更薄。结果,板连接器(C1)可进一步变薄。
-
公开(公告)号:CN101740901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08154.9
申请日:2009-10-28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011 , H01R13/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气装置的连接器及其固定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减小在连接操作之前和之后作用在焊接部件上的应力。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板连接器(10),该电路板连接器(10)能够在固定至印刷电路板(P)的上表面的状态下与配合连接器连接,并且该电路板连接器(10)设有:壳体(20),该壳体(20)形成有用于保持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端子(30)的端子保持部(40)和从该端子保持部(40)的外围边缘向前延伸的插座;安装槽(60),所述安装槽(60)形成在作为插座(50)的一部分的侧壁(52)中;电路板固定部(70),所述电路板固定部(70)在侧壁的厚度范围内保持在安装槽(60)中,并且焊接至印刷电路板(P)的上表面;安装部(54),所述安装部(54)形成在侧壁(52)中并且具有敞开的前侧;以及限制构件(80),所述限制构件(80)与配合连接器分开形成,其能够在电路板固定部(70)前方安装在侧壁(52)的厚度范围内,并且具有能够与安装部(54)的下表面(54A)接合的一端以及能够与印刷电路板(P)的下表面接合的另一端。
-
公开(公告)号:CN102570209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110353013.3
申请日:2011-11-09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相原哲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板连接器、组装该板连接器的方法和将其安装到板的方法,其目的是增加板连接器固定到板的强度,而不增大壳体等。板连接器包括:壳体(20),配合连接器(50)从前侧配合到其中;形成在壳体侧面的安装槽(30);固定的固定装置(40),由金属板材制成,在固定装置的板面沿着壳体的侧面移动的同时,固定装置安装到安装槽中,固定装置的下端部固定到板。沿板面横向突出的突起锁定部(43,45)和相对于板面基本直角外弯的弯曲锁定部(44)以彼此叠置的方式垂直布置在各固定的固定装置的每个横向边缘上。另外,每个安装槽包括接收表面,其分别与突起锁定部和弯曲锁定部接触,防止锁定部向下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740901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0910208154.9
申请日:2009-10-28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2/51 , H01R13/6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011 , H01R13/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气装置的连接器及其固定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减小在连接操作之前和之后作用在焊接部件上的应力。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板连接器(10),该电路板连接器(10)能够在固定至印刷电路板(P)的上表面的状态下与配合连接器连接,并且该电路板连接器(10)设有:壳体(20),该壳体(20)形成有用于保持沿前后方向贯穿的端子(30)的端子保持部(40)和从该端子保持部(40)的外围边缘向前延伸的插座;安装槽(60),所述安装槽(60)形成在作为插座(50)的一部分的侧壁(52)中;电路板固定部(70),所述电路板固定部(70)在侧壁的厚度范围内保持在安装槽(60)中,并且焊接至印刷电路板(P)的上表面;安装部(54),所述安装部(54)形成在侧壁(52)中并且具有敞开的前侧;以及限制构件(80),所述限制构件(80)与配合连接器分开形成,其能够在电路板固定部(70)前方安装在侧壁(52)的厚度范围内,并且具有能够与安装部(54)的下表面(54A)接合的一端以及能够与印刷电路板(P)的下表面接合的另一端。
-
公开(公告)号:CN10257020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353013.3
申请日:2011-11-09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相原哲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板连接器、组装该板连接器的方法和将其安装到板的方法,其目的是增加板连接器固定到板的强度,而不增大壳体等。板连接器包括:壳体(20),配合连接器(50)从前侧配合到其中;形成在壳体侧面的安装槽(30);固定的固定装置(40),由金属板材制成,在固定装置的板面沿着壳体的侧面移动的同时,固定装置安装到安装槽中,固定装置的下端部固定到板。沿板面横向突出的突起锁定部(43,45)和相对于板面基本直角外弯的弯曲锁定部(44)以彼此叠置的方式垂直布置在各固定的固定装置的每个横向边缘上。另外,每个安装槽包括接收表面,其分别与突起锁定部和弯曲锁定部接触,防止锁定部向下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299498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810005621.3
申请日:2008-02-14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相原哲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456 , H01R12/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其目的是提供能够进一步变薄的板连接器。在两连接器(10,20)正确连接的情况下,从下部容纳凹槽(27S)的壁表面突出的接合突起(28)插入到设置在下部加强肋(17S)上的接合突起(18)下面,并且这些接合突起(28)可保持从下面与可接合部分(18)接触。于是,如果向上的力作用在阴性连接器(20)上,则接合突起(28)接触可接合部分(18),并且该力由下部加强肋(17S)承受。换句话说,由于作用在阴性连接器(20)上的向上的力不仅由插座(13)的上壁(13U)承受,而且也由下壁(13S)承受,所以与该力仅由上壁(13U)承受的情况相比,上壁(13U)可制作得更薄。结果,板连接器(C1)可进一步变薄。
-
公开(公告)号:CN100411256C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410104574.X
申请日:2004-12-22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629 , H01R13/64 , H01R13/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7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适于小型化的连接器。一阴性壳体(20)带有一个用于将一个配合阳性连接器(M)保持在连接状态下的锁臂(30)。锁臂(30)由一个基本上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臂部(31)和一个基本上沿着横向方向延伸的按压部(32)组成。臂部(31)可与一个作为支撑点的支撑部分(33)一起弹性变形并且带有一个可阳性连接器(M)啮合的锁定部分(34)。通过压下按压部(32),可使臂部(31)在解锁方向上移动。一对结合至阴性壳体(20)的结合部分(35)设在按压部(32)的端部。这些结合部分(35)形成为朝着按压部(32)的一个横向中点部分(32a)向上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684313A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200510065199.7
申请日:2005-04-14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639 , H01R13/633 , H01R13/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72 , H01R12/7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锁定感觉。阴性外壳40设置有锁定臂40,该锁定臂包括臂主体43,该臂主体形成有锁定部分46并在前边缘处向后折叠,该锁定臂还包括锁定部分44,该锁定部分设置在臂主体43的后端处并垂直于解除锁定部分44延伸。臂部分55从解除锁定部分44的相对侧开始倾斜地向下突出,并且联接到保护壁52的前侧的底部位置处,该保护壁设置成夹在解除锁定部分44之间,从而在三个点处受到支承。一对限制壁55在位于臂部分50后面并高于臂部分50的位置处从保护壁52的上端突出,并彼此面对。操作人员的手指与臂部分50的接触受到将进行限制的限制壁55的阻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