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6254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35795.2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N27/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077 , G01N27/4067 , G01N27/41
Abstract: 提供速热性优异、能够高精度地检测A/F、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化学计量的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1)具有极限电流式的气体传感器元件(10)。气体传感器元件(10)具有杯型的固体电解质体(11)、形成在固体电解质体(11)的内侧面(11a)的基准电极(12)、形成在固体电解质(11)的外侧面(11b)的测定电极(13)、以及加热器(20)。加热器(20)以顶端与固体电解质体(11)的内侧面(11a)相接的方式配置在固体电解质体(11)的内侧。气体传感器(1)通过在基准电极(12)与测定电极(13)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来输出依赖于排气中的氧浓度的极限电流值。测定电极(13)的轴向X的长度为0.5mm~3.0mm,测定电极(13)限制于在轴向X上距固体电解质体(11)的顶端(11c)为0.5mm~7.5mm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3424460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183571.9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N27/4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077
Abstract: 在气体传感器(1)中,气体传感器元件(2)包括具有有底的管形形状的固体电解质体(21)和被分别设置在固体电解质体(2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211、212)上的一对参考电极和测量电极(22、23)。盖子(3)被布置为覆盖气体传感器元件(2)的远端部分(201)。盖子(3)具有至少一个通孔(33),该通孔(33)被定位在气体传感器元件(2)的远端部分(201)在气体传感器(1)的纵向方向(X)上的远侧。在固体电解质体(21)的外表面(212)上,测量电极(23)被定位在重叠区域(A)之外,该重叠区域(A)在纵向方向(X)上与盖子(3)的该至少一个通孔(33)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6662548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580035795.2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N27/41
Abstract: 提供速热性优异、能够高精度地检测A/F、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化学计量的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1)具有极限电流式的气体传感器元件(10)。气体传感器元件(10)具有杯型的固体电解质体(11)、形成在固体电解质体(11)的内侧面(11a)的基准电极(12)、形成在固体电解质(11)的外侧面(11b)的测定电极(13)、以及加热器(20)。加热器(20)以顶端与固体电解质体(11)的内侧面(11a)相接的方式配置在固体电解质体(11)的内侧。气体传感器(1)通过在基准电极(12)与测定电极(13)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来输出依赖于排气中的氧浓度的极限电流值。测定电极(13)的轴向X的长度为0.5mm~3.0mm,测定电极(13)限制于在轴向X上距固体电解质体(11)的顶端(11c)为0.5mm~7.5mm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5765377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480063585.X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N27/4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09 , G01N27/4075 , G01N27/4077
Abstract: 一种氧传感器元件(1)具有:具有氧离子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体(2)、设置在固体电解质体(2)的一个表面上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测定电极(3)、设置在固体电解质体(2)的另一个表面上的具有催化作用的参比电极(35)、和用于加热测定电极(3)的加热器(5)。在利用氧传感器元件(1)测定被测定气体(G)中的氧浓度时,在被加热器(5)加热后的测定电极(3)中,暴露于被测定气体(G)的接触部位的面积(S)中的表面温度低于450℃的低温区域的面积(S1)的比例(%)为1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83231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1880045375.6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N27/41
Abstract: 气体传感器元件(10)具有:固体电解质体(20),具有氧离子传导性;设置于固体电解质体(20)的一面的第1电极膜(31);设置于固体电解质体(20)的另一面的第2电极膜(32)。第1电极膜(31)及第2电极膜(32)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极膜包含贵金属粒子(33)、具有氧离子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粒子(34)、及气孔(35),电极膜内的静电电容为80μF以下。气体传感器(1)具有气体传感器元件(10)。
-
公开(公告)号:CN11083231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80045375.6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N27/41
Abstract: 气体传感器元件(10)具有:固体电解质体(20),具有氧离子传导性;设置于固体电解质体(20)的一面的第1电极膜(31);设置于固体电解质体(20)的另一面的第2电极膜(32)。第1电极膜(31)及第2电极膜(32)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极膜包含贵金属粒子(33)、具有氧离子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粒子(34)、及气孔(35),电极膜内的静电电容为80μF以下。气体传感器(1)具有气体传感器元件(10)。
-
公开(公告)号:CN1184892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80086248.7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太阳能电池板具备太阳能电池层(4)和透过/反射切换层(5)。太阳能电池层(4)接收太阳光而发电,并且具有透光性。透过/反射切换层(5)构成为能够切换反射可见光的镜状态和使可见光透视的透视状态。通过设置透过/反射切换层(5),通过将透过/反射切换层(5)切换为透过状态来确保透明性。另外,通过将透过/反射切换层(5)切换为反射状态,使太阳光反射并入射至太阳能电池层(4),从而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层(4)中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65377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480063585.X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N27/409
Abstract: 一种氧传感器元件(1)具有:具有氧离子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体(2)、设置在固体电解质体(2)的一个表面上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测定电极(3)、设置在固体电解质体(2)的另一个表面上的具有催化作用的参比电极(35)、和用于加热测定电极(3)的加热器(5)。在利用氧传感器元件(1)测定被测定气体(G)中的氧浓度时,在被加热器(5)加热后的测定电极(3)中,暴露于被测定气体(G)的接触部位的面积(S)中的表面温度低于450℃的低温区域的面积(S1)的比例(%)为15%以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