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7225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680054705.9

    申请日:2016-09-09

    Abstract: 热交换器(1)具备:层叠有多个管(21)的层叠体(2)和联管箱(4)。联管箱具有:接合有多个管各自的延伸方向的端部的板头部(42)及接合于板头部且在与板头部之间形成内部空间的箱外壳部件(41)。在板头部形成有供多个管各自的延伸方向的端部插入的管插入孔(421),并且在管插入孔设有将管的延伸方向的端部定位于管插入孔的内部的止动部(422)。止动部设置于管插入孔的箱外壳部件侧,且构成为从层叠体的层叠方向观察时的宽度尺寸小于管插入孔的箱外壳部件的相反侧的宽度尺寸及管的延伸方向的端部的宽度尺寸。

    冷凝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74810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580034695.8

    申请日:2015-06-29

    Abstract: 一种冷凝器,具备:芯部(2)、集水箱(5)、第一调制箱(11)、以及第二调制箱(12)。芯部具有供制冷循环的制冷剂流动用的多个管(3)。第一调制箱在多个管的长度方向的侧部以沿着集水箱的方式设置。第二调制箱与第一调制箱的内部连通,并且以沿着芯部在重力方向下方侧的端部的方式设置。在集水箱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调制箱的内部以及第二调制箱的内部这两者连通的连通空间(57)。集水箱具有将连通空间的内部的液相制冷剂导入到芯部的过冷部(2b)的导入路(59)。连通空间与导入路的第一连接部(572)相对于连通空间与第二调制箱的第二连接部(573)配置在重力方向下方侧。

    冷凝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32833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680027535.5

    申请日:2016-05-25

    Abstract: 冷凝器(1)的液体接收器(10)具有沿着管(2a)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在一方的集水箱(5)侧与第一液体接收部(11)连通的第二液体接收部(12)。第二液体接收部(12)与如下部位连接:该部位配置于一方的集水箱(5)的外部并且比第一液体接收部(11)中的与制冷剂导入部(112a)连接的连接部位更靠近上方侧。并且,液体接收器(10)中的连接第一液体接收部(11)和第二液体接收部(12)的液体接收用连接部(13)的第二液体接收部(12)侧的下端部(131)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如下位置:该位置相比于靠近第二液体接收部(12)的内部的管(2a)的层叠方向上的中央位置(CL)而更靠近第二液体接收部(12)的内部的管(2a)的层叠方向上的底部(BL)侧。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7225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80054705.9

    申请日:2016-09-09

    Abstract: 热交换器(1)具备:层叠有多个管(21)的层叠体(2)和联管箱(4)。联管箱具有:接合有多个管各自的延伸方向的端部的板头部(42)及接合于板头部且在与板头部之间形成内部空间的箱外壳部件(41)。在板头部形成有供多个管各自的延伸方向的端部插入的管插入孔(421),并且在管插入孔设有将管的延伸方向的端部定位于管插入孔的内部的止动部(422)。止动部设置于管插入孔的箱外壳部件侧,且构成为从层叠体的层叠方向观察时的宽度尺寸小于管插入孔的箱外壳部件的相反侧的宽度尺寸及管的延伸方向的端部的宽度尺寸。

    冷凝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32833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7535.5

    申请日:2016-05-25

    Abstract: 冷凝器(1)的液体接收器(10)具有沿着管(2a)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在一方的集水箱(5)侧与第一液体接收部(11)连通的第二液体接收部(12)。第二液体接收部(12)与如下部位连接:该部位配置于一方的集水箱(5)的外部并且比第一液体接收部(11)中的与制冷剂导入部(112a)连接的连接部位更靠近上方侧。并且,液体接收器(10)中的连接第一液体接收部(11)和第二液体接收部(12)的液体接收用连接部(13)的第二液体接收部(12)侧的下端部(131)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如下位置:该位置相比于靠近第二液体接收部(12)的内部的管(2a)的层叠方向上的中央位置(CL)而更靠近第二液体接收部(12)的内部的管(2a)的层叠方向上的底部(BL)侧。

    热交换器
    9.
    发明公开
    热交换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885384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80042677.X

    申请日:2021-06-01

    Abstract: 热交换器(10)具备多个翅片(30),该多个翅片通过具有规定的间隔地排列配置而将热介质流路分割为多个细流路(W11)。翅片由厚壁部(301)和薄壁部(302)沿着流路长度方向交替而形成的形状构成。相邻配置的两个翅片中的一方的翅片(30a)的厚壁部(301a)与另一方的翅片(30b)的薄壁部(302b)在翅片配置方向上相对配置,并且一方的翅片的薄壁部(302a)与另一方的翅片的厚壁部(301b)被配置为在翅片配置方向上相对。

    热交换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6751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80077264.8

    申请日:2019-11-06

    Abstract: 热交换器(10)具备:内部部件(200),构成为供所述第一流体在内侧流动;及壳体(100),其是将所述内部部件收容于内侧的容器,构成为供所述第二流体在所述内部部件的周围的空间流动。所述内部部件具有:箱(210、220、230、215),所述第一流体沿着该箱的长度方向在其内侧流动;及多个管(240),该管是以其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箱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式与所述箱连接的管状的部件,并且以沿着所述箱的长度方向排列的方式彼此空开间隔地层叠。在将多个所述管排列的方向设为层叠方向时,作为所述第二流体的入口的第二入口部以及作为所述第二流体的出口的第二出口部均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沿着所述层叠方向的一侧的面即连接面(S)。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