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铸铁和球墨铸铁的制造方法、以及车辆底盘用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1379560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80032720.X

    申请日:2020-04-14

    Inventor: 飞田知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延展性且高韧性的球墨铸铁,特别提供了一种拉伸强度为700MPa以上的高强度、伸长率为10%以上、常温时的吸收能量为10.0J/cm2以上的球墨铸铁。该球墨铸铁具有如下成分组成和组织,在上述成分组成中,以质量%计,含有:C:3.0~4.0%、Si:2.0~2.4%、Cu:0.20~0.50%、Mn:0.15~0.35%、S:0.005~0.030%、以及Mg:0.03~0.06%,且Mn+Cu:0.45~0.75%,剩余部分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上述组织为铁素体层将珠光体的基体中结晶的球状石墨包围的组织,上述组织具有一处以上的上述珠光体的一部分从上述基体侧向上述球状石墨侧延伸、将上述铁素体层截断的部位。

    高刚性球墨铸铁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0692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80078299.5

    申请日:2015-09-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7/10 C22C3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提高杨氏模量而刚性高,且强度和韧性优异的球墨铸铁。一种高刚性球墨铸铁,其以质量%计含有C:高于3.0%并低于3.6%、Si:1.5~3.0%、Mn:1.0%以下、Cu:1.0%以下、P:低于0.03%、Mg:0.02~0.07%,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由C和Si的含量以式(1):CE=C%+Si%/3计算出的碳当量(CE值)为CE:3.6~4.2%,杨氏模量为170GPa以上,抗拉强度为550MPa以上,冲击值为12J/cm2以上。

    高刚性球状石墨铸铁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3664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80010622.6

    申请日:2013-02-15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使碳当量(CE值)降低、提高杨氏模量来提供刚性高的球状石墨铸铁。按质量%计,含有C:2.0%以上且不足2.7%或超过3.0%且不足3.6%、Si:1.5~3.0%、Mn:1.0%以下、Cu:1.0%以下、Mg:0.02~0.07%,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根据C和Si的含量通过式(1):CE=C(%)+Si(%)/3计算出的碳当量(CE值),在C:2.0%以上且不足2.7%的第1范围时为CE:2.8~3.2%,且在C:超过3.0%且不足3.6%的第2范围时为CE:3.6~4.2%,并且杨氏模量为170GPa以上。

    球墨铸铁和球墨铸铁的制造方法、以及车辆底盘用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1379560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080032720.X

    申请日:2020-04-14

    Inventor: 飞田知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延展性且高韧性的球墨铸铁,特别提供了一种拉伸强度为700MPa以上的高强度、伸长率为10%以上、常温时的吸收能量为10.0J/cm2以上的球墨铸铁。该球墨铸铁具有如下成分组成和组织,在上述成分组成中,以质量%计,含有:C:3.0~4.0%、Si:2.0~2.4%、Cu:0.20~0.50%、Mn:0.15~0.35%、S:0.005~0.030%、以及Mg:0.03~0.06%,且Mn+Cu:0.45~0.75%,剩余部分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上述组织为铁素体层将珠光体的基体中结晶的球状石墨包围的组织,上述组织具有一处以上的上述珠光体的一部分从上述基体侧向上述球状石墨侧延伸、将上述铁素体层截断的部位。

    高刚性球状石墨铸铁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36642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380010622.6

    申请日:2013-02-15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使碳当量(CE值)降低、提高杨氏模量来提供刚性高的球状石墨铸铁。按质量%计,含有C:2.0%以上且不足2.7%或超过3.0%且不足3.6%、Si:1.5~3.0%、Mn:1.0%以下、Cu:1.0%以下、Mg:0.02~0.07%,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根据C和Si的含量通过式(1):CE=C(%)+Si(%)/3计算出的碳当量(CE值),在C:2.0%以上且不足2.7%的第1范围时为CE:2.8~3.2%,且在C:超过3.0%且不足3.6%的第2范围时为CE:3.6~4.2%,并且杨氏模量为170GPa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