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49923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80057665.0
申请日:2011-09-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67 , F01M1/04 , F01M13/0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更确保润滑油与窜气的气液分离的四冲程发动机的气液分离装置以及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装置,以使润滑油不会排放至燃烧室。本发明的油分离器(51)具有从油循环路径分支所形成、用于从含有油雾的窜气中分离出油雾的气液分离室(117),气液分离室(117)具有:第一开口部(103),其从油循环路径导入窜气;第二开口部(105),其使从窜气分离出的润滑油回流至油循环路径;第三开口部(501g),其将被分离出油雾的窜气从气液分离室排气,并且连通至往燃烧室的进气通道。第一开口部(103)形成于第一壁(101),第三开口部(501g)形成于第二壁(501d),在气液分离室(117)中,在第一开口部(103)与第三开口部(501g)之间形成有气液分离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24992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180057665.0
申请日:2011-09-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67 , F01M1/04 , F01M13/0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更确保润滑油与窜气的气液分离的四冲程发动机的气液分离装置以及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装置,以使润滑油不会排放至燃烧室。本发明的油分离器(51)具有从油循环路径分支所形成、用于从含有油雾的窜气中分离出油雾的气液分离室(117),气液分离室(117)具有:第一开口部(103),其从油循环路径导入窜气;第二开口部(105),其使从窜气分离出的润滑油回流至油循环路径;第三开口部(501g),其将被分离出油雾的窜气从气液分离室排气,并且连通至往燃烧室的进气通道。第一开口部(103)形成于第一壁(101),第三开口部(501g)形成于第二壁(501d),在气液分离室(117)中,在第一开口部(103)与第三开口部(501g)之间形成有气液分离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