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9279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80038859.2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Abstract: 充电式吸尘器具备:利用马达(23)而产生能够将尘埃与空气一起吸入的吸入力的主体单元、向马达(23)供电的充电式的蓄电池(26)、以及以3C以上但小于10C的充电速率而对蓄电池(26)进行充电的充电器(100)。此外,充电式吸尘器具备:配置与主体单元的主体部控制电路(70)、以及配置于充电器(100)的充电器控制电路(110),主体部控制电路(70)将与蓄电池(26)相关的信息向充电器控制电路(110)输出,充电器控制电路(110)基于与蓄电池(26)相关的信息,对充电电流与充电电压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947058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80030906.2
申请日:2011-06-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52 , B25F5/00 , H01L35/30 , H01M6/50 , H01M10/44 , H01M10/46 , H02J7/0036 , H02J7/34 , H02J2001/004 , H02K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电源装置,其设置有:适配器,电连接至电动工具;燃料电池,通过在燃料与氧化剂之间引起化学反应,产生要通过适配器供给至电动工具的电力;以及充电器,用于利用燃料电池产生的电力对可再充电电池充电,该可再充电电池连接至电动工具以将电力供给至电动工具。适配器可以从电动工具拆卸。根据确定适配器是否连接至电动工具的连接确定装置,充电器在适配器没有连接至电动工具时实现第一充电模式,并且在适配器连接至电动工具时实现第二充电模式,该第二充电模式以比第一充电模式的电压和电流低的电压和电流来进行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229279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1980037144.5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Abstract: 具备:主体单元,其通过马达(23)而产生能够将尘埃与空气一起吸入的吸入力;充电式的蓄电池(26),其对马达(23)供电;充电器(100),其对蓄电池(26)进行充电;以及主体部控制电路(70),其配置于主体单元,主体部控制电路(70)基于从蓄电池(26)获取到的表示电池单体电压的电池单体电压信息、表示电池单体温度的电池单体温度信息、对蓄电池(26)进行识别的蓄电池识别信息、以及从充电器(100)获取到的对充电器(100)进行识别的充电器识别信息,对充电电流与充电电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01883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277434.1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组,即便在充电完成后持续着蓄电池组与充电器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充电电力的白白消耗。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通过充电器进行充电的蓄电池组,其具备:蓄电池单格、控制部、通信部、以及切换控制部。控制部构成为:能够向包括控制动作状态和低电力动作状态在内的多个动作状态中的任意一者切换。切换控制部将通信停止时间和状态切换判定值进行比较,在通信停止时间为状态切换判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不进行所述控制部的动作状态的切换,在通信停止时间超过了状态切换判定值的情况下,将控制部的动作状态向低电力动作状态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229279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80037144.5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Abstract: 具备:主体单元,其通过马达(23)而产生能够将尘埃与空气一起吸入的吸入力;充电式的蓄电池(26),其对马达(23)供电;充电器(100),其对蓄电池(26)进行充电;以及主体部控制电路(70),其配置于主体单元,主体部控制电路(70)基于从蓄电池(26)获取到的表示电池单体电压的电池单体电压信息、表示电池单体温度的电池单体温度信息、对蓄电池(26)进行识别的蓄电池识别信息、以及从充电器(100)获取到的对充电器(100)进行识别的充电器识别信息,对充电电流与充电电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27291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80037155.3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Inventor: 山田徹
Abstract: 具备:主体单元(20),其包括产生能够将尘埃与空气一起吸入的吸入力的马达(23)和对马达(23)进行收容的壳体(21);充电式的蓄电池(26),其对马达(23)供电;管嘴单元(40),其具有能够通过马达(23)产生的吸入力而将尘埃与空气一起吸入的吸入口(422);手柄(27),其配置于壳体(21),能够由作业者把持;以及受电线圈(281),其配置于壳体(21)的与手柄(27)对置的平面部,受电线圈(281)通过感应电力来对蓄电池(26)进行充电,该感应电力是由在与受电线圈(281)对置地配置的非接触充电器(100)的送电线圈(103)中流动的电流所产生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29279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1980038859.2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Abstract: 充电式吸尘器具备:利用马达(23)而产生能够将尘埃与空气一起吸入的吸入力的主体单元、向马达(23)供电的充电式的蓄电池(26)、以及以3C以上但小于10C的充电速率而对蓄电池(26)进行充电的充电器(100)。此外,充电式吸尘器具备:配置与主体单元的主体部控制电路(70)、以及配置于充电器(100)的充电器控制电路(110),主体部控制电路(70)将与蓄电池(26)相关的信息向充电器控制电路(110)输出,充电器控制电路(110)基于与蓄电池(26)相关的信息,对充电电流与充电电压之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947058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80030906.2
申请日:2011-06-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52 , B25F5/00 , H01L35/30 , H01M6/50 , H01M10/44 , H01M10/46 , H02J7/0036 , H02J7/34 , H02J2001/004 , H02K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电源装置,其设置有:适配器,电连接至电动工具;燃料电池,通过在燃料与氧化剂之间引起化学反应,产生要通过适配器供给至电动工具的电力;以及充电器,用于利用燃料电池产生的电力对可再充电电池充电,该可再充电电池连接至电动工具以将电力供给至电动工具。适配器可以从电动工具拆卸。根据确定适配器是否连接至电动工具的连接确定装置,充电器在适配器没有连接至电动工具时实现第一充电模式,并且在适配器连接至电动工具时实现第二充电模式,该第二充电模式以比第一充电模式的电压和电流低的电压和电流来进行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02376922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110236745.4
申请日:2011-08-18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55 , H01M2/1022 , H01M2/1044 , H01M2/30 , H01M2/36 , H01M10/42 , H04M1/0252 , Y02E60/12
Abstract: 一种电池组,具备:外部连接端子(33),固定在组件基板(74)上,与二次电池(39)连接,并且露出到壳体(31)的外部;以及卡止钩(37b),从壳体的表面突出,用于在充电器(100)上安装了电池组的状态下进行保持,为了使卡止钩从壳体的表面突出而在壳体的一个表面上开口有钩开口窗(24),并且,在与设置了钩开口窗的面不同的另一个表面上开口有排水孔(28),设置有隔肋(25),该隔肋从钩开口窗延长到壳体内部,并且隔开从钩开口窗连通的路径和安装到组件基板上的电子电路,由用隔肋隔开的连通路径,使钩开口窗和排水孔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2376922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236745.4
申请日:2011-08-18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55 , H01M2/1022 , H01M2/1044 , H01M2/30 , H01M2/36 , H01M10/42 , H04M1/0252 , Y02E60/12
Abstract: 一种电池组,具备:外部连接端子(33),固定在组件基板(74)上,与二次电池(39)连接,并且露出到壳体(31)的外部;以及卡止钩(37b),从壳体的表面突出,用于在充电器(100)上安装了电池组的状态下进行保持,为了使卡止钩从壳体的表面突出而在壳体的一个表面上开口有钩开口窗(24),并且,在与设置了钩开口窗的面不同的另一个表面上开口有排水孔(28),设置有隔肋(25),该隔肋从钩开口窗延长到壳体内部,并且隔开从钩开口窗连通的路径和安装到组件基板上的电子电路,由用隔肋隔开的连通路径,使钩开口窗和排水孔连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