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77376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229928.3
申请日:2011-08-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9/06 , H01H2300/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马达驱动开关,目的在于即便是在马达驱动开关的接点发生热胶着的情况下也不损伤马达的定子绕组。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马达驱动开关,在马达的起动操作中,第一接点(21)切换至电源P侧端子(3)的时刻被设定成比第二接点(22)切换至电枢P侧端子(6)的时刻早,在上述马达的起动解除操作中,第二接点(22)切换至电枢N侧端子(4)的时刻被设定成比第一接点(22)切换至电枢P侧端子(1)的时刻早。
-
公开(公告)号:CN11277590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011195114.8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IPC: B25D1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往复移动工具。电动锤(11)、减振机构(7)和可动壳体(15)。减振机构被设置于主体壳体(11),包括向与活塞(337)相反的方向移动的至少1个配重。可动壳体包括把持部(181),通过第1弹性部件和第2弹性部件连接于主体壳体,其能够在初始位置与比初始位置接近主体壳体的接近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相对移动。至少1个配重的重心(G)相对于驱动轴线(A1)位于在上下方向上偏移的位置。第1弹性部件在上下方向上被配置在比第2弹性部件接近重心的位置。可动壳体被配置于接近位置时的第1弹性部件的载荷比第2弹性部件的载荷小。据此,提供往复移动工具中的减振机构的合理配置。(101)具有电机(2)、驱动机构(3)、主体壳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377376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110229928.3
申请日:2011-08-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9/06 , H01H2300/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马达驱动开关,目的在于即便是在马达驱动开关的接点发生热胶着的情况下也不损伤马达的定子绕组。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马达驱动开关,在马达的起动操作中,第一接点(21)切换至电源P侧端子((3))的时刻被设定成比第二接点(22)切换至电枢P侧端子((6))的时刻早,在上述马达的起动解除操作中,第二接点(22)切换至电枢N侧端子((4))的时刻被设定成比第一接点(22)切换至电枢P侧端子((1))的时刻早。
-
公开(公告)号:CN11653318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045655.X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IPC: B25D1/00 , B25D17/00 , B25F5/02 , F21V33/00 , H02K5/24 , H02K5/22 , H02K11/30 , F21W131/403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冲击工具具有第1外壳、电机、第2外壳和控制器,其中,所述电机被收容于第1外壳;所述第2外壳覆盖第1外壳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控制器被收容于第2外壳。第2外壳以能相对于第1外壳沿与驱动轴线平行的第1方向移动的方式通过至少1个弹性部件连接于第1外壳。第2外壳具有布线用的至少1个开口,所述至少1个开口使第2外壳的内部与外部相连通。从控制器延伸的至少1根电线通过第2外壳的至少1个开口向第2外壳的外侧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1277590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195114.8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IPC: B25D1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往复移动工具。电动锤(101)具有电机(2)、驱动机构(3)、主体壳体(11)、减振机构(7)和可动壳体(15)。减振机构被设置于主体壳体(11),包括向与活塞(337)相反的方向移动的至少1个配重。可动壳体包括把持部(181),通过第1弹性部件和第2弹性部件连接于主体壳体,其能够在初始位置与比初始位置接近主体壳体的接近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相对移动。至少1个配重的重心(G)相对于驱动轴线(A1)位于在上下方向上偏移的位置。第1弹性部件在上下方向上被配置在比第2弹性部件接近重心的位置。可动壳体被配置于接近位置时的第1弹性部件的载荷比第2弹性部件的载荷小。据此,提供往复移动工具中的减振机构的合理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009407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010273921.7
申请日:2010-09-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21/08 , B25F5/02 , H01H9/04 , H01H9/06 , H01H2009/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的手柄防水结构。以往没有对电动螺丝刀的正反切换手柄的转动支承部的防水结构进行充分的考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针对这种手柄类的防水性能。在正反切换手柄(15)的转动支承部(15c)上安装衬垫(16),使其与支承凹部(13a)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由此实现防水,并且在转动支承部(15c)上设置槽部(20),在该槽部(20)中嵌入衬垫(16),从而将衬垫(16)与转动支承部(15c)之间形成异物侵入路径的迷宫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2009407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273921.7
申请日:2010-09-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21/08 , B25F5/02 , H01H9/04 , H01H9/06 , H01H2009/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的手柄防水结构。以往没有对电动螺丝刀的正反切换手柄的转动支承部的防水结构进行充分的考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针对这种手柄类的防水性能。在正反切换手柄(15)的转动支承部(15c)上安装衬垫(16),使其与支承凹部(13a)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由此实现防水,并且在转动支承部(15c)上设置槽部(20),在该槽部(20)中嵌入衬垫(16),从而将衬垫(16)与转动支承部(15c)之间形成异物侵入路径的迷宫结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