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作业工具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853857B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610001929.1

    申请日:2006-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F5/02 B25F5/006

    Abstract: 一种旋转式作业工具。本发明的旋转式作业工具(101)具有作业工具主体(103)、前端工具(115)、和手柄(109),前端工具(115)被配置在作业工具主体(103)上,并通过进行旋转运动对被加工材料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手柄(109)被卡合在作业工具主体(115)中的规定的初始位置上,并且沿作业工具主体(115)的长轴方向延伸。手柄(109)相对于作业工具主体(103)而言可以以其与作业工具主体(103)的结合区域(121)为转动支点、向其与作业工具主体(103)的长轴方向相交叉的任意方向进行相对转动,在作业工具主体(103)和手柄(109)之间,夹设着对该手柄(109)相对于作业工具主体(103)的相对转动作用弹力以使手柄(109)返回到初始位置的弹性体(129)。

    园艺修整机和动力工具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20632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0910206103.2

    申请日:2009-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园艺修整机和动力工具。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园艺修整机包括:一对剪切刀片;原动机,其构造成驱动该对剪切刀片;内壳,其容纳所述原动机;外壳,其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内壳并且包括构造成被使用者抓握的主手柄和前手柄;用于所述原动机的起动开关,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主手柄上;和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的隔振体,其中所述外壳经由所述至少一个隔振体支撑所述内壳,其中所述外壳包括至少一个横梁,所述横梁从所述外壳的一个侧壁延伸到所述外壳的另一个侧壁,所述内壳包括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外壳的所述至少一个横梁穿过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隔振体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通孔的各个相应的端部。

    旋转式作业工具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53857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610001929.1

    申请日:2006-0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F5/02 B25F5/006

    Abstract: 一种旋转式作业工具。本发明的旋转式作业工具(101)具有作业工具主体(103)、前端工具(115)、和手柄(109),前端工具(115)被配置在作业工具主体(103)上,并通过进行旋转运动对被加工材料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手柄(109)被卡合在作业工具主体(115)中的规定的初始位置上,并且沿作业工具主体(115)的长轴方向延伸。手柄(109)相对于作业工具主体(103)而言可以以其与作业工具主体(103)的结合区域(121)为转动支点、向其与作业工具主体(103)的长轴方向相交叉的任意方向进行相对转动,在作业工具主体(103)和手柄(109)之间,夹设着对该手柄(109)相对于作业工具主体(103)的相对转动作用弹力以使手柄(109)返回到初始位置的弹性体(129)。

    握柄
    6.
    发明授权
    握柄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09303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610071083.9

    申请日:2006-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F5/026 B25F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在作业工具上而使用的握柄,有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本发明的握柄(121)具有:可安装在作业工具(101)上的安装部(123);插入了安装部(123)的同时,与该插入的安装部(123)以能够至少向着与作业工具(101)的振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相连接的筒状的把手部(125);配置在该把手部(125)的筒内周面和安装部(123)的外周面之间,对把手部(125)相对于安装部(123)的相对移动动作作用反弹力的弹性体(131),把手部(125)具有覆盖该把手部(125)的外表面的弹性构件(133),该弹性构件(133)与弹性体(131)一体形成。

    隔振手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93854A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200410077102.X

    申请日:2004-0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D17/043 B25F5/006 B25F5/0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技术,其能够有效地获得稳定的减振效果。代表性的隔振手柄可包括一本体、一握持部和一弹性件。该手柄本体设置成可连接到电动工具上。该握持部连接到手柄本体,使得该握持部能够至少沿与电动工具的振动方向基本上相同的方向,相对于手柄本体运动。该弹性件设置在该手柄本体和该握持部之间。当握持部运动时,该弹性件施加一偏压力至该握持部。根据本发明,不管用户握持该握持部的力是大还是小,可以通过弹性件的振动吸收功能来稳定地降低握持部的振动。

    隔振手柄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71140C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410077102.X

    申请日:2004-0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D17/043 B25F5/006 B25F5/026

    Abstract: 一种隔振手柄,包括:连接到电动工具上的手柄本体;沿纵向延伸的握持部,其具有两端部;和弹性件,其中还包括枢轴,设在握持部的端部,该枢轴将握持部连接到手柄本体,以致设有枢轴的握持部的端部比不设枢轴的握持部的另一端部更靠近于电动工具,当手柄本体连接到电动工具上,并当电动工具的振动经手柄本体传到握持部,其中该枢轴允许握持部相对于手柄本体围绕着枢轴旋转;弹性件设置在手柄本体和不设枢轴的握持部的端部之间,当振动经手柄本体传到握持部时,并且当握持部相对于手柄本体围绕枢轴旋转时,弹性件施加偏压力至握持部。根据本发明,不管用户握持该握持部的力是大还是小,可以通过弹性件的振动吸收功能来稳定地降低握持部的振动。

    握柄
    10.
    发明公开
    握柄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840295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71083.9

    申请日:2006-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F5/026 B25F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在作业工具上而使用的握柄,有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本发明的握柄(121)具有:可安装在作业工具(101)上的安装部(123);插入了安装部(123)的同时,与该插入的安装部(123)以能够至少向着与作业工具(101)的振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相连接的筒状的把手部(125);配置在该把手部(125)的筒内周面和安装部(123)的外周面之间,对把手部(125)相对于安装部(123)的相对移动动作作用反弹力的弹性体(131),把手部(125)具有覆盖该把手部(125)的外表面的弹性构件(133),该弹性构件(133)与弹性体(131)一体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