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93521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180023971.2
申请日:2011-04-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3H9/1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1/107 , H03H9/145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声表面波装置。在压电基板上具有以覆盖IDT电极的方式形成的电介质膜的声表面波装置中,实现谐振特性、过滤器特性等的频率特性的改善。本发明涉及的声表面波装置(1),具有:表面形成有槽(10a)的压电基板(10)、IDT电极(11)、以及电介质膜(12)。IDT电极(11),具有位于槽(10a)内的第一电极层(11a)、和位于槽(10a)外的第二电极层(11b)。电介质膜(12),以覆盖IDT电极(11)的方式而被形成在所述压电基板(10)上。第二电极层(11b)向着与压电基板(10)相反的一侧顶端越来越细。
-
公开(公告)号:CN110771038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80040875.0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3H9/25
Abstract: 弹性波装置(1)具备:元件基板(10),具有压电性;功能电极(21),设置在元件基板(10)中的第一主面(10a);引出布线(221a、222a),与功能电极(21)电连接,设置为从元件基板(10)中的第一主面(10a)起到达侧面(10c);外部端子(51、52),与引出布线(221a、222a)电连接,设置在元件基板(10)中的第二主面(10b)上;第一树脂部(31),设置为对弹性波装置(1)进行密封;以及第二树脂部(32),至少设置在设置于侧面(10c)的引出布线(221a、222a)与第一树脂部(31)之间。第二树脂部(32)的杨氏模量比第一树脂部(31)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77103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80040873.1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3H9/25
Abstract: 弹性波装置(1)具备:功能电极(21),设置在元件基板(10)的第一主面(10a)上;引出布线(221b、222b),与功能电极(21)电连接,在与第一主面(10a)背对的第二主面(10b)上相互相邻;外部端子(51、52),与引出布线(221b、222b)各自连接,设置在第二主面(10b)上;第一树脂部(31),对弹性波装置(1)进行密封;以及第二树脂部(32),设置在元件基板(10)与第一树脂部(31)之间,且设置在第二主面(10b)上。第二树脂部(32)的杨氏模量比第一树脂部(31)小,第一树脂部(31)与第二树脂部(32)相接,第一树脂部(31)与第二树脂部(32)相接的界面(f1)位于比引出布线(221b、222b)靠安装基板(60)侧。
-
公开(公告)号:CN102893521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80023971.2
申请日:2011-04-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3H9/1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1/107 , H03H9/145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声表面波装置。在压电基板上具有以覆盖IDT电极的方式形成的电介质膜的声表面波装置中,实现谐振特性、过滤器特性等的频率特性的改善。本发明涉及的声表面波装置(1),具有:表面形成有槽(10a)的压电基板(10)、IDT电极(11)、以及电介质膜(12)。IDT电极(11),具有位于槽(10a)内的第一电极层(11a)、和位于槽(10a)外的第二电极层(11b)。电介质膜(12),以覆盖IDT电极(11)的方式而被形成在所述压电基板(10)上。第二电极层(11b)向着与压电基板(10)相反的一侧顶端越来越细。
-
公开(公告)号:CN11077103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880040875.0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3H9/25
Abstract: 弹性波装置(1)具备:元件基板(10),具有压电性;功能电极(21),设置在元件基板(10)中的第一主面(10a);引出布线(221a、222a),与功能电极(21)电连接,设置为从元件基板(10)中的第一主面(10a)起到达侧面(10c);外部端子(51、52),与引出布线(221a、222a)电连接,设置在元件基板(10)中的第二主面(10b)上;第一树脂部(31),设置为对弹性波装置(1)进行密封;以及第二树脂部(32),至少设置在设置于侧面(10c)的引出布线(221a、222a)与第一树脂部(31)之间。第二树脂部(32)的杨氏模量比第一树脂部(31)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77103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880040873.1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3H9/25
Abstract: 弹性波装置(1)具备:功能电极(21),设置在元件基板(10)的第一主面(10a)上;引出布线(221b、222b),与功能电极(21)电连接,在与第一主面(10a)背对的第二主面(10b)上相互相邻;外部端子(51、52),与引出布线(221b、222b)各自连接,设置在第二主面(10b)上;第一树脂部(31),对弹性波装置(1)进行密封;以及第二树脂部(32),设置在元件基板(10)与第一树脂部(31)之间,且设置在第二主面(10b)上。第二树脂部(32)的杨氏模量比第一树脂部(31)小,第一树脂部(31)与第二树脂部(32)相接,第一树脂部(31)与第二树脂部(32)相接的界面(f1)位于比引出布线(221b、222b)靠安装基板(60)侧。
-
公开(公告)号:CN106716827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580052453.1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Abstract: 压电模块(10)具备压电薄膜(20)、固定层(30)以及支承基板(40)。压电薄膜(20)通过固定层(30)支承在支承基板(40)。在压电薄膜(20)的表面形成有功能导体(211、212)。在固定层(30)形成有空隙(300),使得包括与功能导体(211、212)重叠的区域。在支承基板(40)的固定层(30)侧的面,在空隙(300)的区域内形成有构成电路元件的导体图案(50)。
-
公开(公告)号:CN106716827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80052453.1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Abstract: 压电模块(10)具备压电薄膜(20)、固定层(30)以及支承基板(40)。压电薄膜(20)通过固定层(30)支承在支承基板(40)。在压电薄膜(20)的表面形成有功能导体(211、212)。在固定层(30)形成有空隙(300),使得包括与功能导体(211、212)重叠的区域。在支承基板(40)的固定层(30)侧的面,在空隙(300)的区域内形成有构成电路元件的导体图案(50)。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