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53833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180049626.6

    申请日:2011-10-13

    Inventor: 兴梠惠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438 B66B5/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但载荷耐受性高的曳引机。因此,在曳引机(1)中包括:曳引轮(10);左侧支架(11)及右侧支架(12),它们在轴方向的两端以使曳引轮(10)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曳引轮(10);转子(4),其设置于曳引轮(10)的左侧支架(11)侧的端部;定子(5),其设置在与转子(4)的内径侧相对的位置;制动盘(30),其与曳引轮(10)同轴地设置于曳引轮(10)的右侧支架(12)侧的端部;制动装置(31),其设置于右侧支架(12),对制动盘(30)施加压力而进行制动。

    曳引机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290725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680070208.8

    申请日:2016-12-01

    Abstract: 在具有轴承(3、4)的驱动绳轮(2)的贯通孔(2a)中插入有支柱(9)。支柱(9)由轴承(3、4)支承。支柱(9)的两端嵌合组装于制动支架(14)和马达支架(17)。制动支架(14)和马达支架(17)固定于底座(22)。设于驱动绳轮(2)的端面的转子(11)和设于马达支架(17)的定子(18)同心配置。由于采用了这种构造,因此曳引机容易分解、组装。

    电梯升降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12387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0980130659.6

    申请日:2009-08-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4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升降装置(1),其具有:定子(4),该定子通过将定子芯(3)安装在框架(2)的内周上而形成;转子(11),该转子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7、8)而使轴(6)可旋转地支承在布置于框架(2)中的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9、10)上,转子芯(5)安装在所述轴上。槽轮(12)安装在轴(6)凸出至第一轴承(7)的外侧的凸出端部部分上。并排布置钢丝绳槽(13)的钢丝绳卷绕表面(14)形成于槽轮(12)的外周上。所述槽轮(12)在钢丝绳卷绕表面(14)的内周侧具有将第一轴承(7)插入其中的轴承插入部分(15),该第一轴承(7)插入轴承插入部分(15)中。

    电梯升降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12387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80130659.6

    申请日:2009-08-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4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升降装置(1),其具有:定子(4),该定子通过将定子芯(3)安装在框架(2)的内周上而形成;转子(11),该转子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7、8)而使轴(6)可旋转地支承在布置于框架(2)中的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9、10)上,转子芯(5)安装在所述轴上。槽轮(12)安装在轴(6)凸出至第一轴承(7)的外侧的凸出端部部分上。并排布置钢丝绳槽(13)的钢丝绳卷绕表面(14)形成于槽轮(12)的外周上。所述槽轮(12)在钢丝绳卷绕表面(14)的内周侧具有将第一轴承(7)插入其中的轴承插入部分(15),该第一轴承(7)插入轴承插入部分(15)中。

    曳引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5383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49626.6

    申请日:2011-10-13

    Inventor: 兴梠惠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438 B66B5/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但载荷耐受性高的曳引机。因此,在曳引机(1)中包括:曳引轮(10);左侧支架(11)及右侧支架(12),它们在轴方向的两端以使曳引轮(10)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曳引轮(10);转子(4),其设置于曳引轮(10)的左侧支架(11)侧的端部;定子(5),其设置在与转子(4)的内径侧相对的位置;制动盘(30),其与曳引轮(10)同轴地设置于曳引轮(10)的右侧支架(12)侧的端部;制动装置(31),其设置于右侧支架(12),对制动盘(30)施加压力而进行制动。

    曳引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90725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80070208.8

    申请日:2016-12-01

    Abstract: 在具有轴承(3、4)的驱动绳轮(2)的贯通孔(2a)中插入有支柱(9)。支柱(9)由轴承(3、4)支承。支柱(9)的两端嵌合组装于制动支架(14)和马达支架(17)。制动支架(14)和马达支架(17)固定于底座(22)。设于驱动绳轮(2)的端面的转子(11)和设于马达支架(17)的定子(18)同心配置。由于采用了这种构造,因此曳引机容易分解、组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