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52225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080056168.4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102 , F04C2230/41 , F04C2230/92 , F04C2270/16 , F05C2251/10
Abstract: 一种齿轮型泵,其中,由驱动源驱动的驱动侧转子(2)和由该驱动侧转子驱动的被驱动侧转子(3)一边啮合一边旋转以输送工作流体,仅对驱动侧转子(2)和被驱动侧转子(3)中的一方实施水蒸汽处理,对另一方不作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850928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310614440.1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IPC: F04C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4/223 , F04C2/10 , F04C14/10 , F04C14/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内接齿轮式泵包括:内转子,相对于其旋转中心具有规定的偏心量地旋转的外转子,将该外转子旋转自如地包持并形成有至少三个凸轮突起部的外环,具有转子室的泵壳,数量与上述凸轮突起部相同的销,以及使上述外环摆动的操作机构。并且上述销的位置以如下方式设定:上述外环的包持内周部的直径中心在上述操作机构的作用下进行顺延于以上述内转子的旋转中心为中心、以上述偏心量为半径的轨迹圆上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850928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10614440.1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IPC: F04C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4/223 , F04C2/10 , F04C14/10 , F04C14/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内接齿轮式泵包括:内转子,相对于其旋转中心具有规定的偏心量地旋转的外转子,将该外转子旋转自如地包持并形成有至少三个凸轮突起部的外环,具有转子室的泵壳,数量与上述凸轮突起部相同的销,以及使上述外环摆动的操作机构。并且上述销的位置以如下方式设定:上述外环的包持内周部的直径中心在上述操作机构的作用下进行顺延于以上述内转子的旋转中心为中心、以上述偏心量为半径的轨迹圆上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652225A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080056168.4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102 , F04C2230/41 , F04C2230/92 , F04C2270/16 , F05C2251/10
Abstract: 一种齿轮型泵,其中,由驱动源驱动的驱动侧转子(2)和由该驱动侧转子驱动的被驱动侧转子(3)一边啮合一边旋转以输送工作流体,仅对驱动侧转子(2)和被驱动侧转子(3)中的一方实施水蒸汽处理,对另一方不作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245722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810009276.0
申请日:2008-01-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IPC: F01M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泵的压力控制装置,具有多个排出源,通过改进油路切换的方法而保持与一般流泵的压力特性相同的特性,同时降低摩擦。包括:第1排出通路;第1返回通路;第2排出通路;第2返回通路;压力控制阀。第1排出通路与第2排出通路连结,在低转速区域,以仅第1排出通路以及第2排出通路开口的状态控制流路,在中转速区域,以第1排出通路与第2排出通路开口且第1排出通路封闭而第2返回通路开口的状态控制流路,在高转速区域,以第2排出通路封闭而第1排出通路开口且第1返回通路以及第2返回通路开口的状态控制流路。
-
公开(公告)号:CN101245722A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810009276.0
申请日:2008-01-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IPC: F01M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泵的压力控制装置,具有多个排出源,通过改进油路切换的方法而保持与一般流泵的压力特性相同的特性,同时降低摩擦。包括:从第1组转子向发动机供油的第1排出通路;返回到该转子吸入侧的第1返回通路;从第二组转子向发动机供油的第2排出通路;返回到第2组转子吸入侧的第2返回通路;在第2组转子的排出口与第1排出通路之间设置阀主体的压力控制阀。第1排出通路与第2排出通路连结,在低转速区域,以仅第1排出通路以及第2排出通路开口的状态控制流路,在中转速区域,以第1排出通路与第2排出通路开口且第1排出通路封闭而第2返回通路开口的状态控制流路,在高转速区域,以第2排出通路封闭而第1排出通路开口且第1返回通路以及第2返回通路开口的状态控制流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