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74889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10089272.9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久保田
IPC: F16L2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21/04 , F16L17/032 , F16L21/02 , F16L21/03 , F16L21/08 , F16L27/12 , F16L37/0842 , F16L37/088
Abstract: 本发明的管接头通过环形的密封件把管接头的承接口与插口间密封。密封件的栓塞部具有与踵部连续的第一栓塞、位于比第一栓塞更靠承接口内侧的第二栓塞、和存在于第一栓塞与第二栓塞的边界的缩颈部。第一栓塞压接在承接口的内周面,第二栓塞压接在插口的外周面。第二栓塞在被设于承接口跟插口间之前的自然状态下从第一栓塞朝管中心倾斜,其内径在所述自然状态下小于插口的外径,而且,能通过缩颈部的弹性变形沿管径方向自由地扩大缩小。
-
公开(公告)号:CN103174889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89272.9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久保田
IPC: F16L2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21/04 , F16L17/032 , F16L21/02 , F16L21/03 , F16L21/08 , F16L27/12 , F16L37/0842 , F16L37/088
Abstract: 本发明的管接头通过环形的密封件把管接头的承接口与插口间密封。密封件的栓塞部具有与踵部连续的第一栓塞、位于比第一栓塞更靠承接口内侧的第二栓塞、和存在于第一栓塞与第二栓塞的边界的缩颈部。第一栓塞压接在承接口的内周面,第二栓塞压接在插口的外周面。第二栓塞在被设于承接口跟插口间之前的自然状态下从第一栓塞朝管中心倾斜,其内径在所述自然状态下小于插口的外径,而且,能通过缩颈部的弹性变形沿管径方向自由地扩大缩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065811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452347.4
申请日:2013-06-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久保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21/03 , F16J15/022 , F16J15/028 , F16K3/30 , F16K27/00 , F16L21/04 , F16L21/08 , F16L23/024 , F16L23/032 , F16L23/162 , F16L23/22 , F16L37/0845
Abstract: 在球状部(18)的外周部形成有第1凸部(19),在球状部(18)的承接口里端部形成有第2凸部(20),且形成有从跟部(17)的内周向第2凸部(20)的内周缩径的锥部(28),第3凸部(21)形成在锥部(28)上并向径向内侧突出,第3凸部(21)的内径比插入口的外径小而比第2凸部(20)的内径大,与锥部(28)的倾斜方向(G)相反的倾斜方向上的第1凸部(19)至第3凸部(21)的第1尺寸(B),形成得比径向(A)上的第1凸部(19)至第2凸部(20)的第2尺寸(C)小,第1凸部(19)与第3凸部(21)之间被沿径向(A)压缩,从而承接口与插入口之间的水密性得到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4364570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380031141.3
申请日:2013-06-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久保田
IPC: F16L2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21/03 , F16J15/022 , F16J15/028 , F16K3/30 , F16K27/00 , F16L21/04 , F16L21/08 , F16L23/024 , F16L23/032 , F16L23/162 , F16L23/22 , F16L37/0845
Abstract: 在球状部(18)的外周部形成有第1凸部(19),在球状部(18)的承接口里端部形成有第2凸部(20),且形成有从跟部(17)的内周向第2凸部(20)的内周缩径的锥部(28),第3凸部(21)形成在锥部(28)上并向径向内侧突出,第3凸部(21)的内径比插入口的外径小而比第2凸部(20)的内径大,与锥部(28)的倾斜方向(G)相反的倾斜方向上的第1凸部(19)至第3凸部(21)的第1尺寸(B),形成得比径向(A)上的第1凸部(19)至第2凸部(20)的第2尺寸(C)小,第1凸部(19)与第3凸部(21)之间被沿径向(A)压缩,从而承接口与插入口之间的水密性得到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3133793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88677.0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久保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21/04 , F16L17/032 , F16L21/02 , F16L21/03 , F16L21/08 , F16L27/12 , F16L37/0842 , F16L37/088
Abstract: 本发明的管接头通过环形的密封件把管接头的承接口与插口间密封。密封件的栓塞部具有与踵部连续的第一栓塞、位于比第一栓塞更靠承接口内侧的第二栓塞、和存在于第一栓塞与第二栓塞的边界的缩颈部。第一栓塞压接在承接口的内周面,第二栓塞压接在插口的外周面。第二栓塞在被设于承接口跟插口间之前的自然状态下从第一栓塞朝管中心倾斜,其内径在所述自然状态下小于插口的外径,而且,能通过缩颈部的弹性变形沿管径方向自由地扩大缩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301172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80005536.2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久保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21/04 , F16L17/032 , F16L21/02 , F16L21/03 , F16L21/08 , F16L27/12 , F16L37/0842 , F16L37/088
Abstract: 本发明的管接头通过环形的密封件把管接头的承接口与插口间密封。密封件的栓塞部具有与踵部连续的第一栓塞、位于比第一栓塞更靠承接口内侧的第二栓塞、和存在于第一栓塞与第二栓塞的边界的缩颈部。第一栓塞压接在承接口的内周面,第二栓塞压接在插口的外周面。第二栓塞在被设于承接口跟插口间之前的自然状态下从第一栓塞朝管中心倾斜,其内径在所述自然状态下小于插口的外径,而且,能通过缩颈部的弹性变形沿管径方向自由地扩大缩小。
-
公开(公告)号:CN10392543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161002.9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久保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21/04 , F16L17/032 , F16L21/02 , F16L21/03 , F16L21/08 , F16L27/12 , F16L37/0842 , F16L37/088
Abstract: 本发明的管接头通过环形的密封件把管接头的承接口与插口间密封。密封件的栓塞部具有与踵部连续的第一栓塞、位于比第一栓塞更靠承接口内侧的第二栓塞、和存在于第一栓塞与第二栓塞的边界的缩颈部。第一栓塞压接在承接口的内周面,第二栓塞压接在插口的外周面。第二栓塞在被设于承接口跟插口间之前的自然状态下从第一栓塞朝管中心倾斜,其内径在所述自然状态下小于插口的外径,而且,能通过缩颈部的弹性变形沿管径方向自由地扩大缩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59359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80054412.1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久保田
IPC: F16L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7/088 , E03F3/06 , F16J15/064 , F16L1/09 , F16L1/10 , F16L21/08 , F16L2201/10 , F16L2201/60 , G01N21/88
Abstract: 一种管接头结构,以经由密封部件(4)而在形成于一方的管的端部的接受口(2A)的内部插入有形成于另一方的管的端部的插口的方式构成,该密封部件(4)具备跟部(4a)和球状部(4b),该跟部(4a)嵌入于在接受口的内周部形成的凹部(2B),该球状部(4b)被压缩在接受口的内周面和插口的外周面之间,并且在收容于凹部(2B)的跟部(4a)设置有标记部件(4c),对于该管接头结构,由标记检测装置(C2)从插口侧的管沿着管的轴心方向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查接受口周部,基于是否检测到标记部件(4c)来判断接合状态的好或坏。
-
公开(公告)号:CN104364570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80031141.3
申请日:2013-06-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久保田
IPC: F16L2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21/03 , F16J15/022 , F16J15/028 , F16K3/30 , F16K27/00 , F16L21/04 , F16L21/08 , F16L23/024 , F16L23/032 , F16L23/162 , F16L23/22 , F16L37/0845
Abstract: 在球状部(18)的外周部形成有第1凸部(19),在球状部(18)的承接口里端部形成有第2凸部(20),且形成有从跟部(17)的内周向第2凸部(20)的内周缩径的锥部(28),第3凸部(21)形成在锥部(28)上并向径向内侧突出,第3凸部(21)的内径比插入口的外径小而比第2凸部(20)的内径大,与锥部(28)的倾斜方向(G)相反的倾斜方向上的第1凸部(19)至第3凸部(21)的第1尺寸(B),形成得比径向(A)上的第1凸部(19)至第2凸部(20)的第2尺寸(C)小,第1凸部(19)与第3凸部(21)之间被沿径向(A)压缩,从而承接口与插入口之间的水密性得到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2301172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080005536.2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久保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21/04 , F16L17/032 , F16L21/02 , F16L21/03 , F16L21/08 , F16L27/12 , F16L37/0842 , F16L37/088
Abstract: 本发明的管接头通过环形的密封件把管接头的承接口与插口间密封。密封件的栓塞部具有与踵部连续的第一栓塞、位于比第一栓塞更靠承接口内侧的第二栓塞、和存在于第一栓塞与第二栓塞的边界的缩颈部。第一栓塞压接在承接口的内周面,第二栓塞压接在插口的外周面。第二栓塞在被设于承接口跟插口间之前的自然状态下从第一栓塞朝管中心倾斜,其内径在所述自然状态下小于插口的外径,而且,能通过缩颈部的弹性变形沿管径方向自由地扩大缩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