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73144A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200510054846.4
申请日:2001-06-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触媒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17/3655 , C03C17/007 , C03C17/34 , C03C17/36 , C03C17/3676 , C03C2217/425 , C03C2217/445 , C03C2217/475 , C03C2217/76 , C03C2217/78 , Y10T428/249953 , Y10T428/249962 , Y10T428/249998 , Y10T428/25 , Y10T428/2982 , Y10T428/2984 , Y10T428/2991 , Y10T428/2993 , Y10T428/2995 , Y10T428/2996 , Y10T428/299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无机化合物颗粒,它包括:壳,以及封入壳中的多孔物质或空腔。还提供了制备所述无机化合物颗粒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制备二氧化硅源(原材料)和非二氧化硅无机化合物源(原材料)的碱性水溶液,或者预先制备二氧化硅源和非二氧化硅无机化合物源的混合物的水溶液;从多孔材料前体颗粒中至少部分地将非二氧化硅的无机化合物(除了硅和氧以外的元素)选择性地除去;将可水解的有机硅化合物或硅酸溶液加入步骤2中制得的多孔材料颗粒(包括壳中有空腔的颗粒的前体)的分散液中。
-
公开(公告)号:CN1436156A
公开(公告)日:2003-08-13
申请号:CN01807058.2
申请日:2001-06-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触媒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17/3655 , C03C17/007 , C03C17/34 , C03C17/36 , C03C17/3676 , C03C2217/425 , C03C2217/445 , C03C2217/475 , C03C2217/76 , C03C2217/78 , Y10T428/249953 , Y10T428/249962 , Y10T428/249998 , Y10T428/25 , Y10T428/2982 , Y10T428/2984 , Y10T428/2991 , Y10T428/2993 , Y10T428/2995 , Y10T428/2996 , Y10T428/2998
Abstract: 提供一种透明涂膜基片,它具有折射指数较小、收缩性能较低的透明膜;该透明膜对基片或在基片上形成的透明导电膜有极好的附着性,并且具有极好的膜强度、防水性、耐化学性等性质。透明涂膜基片由基片和在基片的表面上形成的透明涂膜形成,透明涂膜包含(i)含有具有氟代烷基的聚硅酮的基质,(ii)由壳和封入壳中的多孔物质或空腔构成的无机化合物颗粒,所述多孔物质或空腔在所形成的透明涂膜中保持不变。
-
公开(公告)号:CN1200902C
公开(公告)日:2005-05-11
申请号:CN01807058.2
申请日:2001-06-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触媒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17/3655 , C03C17/007 , C03C17/34 , C03C17/36 , C03C17/3676 , C03C2217/425 , C03C2217/445 , C03C2217/475 , C03C2217/76 , C03C2217/78 , Y10T428/249953 , Y10T428/249962 , Y10T428/249998 , Y10T428/25 , Y10T428/2982 , Y10T428/2984 , Y10T428/2991 , Y10T428/2993 , Y10T428/2995 , Y10T428/2996 , Y10T428/2998
Abstract: 提供一种透明涂膜基片,它具有折射指数较小、收缩性能较低的透明膜;该透明膜对基片或在基片上形成的透明导电膜有极好的附着性,并且具有极好的膜强度、防水性、耐化学性等性质。透明涂膜基片由基片和在基片的表面上形成的透明涂膜形成,透明涂膜包含(i)含有具有氟代烷基的聚硅酮的基质,(ii)由壳和封入壳中的多孔物质或空腔构成的无机化合物颗粒,所述多孔物质或空腔在所形成的透明涂膜中保持不变。
-
公开(公告)号:CN100337295C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02809750.5
申请日:2002-05-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28
Abstract: 本发明的附有金属背层的荧光面的形成方法,包括荧光面上形成的金属膜的规定区域上使用可将该金属膜溶解或氧化的溶液将其溶解/去除或形成高电阻的工序。金属膜的一部份被除去或形成高电阻后,其残留端部上还可覆盖绝缘性或高电阻的无机材料。甚至,可在溶解或氧化液中添加绝缘性或高电阻的无机材料,在进行金属膜的溶解/去除或形成高电阻处理的同时,让无机材料覆盖处理端部。如此,可获得能够防止因放电导致电子发射元件或荧光面受到破坏、劣化的附有金属背层的荧光面。
-
公开(公告)号:CN1965053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580018741.1
申请日:2005-05-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1/127 , C09K11/642 , C09K11/7789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用的蓝色发光荧光体是利用加速电压在15kV以下的电子射线来激励、从而发出蓝光的硫化锌荧光体,由以平均颗粒直径为1.0~4.0μm的银及铝作为活化剂的六方晶系硫化锌荧光体构成。该蓝色发光荧光体能够这样制造,它使荧光体原料连续地通过相对于水平是倾斜地配置的转动的管状加热炉,在所述加热炉内急剧地加热烧结,同时连续地排出烧结物进行冷却。使用该蓝色发光荧光体的场致发射型显示装置提高了初期辉度(白色辉度)及色彩还原性等的显示特性,而且具有很高的耐压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930267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580007690.2
申请日:2005-03-04
Abstract: 该场致发光荧光体由荧光体粒子和不来源于构成荧光体母体和活化剂的原子的电子发射材料的粒子构成,该电子发射材料粒子包含于荧光体粒子的内部,或者密合并内包于前述荧光体粒子间。场致发光元件具备含有该场致发光荧光体的发光体层。此外,另一种场致发光元件具备含有荧光体粒子和不来源于构成荧光体母体和活化剂的原子的电子发射材料粒子的发光体层,所述电子发射材料由导电性化合物形成,电子发射材料在发光体层中所占的比例为1~75重量%。可以获得发光效率高、高亮度的场致发光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883028A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480033986.7
申请日:2004-11-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30 , H01J23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具有多个电子发射元件的后背板;以及在透光性面板的内表面分别具有荧光体层的图案和光吸收层(黑色矩阵)的图案、并与所述后背板相对配置的正面板,荧光体层的各图案部具有削除与利用电子发射元件发射的电子照射而发光的发光部同心的四边形的角部而形成的多边形形状。而且,可以使荧光体层的各图案部的面积为发光部的面积的1.5~4倍。能够以高对比度而且不降低的辉度,进行高质量的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883026A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480034195.6
申请日:2004-11-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9/2271 , H01J31/123
Abstract: 该附有金属背衬的荧光屏的形成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在面板(8)的内表面形成荧光体层(10)的工序;将转印膜(1)配置在上述荧光体层(10)上,上述转印膜(1)是在基底膜(2)上至少形成了剥离剂层(3)、平滑性树脂膜(4)以及粘合剂层(5)而成的膜,用转印辊(7)一边加热一边挤压粘合来转印树脂膜的工序;在转印的上述树脂膜上形成金属膜的工序;对形成有上述金属膜的面板进行加热处理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802422A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480015644.2
申请日:2004-06-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584 , H01J9/227 , H01J61/44
Abstract: 该荧光体的制造方法具备将含有构成荧光体母体和激活剂的元素或者含有该元素的化合物的荧光体原料加热烧结的步骤。而且,烧结步骤中,使荧光体原料连续地通过相对于水平面倾斜配置的旋转的管状加热炉,在该加热炉内加热烧结的同时,迅速冷却从该加热炉连续地排出的烧结物。采用本发明,可以经济且高效地获得粒径和形状均一的、分散性好的球状荧光体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784762A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480012008.4
申请日:2004-04-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28 , H01J29/327 , H01J29/94 , H01J31/123 , H01J2329/28 , H01J2329/323 , H01J2329/946
Abstract: 该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内表面形成荧光面的面板(6)和具有多个电子发射元件的背板,荧光面具有光吸收层(8)及荧光体层(9)、形成于该荧光体层上的具有分隔部(10a)的金属敷层(10)、形成于该金属敷层的分隔部上的跨着两侧的金属敷层的高电阻被覆层(11)、形成于该高电阻被覆层上的耐热性微粒层(12)和以膜状形成于该金属敷层上的以所述耐热性微粒层分隔的吸气剂层(13)。在FED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可以提高耐热特性,防止异常放电引起的电子发射元件和荧光面的破坏、劣化,实现高辉度、高品质的显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