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镜及具有物镜的光学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19300A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200510082257.7

    申请日:2005-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将对于光记录介质的球差的有效值抑制得很小、在光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上形成小直径束点的物镜。物镜3具有包括中间区域33及周边区域34的折射面30,在采用该物镜3的光学头装置1中,设与光轴L垂直的方向的、从光轴L至中间区域33的外周部分33c的距离为R时,在距离光轴L的R/3至2R/3的范围内,存在对于光记录介质4的球差为0的零区域a1及a2、及/或对于光记录介质4的球差向着0进行增加及减少的增减区域a3。

    衍射元件以及光拾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8272C

    公开(公告)日:2005-04-20

    申请号:CN01135435.6

    申请日:2001-09-28

    Inventor: 林贤一 武田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28 G02B7/008

    Abstract: 本发明的衍射元件能够解除或降低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激光波长变动引起的衍射角度变动。光路合成元件是使波长650nm的激光直接通过而使波长780nm的激光发生衍射且使之与波长650nm的激光会聚在同一位置上的衍射元件,它是具备入射面及形成光栅的出射面的树脂成形品。该光路合成元件的线膨胀系数为5×10-5/℃~3×10-4/℃,环境温度从20℃变化到60℃时由于热变形光栅间距变宽。由此,通过光栅间距的变宽能够减少波长780nm的激光L2随着环境温度变化其波长从780nm增加10nm变为790nm而产生的+1次衍射光L2B的衍射角度变动。

    透镜及光学头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06285C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410085607.0

    申请日:2004-10-09

    Inventor: 林贤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优化对波长不同的多束激光的衍射光栅的结构,即使不扩大聚焦方向的可动范围,也可使多束激光分别高效聚焦在各规定位置的透镜、以及装有该透镜的光学头装置。在光学头装置的物镜(3)中,中心侧衍射光栅(35)与外周侧衍射光栅(36)的炫耀(blaze)高度相等。在构成这样的衍射光栅(35)及(36)时,对于利用中心侧衍射光栅(35)在CD41的记录面上形成光束点的激光LCD、以及利用中心侧衍射光栅(35)及外周侧衍射光栅(36)在DVD42的记录面上形成光束点的激光LDVD,求出每个衍射级数的最佳炫耀高度,将与各最佳炫耀高度近似的值作为衍射光栅(35及36)的炫耀高度。

    光学头装置及光学头装置用物镜

    公开(公告)号:CN1305053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410043441.6

    申请日:2004-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74 G11B7/1353 G11B2007/0006

    Abstract: 本发明对于光学头装置的物镜(3),是在中心侧折射面区域(33)和外周侧折射面区域(34)中,将构成中心侧衍射光栅(35)和外周侧衍射光栅(36)的剖面锯齿形的台阶(35a、36a)的剖面锯齿形方向形成相反的方向,使-1级衍射光和+1级衍射光分别从中心侧衍射光栅(35)和外周侧衍射光栅(36)射出。因此,即使发生温度变化,也能由中心侧衍射光栅(35)和外周侧衍射光栅(36)来补偿其影响。在具有对波长不同的第1和第2激光产生衍射作用的透镜和将该透镜作为物镜使用的光学头装置中,提供能使其温度特性提高的结构。

    透镜及光学头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5889A

    公开(公告)日:2005-04-13

    申请号:CN200410085607.0

    申请日:2004-10-09

    Inventor: 林贤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优化对波长不同的多束激光的衍射光栅的结构,即使不扩大聚焦方向的可动范围,也可使多束激光分别高效聚焦在各规定位置的透镜、以及装有该透镜的光学头装置。在光学头装置的物镜(3)中,中心侧衍射光栅(35)与外周侧衍射光栅(36)的炫耀(blaze)高度相等。在构成这样的衍射光栅(35及(36)时,对于利用中心侧衍射光栅(35)在CD41的记录面上形成光束点的激光LCD、以及利用中心侧衍射光栅(35)及外周侧衍射光栅(36)在DVD42的记录面上形成光束点的激光LDVD,求出每个衍射级数的最佳炫耀高度,将与各最佳炫耀高度近似的值作为衍射光栅(35及36)的炫耀高度。

    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22817A

    公开(公告)日:2004-08-25

    申请号:CN200410001678.8

    申请日:2004-01-08

    Inventor: 林贤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52 Y10T82/125

    Abstract: 通过机械加工形成衍射元件(10),一边使由单结晶金刚石构成的刀头(300)从圆棒状的轴柄向径向外侧伸出的切削工具(3)绕其轴线L周围回转,一边使切削工具(3)在基材(11)表面相对移动,并在形成检查槽(30)之后对构成检查槽(30)的凹部的底部(311)或凸部(32)的上面(321)的倾斜度进行检查,根据这一检查结果,补正基材和切削工具(3)的刀头(300)的棱角线(301)形成的角度。然后,使切削工具(3)在同一基材(11)的表面相对移动并切削基材(11)的表面,形成衍射元件用的槽列(20)。由此,可通过机械加工低成本地形成具有形状和尺寸的精度高的槽列的光学元件。

    曲面切削加工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46655A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3108256.4

    申请日:2003-03-24

    Inventor: 林贤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B5/40 Y10T82/10

    Abstract: 一种防止刀具刀头的偏磨损、可延长透镜寿命的曲面切削加工方法。将刀具4的刀头40的形状制成两端带角42、43的平坦形状,将该刀具4的刀头棱角线(45)保持成与引出至作为加工面的设计曲面的接线平行,在坯料20的表面上进行车削加工,形成1个轮带状切削加工面,以将刀具沿半径方向错开并局部重合的状态形成第2个轮带状切削加工面。重复这一加工,使坯料20的表面实际上成为由沿设计曲线的同心状的多个轮带状切削加工面形成的精加工面。可将整个透镜刀头作为切削区域来使用而与加工对象的曲面形状无关,可防止刀头的偏磨损,延长刀具寿命,可将刀头棱角线与引出至曲线的接线保持平行,简化刀具刀头的位置控制等。

    衍射光栅及其制造方法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265C

    公开(公告)日:2002-10-23

    申请号:CN98105470.6

    申请日:1998-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面上形成了凹凸状周期栅格结构的衍射光栅,其凹凸状周期栅格是通过简单的工艺精密制得的。衍射光栅6具备玻璃基板1,并在其光出射面1b上通过PET涂料形成了聚二乙炔衍生物薄膜3。然后,通过紫外线穿透部分为微细周期栅格图纹的遮光膜4,对薄膜3的表面进行紫外线5的照射,使其发生选择性收缩,形成凹凸状周期栅格(3b、3c)。本发明能够简单地,且精度良好地制得具备微细凹凸状周期栅格图纹的衍射光栅。

    衍射光栅及其制造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929A

    公开(公告)日:1998-11-04

    申请号:CN98105470.6

    申请日:1998-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面上形成了凹凸状周期栅格结构的衍射光栅,其凹凸状周期栅格是通过简单的工艺精密制得的。衍射光栅6具备玻璃基板1,并在其光出射面1b上通过PET涂料形成了聚二乙炔衍生物薄膜3。然后,通过紫外线穿透部分为微细周期栅格图纹的遮光膜4,对薄膜3的表面进行紫外线5的照射,使其发生选择性收缩,形成凹凸状周期栅格(3b、3c)。本发明能够简单地,且精度良好地制得具备微细凹凸状周期栅格图纹的衍射光栅。

    物镜及具有物镜的光学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21907A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200510083321.3

    申请日:2005-07-05

    Inventor: 林贤一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在光记录介质进行记录重放时的激光的有效部分、不产生球差从负的方向向正的方向有很大变化的球差不连续部分的物镜的具体结构。物镜3的折射面30具有中间区域33及孔径限制环带35及周边区域34。利用中间区域33将对于使用的所有光记录介质4的球差均衡进行校正。孔径限制环带35在CD41的记录重放所需要的数值孔径NA1附近形成,使得第1激光L1不聚焦在CD41的记录面41a上,而且使得第2激光L2聚焦在DVD42的记录面42a上。与孔径限制环带35相邻的中间环带状折射面33a1及周边环带状折射面34a形成为对于DVD进行优化的非球面形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