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和蓄电组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4070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049009.1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提供蓄电装置和蓄电组件。抑制高倍率充放电时的电阻增加和充放电循环时的容量降低。本实施方式的蓄电组件具有至少一个蓄电装置和与所述蓄电装置一起排列且在排列方向上承受来自蓄电装置的载荷的弹性体。所述蓄电装置包括层叠正极、负极以及配置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而成的电极体和收纳所述电极体的壳体。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电体和形成于所述负极集电体上且包含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形成于所述负极集电体上的第1层和形成于所述第1层上且与所述第1层相比压缩弹性模量较大的第2层。所述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比所述第1层的压缩弹性模量小,所述弹性体的压缩弹性模量比所述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小。

    电源装置以及具备电源装置的车辆和蓄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2762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80084008.7

    申请日:2018-11-26

    Abstract: 为了防止端板、束紧条的破损,电源装置在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两端部配置有端板(3),使束紧条(4)连结于端板(3)从而固定电池单体(1)。束紧条(4)具有沿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延伸的板状条(6)和设于该板状条(6)并朝向与端板(3)的外周面相对的相对面突出的卡定块(5)。卡定块(5)以插入于在板状条(6)设置的固定孔(6a)的状态固定于固定孔(6a)的内周面。端板(3)在外周面外具有引导卡定块(5)的嵌合部(3a),在嵌合部(3a)的电池层叠体侧设有与卡定块(5)抵接的止挡部(3b),将卡定块(5)向嵌合部(3a)引导从而将卡定块(5)固定于端板(3)的外周面。

    电源装置以及具备电源装置的车辆和蓄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2762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80084095.6

    申请日:2018-11-26

    Abstract: 为了防止端板、束紧条的破损,电源装置在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两端部配置有端板(3),使束紧条(4)连结于端板(3)从而固定电池单体(1)。束紧条(4)具有沿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延伸的板状条(6)以及固定于板状条(6)并向与端板(3)的外周面相对的相对面突出的卡定块(5)。端板(3)在外周面具有引导卡定块(5)的嵌合部(3a),而且在嵌合部(3a)的电池层叠体侧设有与卡定块(5)抵接的止挡部(3b)。

    电源装置以及具备电源装置的车辆和蓄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3070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880087487.8

    申请日:2018-11-26

    Abstract: 为了借助螺栓将冷却板固定于电池层叠体并且长时间防止螺栓的松动从而将冷却板和电池层叠体维持为理想的热耦合状态,在电源装置中,使束紧条(4)的两端部与配置于层叠多个电池单体而成的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两端部的一对端板连结,从而沿层叠方向固定多个电池单体,并且将由与束紧条(4)不同种类的金属制成的冷却板(9)在电池层叠体的表面以热耦合状态配置,借助沿电池层叠体的长度方向配置的多个螺栓(5)将冷却板(9)固定于电池层叠体。在电源装置中,多个螺栓(5)将束紧条(4)固定于冷却板(9)而形成的固定区域(21)的长度(L)为束紧条(4)的全长(T)的70%以下,在束紧条(4)的端部设有未借助螺栓(5)固定于冷却板(9)的非固定区域(22)。

    蓄电装置和蓄电组件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4070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0049009.1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提供蓄电装置和蓄电组件。抑制高倍率充放电时的电阻增加和充放电循环时的容量降低。本实施方式的蓄电组件具有至少一个蓄电装置和与所述蓄电装置一起排列且在排列方向上承受来自蓄电装置的载荷的弹性体。所述蓄电装置包括层叠正极、负极以及配置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而成的电极体和收纳所述电极体的壳体。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电体和形成于所述负极集电体上且包含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形成于所述负极集电体上的第1层和形成于所述第1层上且与所述第1层相比压缩弹性模量较大的第2层。所述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比所述第1层的压缩弹性模量小,所述弹性体的压缩弹性模量比所述隔膜的压缩弹性模量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