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57667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080003660.5
申请日:2010-03-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Y02T10/7011
Abstract: 方形电池(1)具备电极组(10),所述电极组(10)包含在带状的正极芯材(12a)的两面上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12b)而成的正极(12)、在带状的负极芯材(14a)的两面上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14b)而成的负极(14)、以及带状的隔板(16)。电极组通过将正极、负极及隔板沿长度方向卷绕而构成。负极在卷绕开始端部具有仅在负极芯材的一面上设置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单面活性物质层部。单面活性物质层部在负极第2次折回的位置与第3次折回的位置之间的规定位置结束。
-
公开(公告)号:CN102257667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080003660.5
申请日:2010-03-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Y02T10/7011
Abstract: 方形电池(1)具备电极组(10),所述电极组(10)包含在带状的正极芯材(12a)的两面上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12b)而成的正极(12)、在带状的负极芯材(14a)的两面上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14b)而成的负极(14)、以及带状的隔板(16)。电极组通过将正极、负极及隔板沿长度方向卷绕而构成。负极在卷绕开始端部具有仅在负极芯材的一面上设置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单面活性物质层部。单面活性物质层部在负极第2次折回的位置与第3次折回的位置之间的规定位置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