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57667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080003660.5
申请日:2010-03-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Y02T10/7011
Abstract: 方形电池(1)具备电极组(10),所述电极组(10)包含在带状的正极芯材(12a)的两面上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12b)而成的正极(12)、在带状的负极芯材(14a)的两面上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14b)而成的负极(14)、以及带状的隔板(16)。电极组通过将正极、负极及隔板沿长度方向卷绕而构成。负极在卷绕开始端部具有仅在负极芯材的一面上设置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单面活性物质层部。单面活性物质层部在负极第2次折回的位置与第3次折回的位置之间的规定位置结束。
-
公开(公告)号:CN101379654B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780004428.1
申请日:2007-02-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8 , H01M4/364 , H01M4/587 , H01M10/0567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300/0025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中,非水电解液含有非水溶剂、溶解于所述非水溶剂中的溶质、被氢化的三联苯,溶质含有含硼的碱金属盐及不含硼的碱金属盐,负极含有由不同取向性的碳复合物(A)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碳复合物(A)含有石墨系碳物质(B)及与石墨系碳物质(B)不同的碳物质(C)。
-
公开(公告)号:CN101405898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780001354.6
申请日:2007-05-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423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包含正极合剂的正极、负极、隔膜以及非水电解质;正极合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锂镍复合氧化物;非水电解质含有非水溶剂、和溶解于其中的锂盐;正极合剂的水分含量大于1000ppm但在6000ppm以下。通过将正极合剂的水分含量调节为上述的范围,便可以提高含有锂镍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010828A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580029351.4
申请日:2005-08-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8 , H01M4/131 ,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10/0567 , H01M2300/0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含有非水溶剂、溶解于非水溶剂中的溶质及被氢化的三联苯,其中,溶质由含硼的碱金属盐及不含硼的碱金属盐构成。在非水电解液中优选含有被氢化的三联苯0.5质量%~3.5质量%。含硼的碱金属盐使用例如LiBF4、NaBF4及KBF4等。不含硼的碱金属盐使用例如LiPF6、LiClO4、LiAsF6、LiCF3SO3、LiN(SO2CF3)2、LiN(SO2C2F5)2及LiC(SO2CF3)3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257667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080003660.5
申请日:2010-03-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Y02T10/7011
Abstract: 方形电池(1)具备电极组(10),所述电极组(10)包含在带状的正极芯材(12a)的两面上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12b)而成的正极(12)、在带状的负极芯材(14a)的两面上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14b)而成的负极(14)、以及带状的隔板(16)。电极组通过将正极、负极及隔板沿长度方向卷绕而构成。负极在卷绕开始端部具有仅在负极芯材的一面上设置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单面活性物质层部。单面活性物质层部在负极第2次折回的位置与第3次折回的位置之间的规定位置结束。
-
公开(公告)号:CN101379654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780004428.1
申请日:2007-02-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8 , H01M4/364 , H01M4/587 , H01M10/0567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300/0025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中,非水电解液含有非水溶剂、溶解于所述非水溶剂中的溶质、被氢化的三联苯,溶质含有含硼的碱金属盐及不含硼的碱金属盐,负极含有由不同取向性的碳复合物(A)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碳复合物(A)含有石墨系碳物质(B)及与石墨系碳物质(B)不同的碳物质(C)。
-
公开(公告)号:CN1246925C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02103370.6
申请日:2002-01-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9 , H01M4/525 , H01M6/164 , H01M2300/0025 , H01M2300/004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电解液中,含有在低温环境下具有高电导率的环状羧酸酯、用于抑制上述环状羧酸酯还原分解的具有至少一个碳碳不饱和键的环状碳酸酯和用于抑制上述具有至少一个碳碳不饱和键的环状碳酸酯在高温条件下过度聚合反应的不具有碳碳不饱和键的环状碳酸酯,所述具有至少一个碳碳不饱和键的环状碳酸酯在非水溶剂中的量为0.5-20体积%;或者,所述具有至少一个碳碳不饱和键的环状碳酸酯包含碳酸亚乙烯酯和碳酸乙烯基亚乙酯。
-
公开(公告)号:CN11349102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80016694.1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得到对集电体显示良好的粘接性的电极合剂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浆料。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浆料包含电极合剂和水,所述电极合剂包含电极活性物质、碳酸锂和羧甲基纤维素或其盐,上述碳酸锂的含量相对于上述电极合剂的总质量为33ppm~300ppm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0527519C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580029351.4
申请日:2005-08-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8 , H01M4/131 ,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10/0567 , H01M2300/0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所述非水电解液含有非水溶剂、溶解于非水溶剂中的溶质及被氢化的三联苯,其中,溶质由含硼的碱金属盐及不含硼的碱金属盐构成。在非水电解液中优选含有被氢化的三联苯0.5质量%~3.5质量%。含硼的碱金属盐使用例如LiBF4、NaBF4及KBF4等。不含硼的碱金属盐使用例如LiPF6、LiClO4、LiAsF6、LiCF3SO3、LiN(SO2CF3)2、LiN(SO2C2F5)2及LiC(SO2CF3)3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405898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0780001354.6
申请日:2007-05-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423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包含正极合剂的正极、负极、隔膜以及非水电解质;正极合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锂镍复合氧化物;非水电解质含有非水溶剂、和溶解于其中的锂盐;正极合剂的水分含量大于1000ppm但在6000ppm以下。通过将正极合剂的水分含量调节为上述的范围,便可以提高含有锂镍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