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干电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88770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02807632.X

    申请日:2002-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421 H01M6/08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增大正极合剂的用量以提高放电特性,也不引起电解液泄漏等,耐漏液性优异的锰干电池。在封口体的下面,依次从内周侧到外周侧配置第1环状突起部分、第2环状突起部分及第3环状突起部分,以最内周部分的第1环状突起部分的间距配置正极炭棒支持部。另外,将第1突起部分及炭棒之间槽的纵剖面形状形成近四角形,以第1突起部分及第2突起部分的下平面推压护板,在第2突起部分及第3突起部分之间还嵌合有锌壳的开口部。

    锰干电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38600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680029149.6

    申请日:2006-08-09

    Abstract: 本发明的锰干电池具有:含有二氧化锰的正极合剂;铅含量为0.03重量%以下的负极锌罐;以及隔膜,所述隔膜包括涂布有浆料的纸;其中,隔膜相对于每100重量份的浆料中的干燥固体成分,以BiCl3的形式含有0.005~0.05重量份的铋。由此,使用铅含量得以降低的负极锌罐,可以获得具有优良的高速率放电性能以及保存性能的锰干电池。

    锰干电池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68553A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申请号:CN02807632.X

    申请日:2002-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421 H01M6/08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增大正极合剂的用量以提高放电特性,也不引起电解液泄漏等,耐漏液性优异的锰干电池。在封口体的下面,依次从内周侧到外周侧配置第1环状突起部分、第2环状突起部分及第3环状突起部分,以最内周部分的第1环状突起部分的间距配置正极炭棒支持部。另外,将第1突起部分及炭棒之间槽的纵剖面形状形成近四角形,以第1突起部分及第2突起部分的下平面推压护板,在第2突起部分及第3突起部分之间还嵌合有锌壳的开口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